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级职称论文
医学中级职称论文
医学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彝医、壮医、苗医、傣医等)多种医学体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医学中级职称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医学中级职称论文篇一
医学生婚姻观调查与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婚姻观,为高校医学生健康教育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使性教育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法: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某大学医学院1 72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上,68%以上的学生特别重视彼此的真挚情感和人品性格;在性观念上,51.7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婚前性行为,25.12%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选择婚前性行为,而13.35%的学生明确表示会选择婚前性行为。结论:医学生大多数有正确的婚姻道德观,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伦理道德。
[关键词] 医学生;性观念;择偶观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110-02
婚姻观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观念对行为的影响极大,而观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1,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由于所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其观念千差万别,特别在婚姻问题上更是如此[3]。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放松对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特别是在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限制后,整个大学生的婚恋观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目前,高校学生正处于性意识与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加之信息资料来源渠道广泛,有些信息制造者又极不负责任,大学生由于缺乏婚姻道德观教育而影响其观念的形成。因此,了解当代医学生的婚姻观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我们于2006年10月在某大学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对婚姻观进行分析与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以本校医学院1 721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711份,回收有效问卷1 648份(96.3%)。其中,男生762人,女生886人。采用自编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调查问卷,在专业人员主持下进行,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场发放,现场收卷。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选择恋人时所重视的条件
在择偶条件中,男女大学生构成比均排前三位的是“彼此的真挚感情”、“人品性格”、“共同的兴趣爱好”,其中前两者占68%以上。在“外貌”的选择上男同学的构成比较女同学高,差异有显著性。而在“发展前景”、“安全感”的选择上女同学较男同学高。在对待“性经历”的问题上,女同学比男同学表现得更宽容些。见表1。总体体现出当代医学生择偶更注重内在条件。从项目排序差异中可以反射出社会对男性角色期待是以事业发展为重,女性对丈夫的选择更注重未来发展,而男性更注重现实,这与有关报道相一致[4]。
2.2 婚前性行为态度比较
在是否会选择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男女生有不同的选择构成比,其中,男同学明确表示会选择婚前性行为的占23.60%,女同学则占4.51%(χ2=127.96,P<0.001);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婚前性行为的女同学人数(67.61%)比男同学(33.30%)高出34.31个百分点(χ2=128.00,P<0.001)。对婚前性行为持不确定态度的男同学人数(33.60%)与女同学人数(17.83%)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总之,51.7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婚前性行为,25.12%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而13.35%的学生明确表示会选择婚前性行为。女同学对待婚前性行为较男同学为保守和谨慎。
现今社会,无论从传媒还是周围环境来说,都较以前开放许多,人们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也宽容了不少;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也比前些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卢淑华[5]报道的赞同“不结婚则不能有性行为”由1982年的75%下降到1996年的65%趋势一致。
2.3 选择婚前性行为的原因比较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8个选择婚前性行为的原因,从对选择婚前性行为同学的不同选择原因统计结果看,主要原因为“情感自然发展的结果”,占49.5%,其中男女生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8.14,P<0.001);“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排在第二位,占33.6%。“一时冲动或软弱”、“从众心理”男女生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女生在自控能力方面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满足好奇心”、“试婚是婚前理性的选择”等仍有为数不少的比例。见表3。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性教育体系,让目前在社会上泛滥的性信息污染失去市场,避免性给年轻人和社会带来不幸后果[6]。
3 讨论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婚姻道德观念总体上是乐观的,但是传统保守的婚恋观向开放的婚恋观的发展趋势明显,具体表现出如下的特点:①对婚姻对象的选择条件上,与外在条件相比,更注重彼此的真挚感情、人品性格,摒弃了传统的重门第、重财产的婚恋观念。②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大多数学生持否定态度,传统的道德取向仍占主流。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比前些年有明显上升趋势,开放的激进的婚恋观和生活方式被部分大学生倡导和逐渐接纳。这种现象既有心理原因又有生理原因,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国少女的初潮年龄在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的近35年中,已从15.01岁提前到13.56岁;到1995年男子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提前到13.7岁。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20世纪40年代为18.46岁,50年代为19.02岁,到80年代初上升为23.05岁,以后基本上保持在这一水平[3]。人们把从性成熟开始到结婚而获得性满足这一时期称为“性饥渴期”, 即虽有性要求,但都得不到满足。80年代后,青年人的平均“性饥渴期”超过了10年,当前为11年左右,这无疑加大了青少年控制性冲动和性行为的困难,因此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满足生理需求”为选择婚前性行为的理由,我们应从生理特征方面给予指导。从心理方面指导,主要是通过事实告诉大学生性行为必须承担的严重的社会心理后果。禁的效果未必好,有时反而引起逆反心理。卢梭有这样一句话:“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要通过性教育,纠正大学生性意识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性意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正确进行两性间的交往,同时,要注重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一筠,吴忠.解读性的奥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王正昱,许玉华,徐斌,等.大学生性观念调研[J].南京农专学报,2002,18(1): 106-110.
[4]胡利人.高年级医学生性观念和婚恋观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1,4(2):212-214.
[5]王裕如.现代人的性困惑[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
[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48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学中级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