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民俗文化 > 谜语 > 2018年端午节的经典谜语

2018年端午节的经典谜语

时间: 宇晴1008 分享

2018年端午节的经典谜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谜语大家又能猜出多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年关于端午节的谜语,欢迎大家阅读。

  2018年关于端午节的谜语

  谜题:端午已演变,重点吃粽子。 (打一党史人物)

  谜底:李宗仁

  谜题:人生岂为己,终需立得正。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端午

  谜题:出个主意度端午 (打4字常言一)

  谜底:有点过节

  谜题:马头栓在竹杆上 (打一民间节日)

  谜底:端午节

  谜题:小米成点心,需乞求二字。 (打一端午节习俗)

  谜底:吃粽子

  谜题:日出日中和日落 (打四字时间用语)

  谜底:端午晚上

  谜题:笙箫笛管过端午 (打一语文名词)

  谜底:多音节

  谜题:清明木兰开,直到端午谢。 (打一花卉名)

  谜底:节节花

  谜题:“端午偏逢风雨狂” (打4字常言)

  谜底:有点过节

  谜题:高俅最后投谁去,好运一来终升迁。 (打一节名)

  谜底:端午

  2018端午节的诗歌

  《端午节的怀念》佚名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二、《在端午,聆听》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三、《端午》一点尘埃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屈子、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2018端午节的习俗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337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