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的思维跟其他事物一样,本身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那么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逐步稳定的形成各种概念
(4)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2.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
(1)分类能力的发展。分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
(2)比较。比较是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里抽出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 程。概括是在头脑里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一类事物上去,使之普遍化的过程。抽象和概括实质上是更为高级的分析、综合。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即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系统化是把各种有关知识归入一定的体系,分门别类地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统一的知识系统。
3.儿童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1)思维的品质:①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②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③思维的逻 辑性和概括性。④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培养: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②发展儿童的言语。
怎样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惊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芸芸众生,在他们的面前构成了一幅充满问号的图画。由于他们年龄小,不能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于是向家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近乎天真可笑,其实这正是他们的智慧火花在闪光。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能够提出问题的儿童常常是爱动脑筋、积极思维的儿童。所以怎样启发孩子提问题,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自古以来,创设问题情境不外乎两种:注入式和启发式,前者是儿童的学习,完全依靠家长讲解,孩子被动地学习,根本谈不到思维的发展。后者是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儿童的学习过程变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例如,儿童在生活中最喜欢玩水。家长在水盆里放着铁钉和木块等东西,让儿童感觉木块会浮在水上,而铁钉却会沉入水下。孩子在多次玩沉浮的游戏以后,家长可问孩子:“为什么木块放在水里会浮在水面上呢?”孩子说:“因为木块轻。”家长问:“为什么铁钉会沉在水里呢?”孩子说:“因为铁钉重。”家长问:“为什么一斤重的铁块和一斤重的木块放在水里,铁块沉下去了,而木块全浮上来了呢?”“用钢铁做的轮船很重,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这些小问题,让儿童对“因为铁块重而下沉”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同时也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儿童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去寻找答案:原来物体在液体里都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它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样就培养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思源于疑。在平时,父母应给孩子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学习内容,或者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矛盾充分暴露出来,矛盾越尖锐,问题越突出,越能激发儿童思维,或者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会遇到的困难摆出来。总之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儿童在了解“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基础上再弄清“为什么”的问题,使孩子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
二.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
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的原料越丰富,思维加工就越顺利。而信息就是表象和语言。
儿童要进行思维活动,就要有丰富的表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儿童头脑里缺乏表象,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为此家长要尽量扩大孩子的视野,充分发挥他们的感觉器官作用,通过玩耍游戏、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儿童在头脑中储存各种感性材料,家长要积极引导他们对这些材料进行思考,从中得出结论。
语言是思维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儿童要实现概括抽象的思维必须具有一定的概念,而概念总是用词语来表达的。许多教育研究表明:儿童之所以不能实现某种概括,是因为他们缺乏语词。家长如果能适时地提供这些语词,就能促进儿童对事物的概括。因此父母不要过低估计他们的学习能力,要适时、适量地教儿童一些抽象性的词语,如交通工具、动物、植物、家具、文具等等。父母不能迁就孩子的现有水平,要通过教育把儿童现有的心理水平引向更高一级。当然这也不是说,不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盲目的提高要求。
在教儿童的概念时,要尽量地联系概念所能表示的对象,通过对大量的外形不同、实质相同事物的认识,使儿童逐渐学会撇开个别的表面的特征,抽取共同的、一般特征的方法。例如,在教“蔬菜”这个概念时,可以联系平时常见的青菜、韭菜、菠菜、黄芽菜等东西,通过对这些东西异同的比较,使儿童真正懂得什么是“蔬菜”。
三.教给儿童正确清晰的思路
家长有时让孩子回答一个问题,孩子前言不搭后语;让他做几道数学题,他又错误百出,这常常并不是孩子的笨和傻,而是他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思路。
任何人思考问题,总要采取一条具体的思路。而让儿童选择一条具体而又正确的思路是很不容易的,也不是父母教他一次两次就能正确的思考问题。
儿童思考问题时常常采取自己熟悉的思路,即使是一条不正确的思路,除非到了碰壁实在走不通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父母要注意儿童思考过程中的思路,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把儿童的思考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让他们逐渐学会思考,学会用最简单的、最合理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父母让孩子猜谜语能锻炼他的思维能力。谜语通常采用寓意的描写手法,也就是先隐藏了想要说明的那种事物的本体,然后借用与它在性质上或现象上有联系的喻体加以比喻或影射。喻体是谜面,本体是谜底,谜面与谜底之间必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比如形象、动态、色彩、音响、性质、作用、功能等,有共同的或相通的地方,喻体和本体必须在某几点上极其相似,使猜谜者由谜面得到通向谜底的暗示和启发,但又不能叫猜谜者把谜语一眼看穿,一语道破。父母可教孩子根据他的生活知识运用联想,找到喻体和本体即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联,从而猜中它。
父母要注意儿童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从已知事物的反面推测事物之间联系的思维,即“反一反”,用颠倒法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如“司马光破缸救儿童”就是逆向思维,他一反过去的“人离水”的常规思维,而是采取“水离人”的办法。
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逆反思维,如孩子学习加法容易,学习减法比较困难;学习乘法容易,学习除法比较困难,其实这就是一种逆运算。
学习语言时,要经常训练逆向思维。如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儿子;我在你的左边,你在我的右边。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要使用论据来说明论点,也常常运用逆向思维。父母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这对学习知识非常重要。
四.训练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极其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属性、方面、因素分解出来。综合是把个别属性、部分、方面、因素集合在某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因此,父母要十分重视引导孩子对表象进行分析和综合。例如认识圆柱的特征,首先让孩子把圆柱模型分成三部分来认识,圆柱上下的两个底面是两个同样的圆,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它综合起来。再如识字教学,让孩子认识“碧”这个字,让儿童观察字形的笔划、偏旁、部首,这是分析;再把不同的笔画或不同的偏旁部首联合起来认清这个字,还教孩子练顺口溜:“王大妈,白大妈,坐在石头上。”这便是综合。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至于把类似的事物完全混淆起来,或者完全割裂开来。
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组或小组的一种思维方法。为了避免分类错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分类的标准,并在分类过程中,始终使用统一的标准;二是要分出每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考虑事物的所有本质特征,绝不可以仅仅根据个别的或局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思想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儿童学习每个词、每个数的概念,到掌握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一个计算原理,都要通过自己头脑对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才能理解,如“车”这个概念就是从“自行车”、“汽车”、“火车”、“摩托车”、“吉普车”等各种车中抽象概括起来的。
思维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密切联系、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让儿童了解思维的全过程,以便他们能正确地掌握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儿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贯穿于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提出问题,要让其知道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分析问题,要让其知道分析是怎么进行的。有了结论,让儿童知道结论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样日积月累,逐步引导,有意识地启发,就能使儿童逐步学会许多正确的思维方法,能较快地提高思维能力。
五.开发右脑功能,促进大脑两半球思维方式的协调和互补
现代脑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左、右脑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联系以对称性为主,左脑控制右半身活动,它是处理记忆、语言和数字,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和求同思维的中枢,主管着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语言记忆和时间观念,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机能。因而形成了语言的、分析的、数字的、程序的、直线的思维模式。右脑控制左半身体的活动,它是处理表象、非语言形象、发散和直觉思维的中枢,主管着视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以及情感等功能,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功能。
人脑左右两半球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信息加工,是互补、互存和互化而成为一个整体。例如儿童在应用题的学习中,由于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隐藏在用文字叙述的事实或情况之中,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把有关的事实或情况再现在头脑之中,才能顺利地找出隐含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通过抽象思维运算得出结论。这说明左右脑的思维互为主次,构成互补,协调发展,是培养儿童思维的重要途径。
父母要加强形象化的教育,让孩子多扩大视野,用听音乐、开画展、进行小制作和小发明等活动来激活右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启发儿童思考,培养儿童的求知欲来激活左脑,使儿童的左右脑都得到开发,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思维能力发展为什么重要
思维能力是孩子艺术、音乐、数学、语言全面发展的基础
美国有一本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畅销书《Mind in the Making》,书的作者Ellen就曾调研了很多聪明的孩子,得出的结论是,强大的思维能力是那些天才儿童的共同特质。思维能力是儿童语言、数学、艺术、音乐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人生发展必备的技能。
思维训练直接帮助孩子智力水平的提高
人的大脑有1000亿个活动细胞,每个细胞有2万个链接点,活动细胞与链接点的相互交链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而思维训练正是能影响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相互交链,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力发育!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墙的高处挂一顶帽子,然后找了几个4岁以内的孩子,给他们3根短杆子,问怎么才能把帽子取下来?有些孩子束手无策,但有些孩子就想到将3跟杆子连接成一根长杆。经过科学家进一步观察,发现能想到拼接长杆方法的孩子普遍智商比较高。因此,思维能力直接反应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训练思维能力也就帮助提高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看过“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