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宁夏卫生服务职称论文期刊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宁夏卫生服务职称论文期刊范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宁夏卫生服务职称论文期刊范文篇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本文从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心理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重要性。 方法: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模式或方法。结论:将心理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一部分,与一般临床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心理护理起到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所起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社区护理;心理护理;护患关系

  1社区护理概述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少数医院设置的家庭病床护理工作就是社区护理的前身,80年代末已有大规模家庭病床,使家庭护理发展壮大,90年代社区护理迅速发展,附属于医院的家庭病床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辖区的社区人群,社区护理人员对出院病人进行家庭访视,对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信息和护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病人提供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护理服务,如家庭访视、善终服务、老人体检、健康教育、咨询与指导。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还存在如下问题:

  1.1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进度不够

  在国外,社区护理人员教育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硕士。而我国护理院校几乎没有设置专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专业,护理继续教育也缺少社区护理教育内容。社区护理所需要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很难系统化的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随着人们对健康需要的逐步提高,我国护士职责也应从传统的“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没有相应护理教育的支持是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的。

  1.2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窄,内容单纯

  社区护理的核心是向社区卫生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功能扩展。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的服务内容调查分析表明:社区护理服务以家庭护理、输液、常规体检、注射及各种治疗为主,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量不足。在国外,护士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病人及家庭、群体和社区的许多问题靠社区护理人员去发现,家庭访视、家庭护理、健康指导和慢性病人的功能恢复及社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等连续、综合和协调的社区服务要靠社区护理人员去独立或协助完成。

  1.3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差

  社会上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社区护理人员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使护理效果受到影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性操作上,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为主,未被提到促进人的身心疾病改变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仍属于从属地位。

  2社区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社区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护理一定要在对不同护理对象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否则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全面了解往往是较为艰难但又非做不可的。例如,对两个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或心理状态差异较大的人做心理护理,如果采用同样的护理方式或方法,是绝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再如,给两个患了糖尿病的人做心理护理,由于其中存在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不同,以及对糖尿病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对其护理方式和教育方式也要因人而异。重视心理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既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人们健康观的转变,也符合社区护理的特点与规律;是提高社区医疗质量和广大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的重要途径。

  社会卫生服务立足于社区,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及时、方便、快捷、连续、整体和综合的医疗保健服务。因而社区的全科医生和护士与社区居民必然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就心理护理而言,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工作的基础。一般说来,护患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①主动-被动模式;②指导-合作模式;③共同参与模式。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病人或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采用适宜的模式。如何才能与病人及其家庭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互相帮助的朋友式的护患关系呢? 从心理护理的角度出发,笔者的实践体会是:

  (1)首先要熟悉病人或被护理者的角色及角色转换过程,要关注他们的角色适应不良现象,从心理上摆脱其消极影响。

  (2)充分认识心理反应的因素及引起心理反应的原因。根据病人的行为类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3)了解病人亲友的心理反应和异常行为,教育他们应履行维护病人身心健康的义务;克服消极被动、对病人偏袒顺从,对医护人员隐瞒掩饰病人实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冲突指责等异常行为。

  (4)就护理人员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与自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品质、精湛的护理技术与合理的知识结构;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有较高的人际交往水平和技巧,善于与不同病人沟通。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最重要的,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前来就诊者都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用热情和蔼的语言开导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向他们宣传相关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坚持对就诊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建立健康档案,每季度针对本社区的健康状况及人群的需求举办一次社区健康知识讲座,使卫生保健知识逐步在社区普及。根据本社区疾病谱的特点,进行录像、宣传橱窗、手册、电话等方法进行多方位健康知识宣传。

  3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一般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所以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上述几个重点人群。由于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人群的不同的病种,或同一病种的不同病程,也都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不能采用同一种心理护理模式去服务与上述不同的病人,而应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模式或方法,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笔者亲身实践,如有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出现身心老化现象;他们知道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惧怕死亡的到来;此外,又由于自身各器官功能的衰退易患疾病,因而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诸如恐惧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增强等。因此,在心理护理方面,要从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出发去爱护、关怀老年病人。使他们精神愉快,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女性病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阶段,如经期易激惹状态,女青年病人的羞涩心理,其患病接受检查时的萎缩与执拗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理解女性病人的心理特点,主动协助医生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在予以足够体谅的同时加以适当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2)讨论

  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社区护理人员的要求标准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建立社区护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心理护理,已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在社区护理服务中,应将心理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一部分,与一般临床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心理护理的观念和技术方法不断地渗透到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使心理护理起到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所起不到的效果。同时完善的社区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社区护理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均提高了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为社区护理服务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林菊英.社区护理.科学出版社,2001

  [2]廖明云.“护患沟通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现代护理杂志,2005.11

  [3]邝星驰.门诊护士长对社区护理的管理.护理管理杂志, 2004.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宁夏卫生服务职称论文期刊范文

273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