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篇一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道德
摘 要 教师的道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道德本质上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下自我实践而成的产物。教师的道德要成为其个人的实践理性,是需要借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道德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它更多的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依存性。本文就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道德方面做出浅谈,阐述教师专业发展是其实现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道德 自我塑造 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现在教育界出现了一些教师的不道德行为通常表现为以权谋私,对学生进行体罚,对工作散漫等。对于这些教师不良行为,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延伸至校园所引起的,其不道德行为的根源归根到底都是出自社会的变化,由于在近几年来市场经济急剧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个人利益观念的转变,致使教师的不道德的行为出现。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切实改善教师的待遇,其次是要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风气,最后要对教师进行教育。
但是教师不道德的行为真的是来源于社会的环境影响吗?那么教师的道德又从何而来?改善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的对策又靠什么呢?面对这两个问题,一些学者的说法确实是让人有所质疑。
1 教师道德从何而来
在学者上述的阐述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在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中阐述出了社会的变化,社会上的道德变化导致教育上出现腐败,以及对教师的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了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然而出现不道德行为的只是一部分的教师,而很多教师都是甘于清贫对于教育事业是无私奉献的,这部分尽职尽责的教师一直坚守着其教师道德价值观。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同样的经济保障的条件下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在哲学上“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理论上对与道德的形成一直有着一因论、二因论以及三维论等结构的学说,但是这些观点当中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主观这个主体,忽视了道德形成的主体作用还是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不是被动的,它具有主观性,不会消极地接受外界所带来的客体影响。因此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清贫地贯彻其高尚的教学道德,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人作为道德形成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除此之外,在提高教师道德的角度上,实行“改善教师的待遇”的方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改善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做法又是如何切实改善呢?在对改善教师的待遇从而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这个观点根本就是对于教师职业的曲解,教师的生活可以是清贫,但是其精神与灵魂却是富有的,这才是教师的道德。
因此,笔者觉得在提高教师道德水平上,社会对其的影响也不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改善教师的社会待遇入手也并非是一个治本的方法,教师本人才是提高教师道德的第一责任,对于如何改善教师道德这个问题而言,第一因素还是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
2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现实途径
2.1 教师专业发展涵盖了教师道德塑造的全过程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很多个阶段,一般可以分为教师入职前的教育发展阶段、教师入职发展阶段以及在职提高发展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不但是教师对专业知识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过程,更是一个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过程,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随着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使自身的教师道德逐渐趋向成熟。因此教师道德是在教师的教学的生涯中不断修养而成的一种内在的品质,它在入职前就开始塑造,专业发展涵盖了教师道德塑造的全过程。
在教师入职前的教育发展阶段中,在一些师范大学会以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校园的管理文化等方面对准教师进行培养,使其真正认识到教师职业,激发其教师道德萌芽。在入职前的教育发展阶段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能够使师范生在“教师情结”的熏陶下灵魂受到洗礼,使其明白教师的职责所在,这是教师道德塑造的前提。
在教师入职发展的阶段,很多新任职的教师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个人的教学效能水平问题对于新任职的教师来说不会很高,因此表现出来的个人教学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而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对教师的教育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一个阶段通常会表现为职业的强烈焦虑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道德的自我塑造应该要注重其专业的深化学习,对于专业发展可以与老教师进行互相的交流,在很多教学机构当中都会设立一些专为新教师解疑的聊天室,并重视其培训,在教师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缩小教师的理想与现实教学实践的距离。从而克服道德困境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实现教师道德的自我塑造。
2.2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化为教师道德自我塑造提供了切实的可能
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上看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所谓的指令性专业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所发起。第二种是遵循师范大学所提供的课程以及讲座等形式发展的模式。但是无论是何种模式,其教师专业都存在着被动性。在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被逐步深入,其范式发生了转化,其发展范式正在从传统的“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范式转化。这样的模式转化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过分依赖外在力量的情况,拓宽了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道路。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化对于教师道德的自我塑造更适合,一次次的反思以及实践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反思与实践以及在跟其他教师的相互合作、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师专业得以发展,教师道德的成长也趋于成熟。
3 结语
教师道德培养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凝道成德”的过程。在过去的教师道德形成是自然而成的,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也是由于其主体意志得不到体现的原因。而从教师专业发展上进行教师道德的自我塑造,不但能够深化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能够从中为教师道德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教师专业的发展激励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会使教师将社会道德的职业规定从外在于己的力量深化为内在于自身主体的获得性品质。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将教师道德从社会上的纯粹理性转变为教师自身的个人实践理性的过程,也就是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过程。教师道德的发展就是将这种个人实践理性升华为一个群体,成为一个教师群体自觉遵守的纯粹的理性。
参考文献
[1]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0-01.
[2]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06-30.
[3] 赵治国.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教师生涯发展阶段的视角[J].中国德育,2009-01-15.
[4] 陈玉梅,查啸虎.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09-25.
[5] 王清风,杨菊香.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5.
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篇二
重视教师礼仪塑造教师形象
【摘 要】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礼仪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养、风度、魅力和品位,还体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和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教师礼仪已经成为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教师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而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对学识的影响不仅仅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最近,电视和网络媒体有关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增多,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自我检讨。探究教师负面形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师礼仪素质偏低所致。目前教师礼仪修养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在,教师礼仪是一门课程、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是全社会需要共同研究的新型课题。
【关键词】教师礼仪;道德标准;教师形象
一、教师礼仪的定位
礼仪的“礼”是规范,“仪”是程式。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誉称,表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礼仪,讲究文明礼貌的规范和程式。例如: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再社会中立身;《礼记·曲礼》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论述礼仪的重要性。现阶段的教师礼仪应该如何定位呢?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教师礼仪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教师的礼仪规范和价值取向就有所不同,现阶段教师礼仪体现是现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程式。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准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教学方式有以前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一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放弃学生书呆子是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教师角色也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从隐形课程理论上看,教师本事就是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隐形课程。这些可以称之为师资(教师资本),也即是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到要有一技之长、对教学业精于勤还要有人格魅力、亲和力、个人魅力。教师不仅担负着国家的职业教育、同时还附有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所以教师职业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就比较高,因为教师的思想、语言、举止、服饰、形象和情绪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现在社会要求不单单教师、以扩散到全社会都应清醒认识到教师礼仪部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一种道德境界的教育。
二、当前教师在礼仪方面问题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重他人、讲究礼仪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应用的人际交往技能,礼仪不仅是公众交往的“明片”、“通行证”,更是教师修养素质的外显标志。前不久网上报道“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要求:调皮和学习不好学生戴绿领巾,不带的话,老师会批评”,其中还有部分学校模仿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做法,我认为这就是对学生严重的歧视,没有做到对人最起码的尊敬就,让教育进入一个可悲可笑的一面,它将会在孩子的心灵里面留下多大的创伤。当前教师在礼仪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教师礼仪,明白教师礼仪内涵,提高教师形象。现阶段教师在遵循礼仪方面就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
主要表现在内心冷漠、表情严肃、讲课根本不看学生、不顾学生的感受。教师对“差生”少了很多应有的微笑和热情,表明教师已经缺少一定的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少对这些学生的爱心。教师都知道心里学,了解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就是被欣赏,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就是尽力发觉学生他们身上之得称赞的东西,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赞美。
2.对学生关心不够
很多教师只为分数而忙绿,没有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没有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关爱、爱护,很少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所以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有了一定的隔膜。我们倡导教师要做一个多面手,成为一个千手观音,将无私的爱先给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学生。
3.对学生缺乏尊重
教师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位置进行对话和交流,往往表现为傲慢无礼,看不起学生,说话带有轻视的口吻,讽刺、挖苦、嘲笑、对学生指责等。说教多尊重少,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批评学生部注意场合分寸,语言粗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拖堂和占用学生的体育活课和晚自习时间,不像学生道歉。
4.形象举止过于随意
老师上课不注意自己形象,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衣服暴露、紧身衣服、上课吸烟、乱打手机、双手插入口袋,给学生留下和随意的恶劣形象,坐着课,有事甚至坐在学生的课桌上训斥学生。
三、教师礼仪具体内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应当讲究的行为规范。教师讲究礼仪,首先是教师本人师德修养、文化素质、风度气质的外在表现。教师仪容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雅,会为自己在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个人形象。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通过教师身体力行,既可为教师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可为学校赢得崇高的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一批又一批家长,甚至辐射全社会,使学校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师成为精神文明的播种者。对此,我对教师在教师礼仪方面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素质:
1.教师语言
教师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在表达内容上要做到准确、无误;在语言组织方面要做到到精炼、严谨、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现对教师语言要求概括下面两个方面: (1)教师语言的艺术:1)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3)语言幽默、诙谐;4)善于使用情感性言语;5)语音、语调、语速适宜;6)善于使用身体语言。
(2)教师语言的忌语:1)忌一言堂;2)忌狭隘偏激;3)忌自我炫耀;4)忌挖苦漫骂;5)孤傲清高。
2.教师服饰
莎士比亚说过“衣服常常可以显示人品”,可见教师服饰对教师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结合以上特点可以得出教师着装要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感觉。在校园里、在课堂上,师者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对象;我们教师对自己的着装就要严格要求,我们的服饰必须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3.教师举止
教师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亲切自然、稳重端庄、文雅大方;具体可以冲神态、身姿、手势、人际距离等几个方面的礼节规范,我们可以从两个重点方面进行把握:
①神态距离礼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这说明眼睛的语言表现力极强,我们教师尽量使自己的表情和蔼、亲切、庄重、自然。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信息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师生在交流时,应始终保持目光的接触,眼神交流的正确表达应是自始至终的注视,不是逼人紧盯,而是目光笼罩学生的面部,同时要保持微笑,可以为深入沟通与交流创造温馨和谐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辅助以真挚、热诚的面部表情语言,这样可以表明教师心境良好、充满自信、真诚友善、乐业敬业,给学生慈祥、和蔼、可亲的感觉。
②身姿手势礼节:一个注重利礼仪的教师,与人交往时会自然地以自己优雅的身姿展现良好的教养与风度,一般包括:站姿、坐姿、行姿、鞠躬和手势动作,教师们尽量做到这些动作准确、到位、舒展;给人以礼貌高雅之感,避免失敬与人。
4.教师形象
形象是物质存在的空间形式,是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述,教师形象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是教师风采的展现。教师形象应具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我们常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这就是教师内在美中思想品格的体现,表明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像于漪所说:“学识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可以原谅老师的无知”,表达了教师对学识才能这一内在美的严格要求;关心学生所关心的,忧虑学生所忧虑的,希望学生所希望的,快乐学生所快乐的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关心学生的一种道德精神体现。还有教师对自己的形体仪表、行为语言和气质风度等外在内的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很好的统一,才能很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5.教师情绪
新教材在课程安排上十分强调情感教学,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能否和学生一道和谐而有效地实现情感的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第一特征——情绪。我们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直接以下三点:(1)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表现有:情绪平稳、语气温和、语言流畅、乐观自信、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目光亲切;(2)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表现有:激动易怒、压抑苦闷、过度紧张、内心冷漠、表情严肃。情绪管理方法:明确自我认知标准、进行自我情绪管理、采用合理的方式舒缓情绪、能主宰情绪的人可以灵活运用其为自己服务,只有快乐的心理才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四、教师礼仪使命
教师礼仪是和谐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和热门话题,加强教师礼仪素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的十七大强调:全体公民要明礼诚信。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职业的期待。要让全体公民提高礼仪素质。需要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拥有文明优雅的教师礼仪,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熟的表现。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教师礼仪,我们以“木匠和房子的故事”,让人明白我们正在给自己修房子。我想用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勉励教师。所以我们要加强教师礼仪教育建设,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教师礼仪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吕艳芝.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金正昆,教师礼仪规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4]刘素梅,教师礼仪素养[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5]刘维俭,王传金.现代教师礼仪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看了“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