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呵护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呵护孩子的想象力显得极其重要。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呵护孩子的想象力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一、扩大孩子的知识范围。
厚重的知识积累可以增加想象力的储备,作为家长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使孩子对尽可能多的事物产生基本认识,从而拥有更多的事物形象参与到思维过程中去。
二、重视和鼓励孩子的游戏。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力能在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发展,游戏玩的好说明孩子的想象力发展的好,作为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引导孩子玩游戏,不能一棒子打死,彻底封杀。
三、讲一些孩子爱听的故事。
对于孩子爱听的故事,他/她在听的过程中,想象力异常活跃,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们/她们的脑海中会不断出现故事的人物、情景等等,这样不断的强化训练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十分有好处。
四、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
艺术素质包括音乐、绘画等等,这些创作需要丰富、奇特、大胆的想象力。参与到这些素质培养活动中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五、增加孩子的阅历。
尽可能多的带孩子出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人世间的万物。这样可以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提供内涵。
六、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了,他/她才会思维活跃,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使其不断发展。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方法
1.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拥有足够的自由,孩子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才不会被挤占。父母应该顺从儿童的天性,珍惜并热情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重视激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兴趣。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改变一元化教育观,相信“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孩子多元化地自我表现,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好奇心能转化成求知欲再发展成学习兴趣。
2.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学会逐渐放手,引导孩子试着靠自己的智慧去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事。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希望孩子想象力丰富且有效能,就应培养他们好问的习惯。首先,应尊重他们的提问,对孩子的提问持认真倾听、回答的态度,不糊弄、不嘲笑、不指责;其次,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别用父母的思考代替孩子的思考,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他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并非父母可以甩手不管,而是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用可行的办法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既促进亲子交流,又让孩子学习思考。
3.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特点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让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提供他们亲力亲为的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让他们勤看勤听勤动手勤动脚也很重要,比如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接触大自然、拆装一些物品、搞点小实验,等等,都可以增加表象的积累,有利于增添想象的乐趣。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别显得“太聪明”
常常见到大人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说太多的话。比如去博物馆、去动物园、植物园,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就会不厌其烦地指着所见到的事物,不停解释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副全知的样子,然后孩子的眼睛逐渐就不在外部,而在父母的嘴巴上了。
其实大可不必。当孩子认真看世界的时候,我们闭嘴,孩子的心才不容易受到干扰。孩子开口问了,那我们再告诉孩子答案不迟。
日常生活中也是。孩子问“为什么”时,很多父母会急于给出答案。甚至会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形象。不如试试反问孩子呢。比如说:“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也许孩子会给出一个非常精彩的答案来。
一定记得,和孩子一起玩,要克制自己的“聪明”,尽可能保证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尽兴、更自主、更活跃。
亲子阅读中,父母需学会适度“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减少我们所说的,所做的。
有的孩子亲子阅读开始的很早。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有进步,或者开始识字后,就会欣欣然开始进阶,给孩子买许多科普类、知识类的书。科普类、知识类在孩子5岁之前可适当接触,但要少。因为科普书里面会把各类百科知识、各种标准答案全部都列出来。知道的标准答案多了,孩子们问“为什么”的热情就会降低。
一位从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妈妈,曾告诉我:
孩子快4岁了,但是阅读年龄也差不多要四岁了。我总觉得那些低幼绘本对他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所以后面给他读了不少“大部头”,尤其是各种科普、百科全书之类。
不过,问题似乎也来了。读《神奇校车》之前,他会蹲在地上,盯着一只小虫子看半天。可是读完《神奇校车》,他就很少再去好奇地琢磨小虫子了,只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这是昆虫,有翅膀,身体一般分为两截……
我们都看到,经典绘本里都是多图少字。它好在哪儿呢?并非因为孩子阅读能力低,绘本里才不说那么多的,而是精炼的语言加上充满表现力的画面,对天马行空的孩子们而言,是最好的激发想象的工具。
待孩子稍微大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助孩子想象力发展。但是过早接触,并且接触过多,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还是让他们天真些为好。5岁之后,再慢慢去接触不迟。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也有“留白”的讲究。比如,不要每次把故事念完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停下来,问问孩子: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故事试试。
想象力和知识从来不是死对头
在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时候,另有一类父母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即把想象力和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到后来,就被推论为:“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这其实是谬论。前述我们在给想象力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想象力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基于必要的知识。
人类想要飞行,为此最后制造了热气球、直升机、飞机等等,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看到了天空中的飞鸟的自由。伟大的作家写出的各种美丽奇幻故事,也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节,也都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最基本规律。
没有知识,或者缺乏人类通识的了解,那么再“脑洞”大开,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探索,多给他们机会亲自动手去实践。首先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同时保持和发展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最后去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这就是想象的过程与价值所在。
别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先读懂孩子想象力发展中的敏感事件
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很多父母会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所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想象力发展需求,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