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
如果你是幼儿园的老师、幼儿的父母,或是一贯关心幼儿成长的人,你不妨多了解一下幼儿的思维特点。这些知识或许就是你教育孩子的一个好帮手,不信你试试。
模仿思维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尼克和他的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时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很快地拿掉了尼克的帽子,把它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尼克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吹声口哨,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尼克凑到车窗外,吹起了口哨。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到尼克的头上。“哦,真是个奇迹。”尼克笑了。他很高兴,飞快地拿掉了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爸爸!”他快活地说。小尼克以为爸爸的帽子也能找得回来呢。
小孩子学习东西主要在于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比如在课堂上,如果一个孩子说要去厕所,你最好确信他真的有这种需要,否则你班里的小孩子有很多都会提出这种要求。
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孩子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又如,两只同样矮而宽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被倒入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里,那么让学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水比较多时,可能就会出现高而窄的杯子里水多的答案,因为这时儿童还不能很好的利用运算来解决问题,而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所以在教育幼儿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能自己做一些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
你在孩子简单运算的时候,比如还是1+1=2,知道1+1为何等于2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他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所以在教幼儿学数学时尤其要注意,多利用直观教具,让幼儿自己从实物中得到抽象概念。象“负数”这种抽象概念,很难利用实物示教,最好不要在幼儿时期传授。
主次不分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杰克放学回家,母亲看见他满脸血迹,就问道:“杰克,你又打架了?怎么丢了两颗牙齿!”杰克急忙说道:“妈妈,牙齿没有丢,我把它们放在口袋里了!”可见,孩子完全没有搞清楚妈妈的意思,妈妈责备的是他又和别人打架了,他却说牙齿没有丢。从孩子的观念来看,牙齿确实没有丢,因为丢的意思对他们来说是找不到了,不见了,而他的牙齿还放在口袋里这能算丢吗?还有一则笑话,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母亲对孩子说:“留神别吃下苹果里的虫子。”孩子说:“为什么我要留神呢?该让它留神我才是。”多可爱的童言呀!所以,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
单维思维
有一则故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母亲教育儿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不会遗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母亲要开箱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儿子连忙说:“妈妈,钥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说钥匙总该是重要的东西吧,所以我把它锁起来了。”可以说孩子只知道钥匙重要,而他却忘了只有钥匙才能够打开箱子。还有小明正在吃冰淇淋,别人告诉他冰淇淋有一只虫子,大人的意图自然是让他别把虫子吃到嘴里,而他却有点恶狠狠地说:“冻死他!”孩子的思维居然与大人的思维迥然有别。
发生认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此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总结为前运算阶段;奥苏伯尔也提出了相近的前运算水平阶段,而且也把年龄规定为学前儿童,认为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这些初级概念是学习者从具体实际经验中获得的,学前儿童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不能掌握什么是守恒,不能进行真正的逻辑运算。
知道了这些后,您是不是对您的小孩子增加了一些了解呢?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思维的这一特点,妈妈们也能巧妙地对孩子的思维潜能进行开发。
一位妈妈这样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反复的试验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
每次喝果汁时,我刚刚4岁的儿子都会去抢那只高高的杯子,因为他觉得这只杯子装的果汁比别的杯子要多。但实际上虽然那只杯子很高,但由于它很细,所以它装的果汁其实很少。我把这个“秘密”告诉过他很多次,但他只按自己的思维去选择,根本就不相信我。为了让他相信,我特意给他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在那只高高的和胖胖的杯子里分别倒满果汁,然后问儿子:“哪个杯子里的果汁多呀?”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只高高的杯子。接着,我拿出另一只胖胖的杯子,然后把高高杯子里的果汁都倒在它里面,结果只有多半杯。然后拿着这两只胖胖的杯子问儿子:“哪只杯子里的果汁多呀?”儿子当然选择那只装满果汁的杯子了。在反复做了多次这个试验之后,儿子终于理解并接受了这个事实,再喝饮料时就开始去抢那种胖胖的杯子了。
是的,对于这些思维还依赖于事物形象的孩子来说,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按自己的思维思考。看到高高的杯子比胖胖的杯子要高很多,他们就会认为高高的杯子装果汁装得多。所以,妈妈们要通过反复的试验才能改变孩子一贯的思维,使他们按着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
上述案例中家长的做法非常科学,虽然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有些认“死理”、不“开窍”,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是反复刺激、反复证明。在这种反复的试验中,孩予就会突然“开窍”:“我知道为什么那只胖胖的杯子装的果汁多了,是因为它胖!”所以,妈妈通过反复试验的方式教孩子正确思维,这实际上就等于提前把孩子的思维潜能激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