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抽象思维 > 3-6岁的儿童的思维特点

3-6岁的儿童的思维特点

时间: 耀均949 分享

3-6岁的儿童的思维特点

  幼儿思维能力培养要遵循幼儿心理成长规律,教师要注意掌握幼儿思维培养的几个维度,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实现幼儿思维的健康成长。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6岁的儿童有哪些思维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3-6岁的儿童的思维特点

  1.儿童思维的可逆性

  3-6岁的儿童认知具有以下特征: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尚未具有传递性、尚未具有守恒性。可逆性是指改变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儿童不具有这种可逆性,所以对关系的理解往往是单向的。

  2.儿童思维的传递性

  3-6岁的儿童认知具有以下特征: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尚未具有传递性、尚未具有守恒性。传递性是指事物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果关系往往要通过中介物传递。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儿童还认识不到这种传递性。例如,给不到6岁的儿童看三个不同形状的玻璃杯a、b、c。在a中装有红色液体,c中装有蓝色液体,b中是空的;然后在一块幕布的遮掩下,把a中的液体倒入b,c中液体倒入a,b中液体倒入c(使得a与c中的液体交换)。等幕布拉开,儿童看到结果后会说,a是直接倒入c,c也是直接倒入a,并没有借助b。

  3.儿童思维的守恒性

  3-6岁的儿童思维尚未具有守恒性。守恒性是指认知主体能认识到:客体的外部形态虽有变化,其原有的某种属性(如长度、面积、容量、重量等等)仍将保持不变。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儿童不具有这种守恒性,所以对容量的理解往往是单维的。

  例如,给4岁或5岁的儿童两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杯子a和a’,由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杯子放入同等数量的木珠,儿童知道此刻两个杯子中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a’中的珠子倒入另一个高而窄的杯子b,问儿童a、b两个杯子中的木珠是不是一样多?这时候,部分儿童说,b中的珠子比a中多;另一部分儿童则说,a中的珠子比b中多。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答案呢?皮亚杰认为,这是由于处在前运演阶段的儿童思维还未具有守恒性,考虑高度时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时,又忽略了高度。心理界有时也把这种现象称作思维的“单维性”。

  3-6岁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

  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3-6岁儿童的语言的发展特点

  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词汇量

  3岁:800~1000个;

  4岁:1600~2000个;

  5岁:2200~3000个;

  6岁:3000~4000个。

  言语表达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四种适合3-6岁的儿童游戏

  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

  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

  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

  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217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