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陕西医学职称论文代发(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陕西医学职称论文篇二

  论《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

  【摘要】 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熊立品《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及整理,认为《治疫全书》中辨证论治疫病的思想主要遵从吴又可治疫理论,明辨伤寒与瘟疫;同时对春温的阐述颇具特色。对当今临床辨证 治疗 研究瘟疫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温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治疫全书》;熊立品;医学思想

  Abstract:The paper thought that the medical ideas of Treatment Pestilence Cyclopedia have a great effect on curing pestilence diseases.His researches and methods also have a great value on lucubrate the Febrile Diseases.Its author was Xiong Lipin who was a famous Chinese Medical doctor in Qing Dynasty.

  Key words:Treatment Pestilence Cyclopedia;Xiong Lipin;Medical Ideas

  《治疫全书》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熊立品所著。熊立品,字圣臣,号松园老人,江西新建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少习儒学,兼习《灵枢》、《素问》等医籍,后以医为业。他力学多才、博精医理、医术精湛,尤其对瘟疫的治疗最有心得。在 总结 治疗瘟疫经验基础上,取吴又可治疫之书详细加以考订,参之以喻嘉言论温之说,著成《治疫全书》六卷。

  1 遵吴又可治疫理论,明辨伤寒与瘟疫

  熊立品对《醒医六书·瘟疫论》中吴又可治疫病思想多为赞同,认为治疗瘟疫切不可照伤寒之法施治,因“夫伤寒者感受天地之风寒,邪从皮毛而入者也。”而“夫瘟疫非风非寒,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脊背,伏于膜原……与皮毛绝不相干”,而且“时疫初起,原无感冒之因”。由此熊立品指出“若用伤寒药发汗,不惟汗出而邪终不出,必使表气大伤,表气伤则中气不振,中气不振则内外俱虚……由此而成坏症”。即用治伤寒之法疗瘟疫则成“坏症”,使邪陷愈深。他从症状与传变上对伤寒与瘟疫进行了区分:伤寒症状表现“恶风恶寒,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时疫只“忽觉凛凛,以后但热不恶寒”。传变上他认为“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此传变不常”,“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而“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瘟疫伤寒相同点只在于“伤寒时疫皆能传胃”。治疗上,对于伤寒“伤于寒者用仲景麻黄汤汗之,伤于风者用仲景桂枝汤解之”,瘟疫则用“达原饮”治疗。

  2 春温为冬不藏精,非邪藏肌肤

  喻嘉言《尚论篇》把《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解释为“盖冬伤于寒,邪藏肌肤,即邪中三阳之谓也。冬不藏精,邪入脏腑,即邪入三阴之谓也”,故“冬伤于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病发”,赵书刚[1]总结为,喻昌归纳伏气春温的成因主要有三:一是冬伤于寒;二是冬不藏精;三是冬伤于寒,又不藏精。即温病三纲学说。而熊立品引用《金匮真言》之“精者身之本也,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进而他认为“冬气严寒正是万物收藏之候,施泄无度,则肾脏空虚,寒邪乘虚而入,杳无出路,及大地阳回,生机萌动,略感微寒,隐隐吸引伏匿之邪,乘春祸发,是冬伤于寒者,原因冬不藏精,而寒邪才得直入肾脏以伤之”。指出春温为冬不藏精,邪伤肾中精气,非邪藏肌肤引发。

  3 区分瘟疫名词

  3.1 不正之气、杂气、疠气 “春应温而反大凉,夏应热而反大寒,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则谓之为不正之气”。非其时之气为不正之气。在不正之气中推之“其为气者,原有种种不一,故谓之杂气”。不正之气之各样种类纷杂即杂气。疫气,即疠气,“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疠气”,“杂气中另有一种而独称之为疠,盖邪风耳”。杂气中性烈,致病重者为疠气。

  3.2 温与瘟 “冬温、风温、湿温、温疫、寒疫,晚发皆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者也”。冬温、风温、湿温、温疫、寒疫,可概括为触犯于四时不正之气而发病,但“瘟疫一症,触犯天地间别是一种疠气……变幻百出,其病甚重,其毒最酷者”,“杂气有厚有薄,而其中气之厚者最为暴戾,最为酷烈,暴戾酷烈之气交互蕴结,凝聚一团,或更加以人类物类之病气尸气杂合,其中触犯之者便成瘟疫之症,所以诸温之外另别之为瘟疫者,此也”。阐明瘟疫较之温病为不正之气中疠气也,起病急且更加危重。

  4 提出养生避疫法则

  熊立品提出疠气伤人避之之法为“时气大发,瘟疫盛行,循相传染之际,内则养定精神,外则加谨防范”。“若其人元气壮盛,精神强健,则正气充实,病气尸气无从侵入”。这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思想是协调统一的。熊立品指出疠气行时“毋犯房劳”、“毋忍饥饿”、“毋肆狂躁”、“毋冒雨感受风寒”等。预防胜于 治疗 ,在精神和饮食起居的谨慎防范下是可以达到有效预防疫病的目的。

  5 对运气学说的阐发

  天行时疫关乎五运六气,但熊立品谨按吴又可“不拘于运气”观点,指出“火运之年,疫当盛行,而反见稀少。水运之年,疫应稀少,而反见盛行。四五六月火运主之,若拘运气患疫者宜重而病复稍轻,九十一月,金水司令,若依运气患疫者宜轻而症反加重。”说明治疗要“不按运气,按人身之形症”,“天地之气,胜负靡常,但当以形症察之”。即按照人身之形态症状表现判断疾病。治疗上用药他却又言“凡疗治瘟疫,但按其人现在所患形症而专选对症之药,调其负以济其偏,虽不必侈谈运气,业已举五运六气生克制化,加临胜负之微妙”。可见,他把运气学说仅发挥于用药。运气学说为中医学的瑰宝,在SARS一症的研究中,它展现了独有的魅力,也引发了更深入的研究。郭立中[2]对周仲瑛的非典中医辨治进行研究,指出该病的病机是肺有伏热,内火偏盛,加之外感时邪疫毒,风邪束表。风火同气,内外合邪,风助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则为病更烈,从而决定了“非典”患者病机的易变多变的特性。张焱[3]从SARS流行提出了应重视对中医运气学的研究。中医学是从整体节律研究气候与健康疾病的关系,认为温疫发生与气候变化节律密切相关,对研究SARS类疾病的疫情有重要的价值。熊立品在判定疾病时之“不拘运气”,我们只要辩证对待熊立品的理论,不拘于古法,辨症施治,使其理论更精当的应用与 发展 。

  6 治疗用药特色

  《治疫全书》共6卷,书中选方130首,用药174味,药物共出现频率874次。其中出现频率占前几位的依次是:甘草71次,生姜43次,芍药38次,黄芩36次,大黄24次,当归23次,生地21次,柴胡19次,石膏、人参各17次。甘草、芍药、当归、人参出现的频率体现他重视扶助正气为本,生姜、柴胡出现的频率表明解表祛邪的重要性。黄芩、生地、石膏、黄连重在清热解毒,所用药物不难发现,扶正与祛邪对于疫病的治疗同等重要,在疫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治疫全书》中辨证论治疫病思想,以及对伤寒与瘟疫及春温的阐述独具特色。正如他所强调“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阅古书”之意。这种不拘泥于古人之说的创新精神正是当今中医后学所要认真学习的。论著中的理论及治法方药,应得到继承和发展[4]。

  【 参考 文献 】

  [1]赵书刚.《尚论篇》《尚论后篇》对温病学的贡献与后世影响探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6):28.

  [2]郭立中.周仲瑛谈非典中医辨治思路[J]. 中国 社区医师,2003,18(11):11.

  [3]张 焱.从SARS的流行反思中医运气学说的实用价值[C].全国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 论文 集,2004.8.

  [4]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续集[M].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0.

  
看了“陕西医学职称论文代发”的人还看:

1.卫生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2.中级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3.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4.中级医学职称论文发表的要求

5.核心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陕西医学职称论文代发(2)

陕西医学职称论文篇二 论《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 【摘要】 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熊立品《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及整理,认为《治疫全书》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1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