客家人都是怎样过中秋
客家人都是怎样过中秋
中秋佳节,人们除赏月、吃月饼外,各地还有吃鸭子、田螺、芋头,饮桂花酒等习俗。潮汕潮汕中秋美食可分三类:一是糕饼类,潮汕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锦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馈赠之佳品;二是潮汕中秋节,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潮人用芋头、南瓜制作芋泥、瓜浆。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客家人都是怎样过中秋
宁都竹篙火龙闹中秋
“火龙在,瘟魔除;火龙旺,子孙兴;火龙游,谢党恩……” 9月8日,中秋佳节,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云村竹篙火龙节”在宁都县洛口镇举行。竹篙火龙是在约10米长的毛竹上绑满浸透油质的纸媒制作而成,共有二三十根竹篙。村民先将每根竹篙上的纸媒点燃,再将竹篙高高举起,随后开始在全村游行。随着竹篙火龙游走,村民、游客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不少人端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格外热闹。
火龙在路上时而直、时而斜,闪烁的火光点缀在新房中间,宛如佩戴在新娘身上的一颗颗珍珠,绚丽多彩。歌声、掌声、欢笑声环绕在南云村,庆祝村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红火的生活。
梅县拜月祈福保平安
晚饭后,天边升起一轮圆月,有着34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强恕堂”(梅县区雁下村蛇形)在月光的映衬下别有一番古趣,不少村民们相聚到这里,让这座原本寂静的古民居热闹沸腾起来。
在公祠的天井里,村民们忙着张罗“接月华”的仪式。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设好香炉,摆放好月饼、“印粄”(一种由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压制成型后蒸熟,印有花纹和福字的米糕)、“猪肠糕”(一种由熟糯米粉热加工而成的米糕)、柚子等供品,用以祭祀月神,祈求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在雁下村,村民都有“接月华”的习俗,他们选择在庭院、阳台,或是门坪、空地等能看见月亮的地方,设案焚香,供饼果祭拜。霎时间,村中鞭炮声声声入耳,燃斗香烟雾缭绕,欢笑声此起彼伏。
“‘接月华’所用的供品大都是寄托祈福消灾、保平安,比如剥柚子皮或花生壳,就叫做‘剥鬼皮’,表达了人们驱邪消灾、减少祸患的心愿。以前人们穷,一般只用两盘花生、一盘柚子来拜月神,现在生活好了,才有了月饼等祭品。”说罢, 79岁老人李发贤将接完“月华”的祭品分给男女老少吃。李发贤说:“拜完‘月华’后,要先把这些祭品分给小孩子吃,希望小孩吃了以后会更乖,能快快长大。”
团聚解乡愁
在客家首府长汀,过中秋也叫过“八月半”,从城市到乡村都热闹非凡,主要风俗有吃月饼、杀柚子、打糍粑、照月华等。
昨日一早,人们就杀鸡、杀鸭,开始打理过节事宜。由于中秋是第二大节日,百里、千里之外的亲人都会往家赶,亲人团聚一堂吃团圆饭,一年一度,不可或缺。
吃月饼、赏明月,中原文化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杀柚子,有“剥鬼皮”的说法,是驱邪的意思,吃柚子也是过中秋的一项内容,所以,中秋节的长汀,柚子摊的生意一点也不逊于月饼店。
吃月饼、赏明月,是客家人的乡愁,家人团聚,欢天喜地,就是过中秋的本来意义。
永定土楼里喜团圆
八月十五月儿圆。昨日是中秋佳节,在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民俗文化村内,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热闹非凡。
振成楼楼主阿耕一早便在家门口迎接家人回来,女儿、女婿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孙辈们也回来了。每看到一位家人回来,阿耕都会高兴地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大家一定要团圆!”
振成楼里世代居住着的都是客家人,他们视中秋节为团圆日,所以过节很讲究。振成楼旁的天后宫,每逢初一、十五都是香烟缭绕。中秋节当天天还没亮,阿耕一家便起床杀鸡杀鸭,准备好“三牲”和水果、月饼等供品,与大家一起来到天后宫,在妈祖像前叩拜烧香,祈福一年平平安安。
看着回来的家人,尽享天伦之乐的阿耕拿起酒杯回敬大家:“我们要将传统习俗和优良家风代代相传,祝大家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