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逻辑思维对孩子学习特别重要
逻辑思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硬本领。在美国,无论是逃逃参加的GT班(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俗称天才计划或快班 ),大多数美国私立中学所要求的ISEE考试,我之前参加过的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重点考核项目。国内情况也差不多,被家长们吐糟的私立学校幼升小考试,把逻辑思维的考核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连家长的逻辑能力也要一起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为什么逻辑思维对孩子学习特别重要,欢迎借鉴参考。
1、逻辑思维的常识
若要考究学问,光区分逻辑,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这几个概念的不同,估计就可以写几大篇论文了。大学里有专门的逻辑学课程,《逻辑学导论》便是经典教材。
作为家长,没必要用学者的心态来研究逻辑思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比如下面这三个。
逻辑常识1: 逻辑的起源
“逻辑”起源于古希腊,叫逻格斯logos(古希腊语),最早指的是言语和语言,属于古希腊的“大哲学”范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段论”( “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等著名的逻辑学命题,被称为“逻辑学之父”。后来“逻辑”传到欧美国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后1902年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在《穆勒名学》一书中翻译了“logic”一词为“逻辑”。
逻辑常识2:逻辑思维和知识的关系
我们在工作中听了某个行业大牛的精彩案例评析,常常会汗颜,有些讯息自己也知道却讲不出人家这个深度;孩子班上牛娃写了篇美文,会觉得同样的内容,自家娃就是掰得没那么有条理有说服力。
差距背后的原因,除了知识累积程度不一,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逻辑思维的严密程度。大牛之所以能把案例分析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牛娃之所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正是得益于逻辑思维对知识的串联功能。
就像我很喜欢的一个比喻:知识是点,逻辑思维把知识点连成了线。
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来说,知识都是基础。但学到的知识只是存储在大脑中零散的点,逻辑思维中的“演绎”、“归纳”和“类比”,能把这些点组织在一起,串联成线。想想看,是构成大海的水滴有力量还是大海更有力量呢?
So,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逻辑思维能让知识成系统、有力量。
逻辑常识3:逻辑思维的三种方式:演绎、归 纳、类比
从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角度,逻辑思维有三种主要的方式:
★演绎-Deduction
演绎是从知识推导出事实的过程。
举个例子:
已知:
若下雨,则足球场草地会变湿
今天下雨了
推出:
今天足球场草地是湿的
演绎是个严密的过程,专业术语叫“保真推理”,也就是说只要前提为真,得出的结论也是真的。因为保真,演绎的过程是可以回溯的。当一个分析过程有很多步骤,如果结果出了问题,一个演绎逻辑体系的分析是可以正确追溯到分析的哪个步骤、环节发生了问题的。
例如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把解题的每一步都列在草稿纸上,当发现自己计算的结果跟答案不符,我们只要一步一步向前验证,就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归纳-Induction
归纳是从事实推导出知识的过程。
举个例子:
已知:
9次下雨后,足球场草地都是湿的
推出:
下雨会使足球场草地变湿
大家会发现归纳法其实是不严密的,这在专业上叫做“不保真推理”,虽然之前发现9次下雨草地是湿的,但第10次草地不一定变湿。那归纳法有什么用呢?它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个大概率的判断。
归纳法中,两条不同的归纳结论,证据多的比证据少的更可靠,上面的例子如果是99次下雨后,足球场草地都是湿的,那么同样下雨会使足球场草地变湿的归纳结论就变得可靠很多。
★类比-Analogy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似的方法。
举个例子:
已知:
下雨后,足球场草地都是湿的
推出:
下雨会使网球场草地变湿
和归纳法一样,类比也是“不保真推理“,类比法也有一套加强和减弱的可靠性的规则,当我们想从一类实体类比推出另一类实体的规律,相似属性越多,类比越可靠,相反,两类比体之间相似的属性越少就越不可靠。
比如,网球场和足球场都在一个校园,它们的排水系统都是一个公司承建的,那么下雨会使网球场草地变湿的类比结论也就变得更可靠。
2、各年龄段培养儿童逻辑思维的侧重点
3~4岁阶段 - 逻辑敏感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准确地进行逻辑推理活动。他们用自己看到的,以及过去经历中收集的一些信息,来理解所处的世界。他们的思维特点是:
●对世界的理解是基于他们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任何逻辑。经常因为知识经验不足,引发错误的推断。心理学界的泰斗朱智贤教授就说过一个例子:一个四岁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车开起来就有风?妈妈说,你觉得为什么呢?孩子说,风是从轮子里出来的!因为在孩子看来,轮子一动就有风,轮子停了就没风。眼见为实,是这个阶段孩子遵从的原则。
●看待事物的角度通常都是单一的。例如,如果给出一些不同大小,颜色和形状的积木块,3~4岁的孩子很可能只会按照大小对积木进行排列,而不会通过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属性来组合积木块(比如首先是颜色,然后是形状、大小)。
●理解数字概念还有一定困难,尚未在数字名称和它们所代表的数量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
培养侧重点:抓住敏感期,给孩子输入各种知识,为逻辑思维的建立打好基础。
5~6岁阶段 - 逻辑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开始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特点是:
●开始理解一些经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他们会知道电筒是照亮用的,下雨天需要打伞。
●他们在头脑中保存信息,然后用它来进行比较。我得到的小红花是5朵,小明是6朵,他比我多。
●开始跨越具体实物和抽象经验之间的界限。他们开始不断地问为什么,打造自己的思维系统,解释所看到的世界。
培养侧重点:开始逻辑思维启蒙训练,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联系。
6岁+阶段 - 逻辑提升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小学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的思维特点是:
●他们不断地向头脑灌入各式各样的知识,不断地突破具体和抽象的界限。
●进入到思维的另一个阶段,即从学习理解到质疑批评。这个时候孩子问的"为什么"中,很大部分源于有了不同看法,源于他们想对既有的东西say no。
●知识体系和思维系统同时在发展,但很多时候并不同步。
培养侧重点:和孩子多做问答练习,在思辩与碰撞中持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儿童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最基本的方法- 家长示范
在生活中渗透,爸爸妈妈作孩子逻辑思维训练的首席教练。
1) 爸爸妈妈和孩子日常沟通的时候,多说逻辑完整的话。比如,我们不说明天多穿一件衣服。而说,因为明天天气预报要降温,所以明天要多加一件衣服。。。又比如我们可以说,早上去幼儿园晚了就吃不到早饭,所以我们要按时出门。让孩子习惯说话、表达有因有果、有逻辑可循。
2) 平时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各种归纳整理。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完乐高积木后,按零件类型进行收纳,让他们熟悉分类的规则;和他们一起去观察各个时间段出门交通的拥堵情况,归纳其中的规律性。
3) 鼓励孩子去观察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事物内在的特点。比如同类水果、食物的相似之处,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特点,冬天吃的食物又有什么不同;孩子和父母性格、爱好、喜欢食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有趣的亲子小游戏:猜猜是什么。这个游戏很适合在家里玩,规则是一个人不能说话,扮演一种动物,让孩子根据表演来猜是什么动物。也可以换成孩子演你来猜,在这个扮演、推测的过程中,锻炼孩子根据特征推理的能力。你也可以将猜动物变成猜体育运动什么的,灵活掌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