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什么
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那么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是什么呢?对学生学习有哪些影响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非智力因素作为人的基本心理品质之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的概念。智力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是指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注意、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统称。非智力因素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实践表明,人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但它又对智力活动起制约作用,可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使智力因素充分发挥,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指出:“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这说明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起到定向、引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得到内在的满足,感到读书乐乐陶陶,这种内在精神的快乐是任何外在物质享受的快乐所不能比拟的。是人对客体的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对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好感、乐闻、乐见、乐参与。是忘掉疲劳、赶跑厌倦、驱散懒散的神秘力量。
乐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能促使你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情感是一种内动力,人的活动是与情感相连的,一旦情感得到启动,其活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的学生,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学习情绪轻松愉快的要比学习情绪低落、压抑的好得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心灵上的琴弦,那么在教学上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下苦功夫,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刻苦钻研,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直到把问题弄懂弄通为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若毅力不强,意志不坚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自制性,就处于被动地位或虎头蛇尾。
性格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因为性格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支配―个人的个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反之,性格上的弱点则足以成为学习能力发展的障碍;一个性格软弱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很难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可能搞好学习的。不勤学对天赋不好的学生固不能补拙,对天赋好的学生也会火花自灭。
二、情感和意志是构成思想品德的重要心理成分
非智力因素与品德和道德是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只有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移。知和情相结合,形成信念,有了信念,知才能转化为行。品德是性格的核心部分,意志是一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道德动机去战胜非道德的动机,用理智去战胜欲望,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即定的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一个人只有当情感和意志这些心理因素充分发展以后,良好的品德才能形成。
三、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智力因素,也要靠非智力因素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的好成绩;反之,即使一个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并能逐步提高。许多有关的心理研究也证明,智力水平相同的两个人,若勤奋、自信心强,富有创新精神等,他将会获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反之,若懒惰,缺乏自信心,喜欢墨守成规,那他就难以取得大的进步。
古往今来,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除了他们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以外,还由于他们有着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只要求一分的灵感,但必须付出九十九分的血汗。这“血汗”就是属于非智力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性格的表现。
非智力因素的诸方面,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相关的,在兴趣形成的同时,也容易形成美好丰富的情感,情感对意志也会产生―定的作用,它们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旺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个人的智能充分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共同组成学习活动中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开发智力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同样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只有二者同步进行,才能出高质量的人才。
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必将对学生智力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学校的各项工作,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培养出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做法
一、激活学习动机,唤起学习热情
人的动机形成是因需要、需求而产生,不需要就不会有动机,或者也可能是盲目的,动机学习亦是如此,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有强烈的动机驱使,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是因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而导致恶果,教师需引导学生脱离以前认识上的学习误区,或者以前不良的学习经历,只有让这些学生有明确的动机、学习目标,才能自觉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当然,开始时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共同创立各自的、能立竿见影的小目标,使其尝到甜头,使其有兴趣、有信心,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有了需要和良好的动机,学生会主动的、自觉的去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自觉步入问题情境,陶醉于问题之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适用现实社会的典型成功案例、励志故事、历史故事、使学生明志,明确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不断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呼醒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习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求知的起点,是一个人的能力提高和思维培养的内驱力。在很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处于一个极为重要且特殊的位置,正是如此,兴趣问题历来为古今中外教育大家们的青睐和重视。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好感,产生兴趣,他就会有喜爱和追求、爱不释手,产生惊人的学习热情,才能有高度集中的思维,洞察一切敏锐力和不畏艰难、积极探索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人在学习中才能积极的择疑、发问、研究、多问为什么,不断改进研究办法,运用知识、创设办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寻找一切问题的根源,抓住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疑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提高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演讲、阅读、展览、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各种巩固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不失时机积极创造轻松、和谐、赞许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完成思考、各抒已见的表达,心情舒畅的遨游,通过多种社团活动,培养集体意识、自我、自信,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特长。当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稳定,教师上课语言需幽默、生动,并且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同时也喜欢了这门学科,让学生逐渐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久而久之,学生自信心得到巩固。
三、创设愉悦氛围,培养数学情感
成功的教育首先需要树立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是必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到位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学习态度的生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学生激情等非智力形成的效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第、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只有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师生关系才会走近,才会绝对融洽,才能让教师实施最好的教育教学,从而得到最好的效果――打开孩子们的心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学习,要做好学生表率,教师自身的修养,兢兢业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都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朋友们式的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既知识渊博,又平易近人,使之感觉与师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愿意与师交往。
四、加强意志教育,培养良好个性
“有志者事竟成”,学习数学同样要有一定的恒心、毅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要有与难题作斗争的勇气、决心,经常看到有学生题目做到一半,甚至于就差一个结果而不前进了,问其原因,“太长了、太难了”等等,由此可见,要学好数学,同样需要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不辞辛苦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开展一定数量的挫折教育,从而也可以从反面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必须全身心投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要敢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从而培养他们自信心,锻炼他们再困难的道路上战胜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什么
上一篇:大脑怎么开发
下一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