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论文2000字格式范文
马克思主义思想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以及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2000字格式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论文2000字格式范文篇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女性的解放思想,通过探寻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及解放途径,以实现两性的平等即女性真正意义的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被誉为女权主义流派三大家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其阶级分析法审视和研究妇女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兼收并蓄的汲取其它女权主义流派的进步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中异军突起。其世界性的影响延续至今,堪称一股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思潮。
一、概念与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 年代。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是一种女权主义思潮,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对女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世界女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女权流派,泛指带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女性思想中汲取营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说进行关于女权话题的文化建构。作为一种女权理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妇女的从属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借鉴马克思的阶级、异化等概念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形成了带有明显的马克思话语的女权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女权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其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依据,考察、分析、解释女性问题,阐述女权主义的观点,进而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妇女的丑恶现实进行抨击。它强调消除妇女压迫必须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能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伊莱· 扎莱茨基、海蒂· 哈特曼和英国的朱丽叶· 米切尔等。她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向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宣战的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女性英勇斗争申张正义。她们不断汲取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营养,来丰富自身理论用以进行女性问题研究。而后又从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吸收理论精髓, 如马尔库塞的“性解放” 、“性欲文明”; 阿尔都塞强调意识形态作用;葛兰西关于文明社会内部的思想斗争、统治阶级文化领导权等理论和观点。她们将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结合在一起,发掘阶级压迫与性别压迫的内在联系,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性别分析,系统的提出了女性解放的主张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的伟大目标,与女权主义所追求的没有性别压迫的男女平等的理想高度契合。这无疑对女权主义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目标的一致性使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思想共鸣,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源泉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女性思想同西方女权主义相结合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理论流派。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C·吉尔曼、E·古德曼、英国的E·潘克斯特等人就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开创性地运用于妇女问题的研究。到了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中走向全球化,社会和政治的国际化态势日趋明显,妇女解放问题的世界性不断强化。为了实现妇女解放的理想,一批怀有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的女权主义者,试图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妇女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对不断发展的妇女运动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英国的琳詹姆斯、美国的莉丝沃格尔和海迪哈特曼等人,她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作为女性问题研究的基础,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关注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与地位关系等问题,在声势浩大的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中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研究推向了高潮。
20世纪70 年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两性问题,主要是引进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因素和阶级压迫的思想来分析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到了70 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态度的同时,又融入了关于父权制和非经济决定因素方面的思想,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的某些理论成果有所借鉴,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努力冲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束缚,确立自己的理论框架。
8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不再执著于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批判与变革,开始了后学语境下的转换和演进,在研究视阈和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关注资本全球化体系下知识生产、身份形成和话语权等诸多问题。80 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整个女权主义内部的广泛冲击,使得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不断发生变化,并与之结成紧密的联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从早期的概括性研究方法转向关注女性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反映动态的社会环境,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方面具理论重建的贡献。
三、主要内容
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的生产方式。他们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补充性见解,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进行扩大,包括了为性需求、育儿需求而进行生产、分配的方式和手段。一些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应该把阶级和性别放入一个理论框架来考察妇女所受的压迫,在强调经济因素对妇女受压迫地位影响的同时,把私生活领域以及各阶级中的妇女状况也作必要的细致的分析。她们认为母权制的被推翻,不仅仅是一场经济革命, 也是一场政治革命,与父权制紧密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她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结成的压迫体系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她们指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原本是两种不同的压迫机制,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在家庭之外通过社会方式特别是经济剥削方式起作用,父权制则在家庭之内通过性别剥削起作用,从而使得妇女的受压迫状况加剧,同时承受着性别压迫和阶级压迫共同作用形成的整体性压迫。
还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四大结构”压迫机制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朱丽叶·米切尔,她把妇女的劳动分为四个部分——生产、再生产、性生活和子女养育,称之为“四大结构”,并且指出必须从这四种结构入手进行革命,打破资本主义对妇女的压迫机制。显而易见,这有着关于妇女压迫问题的非经济因素探讨倾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突破经济决定论的局限,向女权主义理论的多元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妇女与劳动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父权制的一体化,将劳动分离为公共的和私人的。在公共劳动中,男性以出卖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其劳动价值以工资形式得以体现;在私人领域,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虽然没有工资作为劳动报酬,却是进行共公劳动的首要条件。她们为参与公共劳动的男性解决生存必要条件,提供物质生活服务,付出精神情感慰藉, 而且通过再生产为资本家提供新的劳动力。故而女性的家务劳动不是表象所表现的服务于家庭中的个体男性,而是服务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通过父权在私人劳动领域对女性实现间接的剥削和压迫,以廉价而有效的方式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以不断供应其资本再生产所需的廉价劳动力,确保了资本主义机器齿轮的不停运转。这又一次证明,家庭中的父权制压迫根植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结构。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化熏陶及教育手段使女性自觉地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私人领域的家庭中,把角色定位成丈夫的妻子和子女的母亲,约定俗成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的工作。她们从事的这些劳动由于不具有相应的价值实现形式而被长期忽略,不被社会认可,并且这种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竟被视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女性在地位上处于劣势,在经济上依附男性,以至于丧失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也可认为是,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造成整个女性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低下,劳动素质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劳动环境,在劳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惧怕或者无法进入公共领域工作。由此导致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安于或回归私人领域劳动,承受以父权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剥削和性别压迫;一种是无条件地接受低工资的社会劳动,即资本主义对女性的直接剥削。女性,在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中成了彻头彻尾的单纯消费者。由此表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劳动从属地位是紧密联系的,她们参与社会劳动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特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制约。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妇女是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的生产者,她们虽然不能以出卖劳动成果的方式来衡量自身劳动的价值, 但不代表她们的劳动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为此,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提出政府应给付家庭主妇工资的观点。还有一部分则提出,妇女要进入公共领域,参加社会劳动。持家务劳动报酬化观点的人认为,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后承担的是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劳动,而且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工资的低标准与劳动价值不相匹配,同时家务劳动无报酬的状况依然存在,这就意味女性遭受着更为严厉的剥削和压迫。而持另一种观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家务劳动报酬化不可取。因为家务劳动报酬化会使妇女局限在家中彻底与外界隔绝,不利于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性别分工会日趋强烈;还会促使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商品化;更为主要的是这一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经济分析理论实质不相符。
关于妇女与劳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内部虽然存在小小的分歧,但两种观点都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理论,来寻求女性经济独立的途径作为实现解放的一个重要环节。
3、妇女的解放
关于妇女解放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首先从经济分析角度提出女性要通过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来打破在家庭中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关于取得经济独立的具体方式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妇女的家务劳动应该实现从无酬向有偿的转变,由政府承担家务劳动的有偿性支出,为家庭主妇支付工资、福利等。一方面由于政府的介入能够充分体现和带动社会意识对妇女家务劳动的认可;另一方面女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经济收入,实现经济独立,进而提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以逐步实现彻底解放的目标。还有一种观点呼吁妇女以参加社会劳动的方式来取得经济上的独立。首先,妇女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丈夫,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其次,女性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开阔视野,增强自我意识,冲破家庭局限,融入社会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早日实现妇女解放。
另有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提出,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家务劳动占据她们极少的时间,即家务劳动社会化。她们认为, 妇女走出家门去从事社会化的家务劳动, 是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途径。只有家务劳动社会化,妇女的劳动才更加具有社会价值表现力,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妇女才能真正的被认定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劳动者。如果没有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前提,妇女就业将是对妇女更为严厉的剥削和压迫,与妇女解放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移植到对于女性问题的分析。其提出的妇女解放观点,归根结底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
四、意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女性问题,早期的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因素,后期开始注重对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作用的研究。其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刻的理论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追求目标上将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义进行了有机结合起来,既对女权主义理论作了科学性的发展,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打破其传统的经济基础学说和阶级理论的束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解放思想的道路。其次,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阶级和性别冲突的问题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和调和,既阐明了性别冲突的非阶级性,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指出妇女解放的道路,从而吸引了更多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不同阶级的广大女性。再次,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既探讨了私人领域中的父权问题,又探讨了公共领域中的妇女问题,并建立起了二者的有机联系,在女权研究领域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最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极具包容性的吸收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的理论精华,积极促进了女权主义各派理论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对当下世界纷繁复杂的女权主义运动理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冯沪祥. 《两性之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李银河.《妇女: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三联书店
马克思主义论文2000字格式范文篇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异化观》
一 . 异化是一般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 1844 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 20 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 20 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的,并且他又极其重视个体的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萨特的异化观又是隶属于海德格尔以来的存在主义传统的。
对于人本主义来说,异化概念是一个哲学发明,因为很少有人对异化的根源作认真的思考,几乎没有一个哲学家对“什么造成异化”作过系统的说明。一般说来,传统哲学属于还原论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总爱溯本求源,但在异化问题上却是一个例外。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用私有制来说明异化,但他同时也发现,私有制恰恰需要用异化来说明,直到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由于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才解决了用异化和私有制相互说明的矛盾。
二 . 匮乏是异化的根源
在哲学史上,可能萨特是一位试图认真探讨“什么造成了异化”的哲学家。萨特认为,异化根源于匮乏,匮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 ( 或产品 ) 的数量上的不足。”
匮乏是人的存在的否定,而且这种否定不仅是外在于人的否定,更是不断地被人内在化的否定,即在人的本来意义上的人的否定。人的职业、阶级归属等等在这种否定面前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匮乏面前,社会在总体上面对着这种否定。我们的人类是由无数个历史地共生于地球上的人构成的,地球这个自然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无法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人类维系生命的需要和人口数量总是多于可以获得的生活资料。
匮乏在人与人之间楔入了否定的关系。萨特说:“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变,直到现在总是出现在匮乏之中的,也就是说,出现在一个还不能从它的自然的需要中摆脱出来,从而被它的技术和工具所决定的社会之中的。一种需要被所压迫和被某种生产方式所支配的集体性的破裂,引起了构成这种集体的个人之间的对抗。” 历史发展的状况表明,人为了使自己不致于死亡,一直是借助于各种方式来消灭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中的一部分,不管这些成员是业已存在的,还是可能出现的。可见,匮乏造成了人对人的否定,面对匮乏,人人都有可能被消灭,以便换取其他成员的生存。匮乏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互为否定的关系,正象等待公共汽车的那一群人,汽车上有限的座位使他们成了抢夺座位的潜在敌人。
萨特说:“在匮乏的环境下,人被人所否定乃是人被物的否定” 物质资料的匮乏深深地渗透进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从而破坏了人与人之间要求实行平等互利这一唯一合乎人性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敌对的关系。在萨特看来,匮乏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威胁。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当一个人消费特定的对象时,就意味着排斥了其他人对这个对象的消费:当一个人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意味着对其他人构成威胁。“在我和他所构成的类的范围内,首要的必需品对于作为任意一个人的我 ( 一切他人 ) 都是同样的,他人的生活直接威胁着我。” 人类历史表明,人是匮乏的产物。匮乏使一个人被每一个
人所否定;同时,一个人的存在又否定着每一个他人。每一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外在的,他人是个人存在的异己的类。所以,萨特说,在匮乏的 环境中就每一个人和众多的他人一样都是 实践的有机体而言,他是人;而就人在交往中与他人相互构成威胁而言,他又是“非人”。
总之,虽然匮乏并不绝对地否定人类机体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对于个体的人而言,人是作为非人的人,作为异己的类而存在的。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一切冲突都内在化和全部生活就是生存战斗,它只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单纯存在都是匮乏所规定的,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存在和经常的危险。”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对于一切其他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人的人,并把一切其他的人看作非人的人,而且实际上无需考虑他人的人性。” 尽管这种非人性并不是衍生于人的本性,但是,只要匮乏统治着人,每个人的人性中就包含着一个非人性的惰性结构,它事实上无非是物质的否定性的内在化。所以,在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时,除了非人性之外不可能有其它任何东西。
因此,萨特认为,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即反对匮乏的战斗。在原始社会,物的匮乏是毫无疑问的。但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世界上依然有四分之三的人营养不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也不可能消除匮乏,相反,却加深了匮乏和扩大了匮乏的范围。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匮乏的环境中和由匮乏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进行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反对匮乏的战斗不断展开,人们不断地把匮乏内在化,使之成为人本身存在的一部分。萨特说:“人们是在匮乏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的,一旦这些人试图克服和超越匮乏时,他们就把匮乏内在化了。” 也就是说,人们主观上是想克服和超越匮乏的,他们正是怀着这个目的去劳动和从事种种实践活动的,但其结果却与他们的主观意图相反,他们不仅没有克服和超越匮乏,反而把原来作为环境和自然的匮乏内在化为人的一部分或基本存在型式。“正是匮乏使我们成了创造这个特定历史的人,同时也是这个匮乏把我们规定为特定的个人”。
匮乏的关系派生了异化的关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匮乏直接决定这个社会的一切方面,除了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的物质资料的匮乏之外,其它某一方面的匮乏也可以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化。萨特举马克萨斯群岛男女比例失调为例,认为女性的匮乏不仅造成了一妻多夫制,而且引起了男子同性性关系、妇女的粗暴寡情、男子的多愁善感、儿童的性早熟等相异于“人”的结果。如果说这些不是严格哲学意义的异化的话,那么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异化,是人的存在的原始形式的异化。
三 . 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造成了异化
萨特认为,对文明社会的考察,就会发现,不仅匮乏直接造成了异化,而且,异化还是产生于人们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之中的。虽然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并不必然产生异化,但异化却必然来自于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匮乏是一个必要前提,是人的实践的先决条件或先验性因素。这种先验性因素经由人的实践的中介进入到一个可能性的领域。
萨特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的本能。人这个有机体,先天地具有发挥自己身上的各种机能的倾向,它要求将自身投射出去,即投射到物质界。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外在化和物化的内容,人正是在这种外在化和物化的过程中创造历史的。然而,在匮乏的环境下,外在化成了异化。因为,匮乏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人必须不断地去克服和超越匮乏,以期满足人的需要。而需要的膨胀遮蔽了人的存在本身,人成了自己的需要的奴隶,成了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工具。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导致了人自身的异化,而且导致了与人的实践活动目的相悖离的客观结果。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人在这种活动中赋予客体、物以意义,使自然的自在之物变成一种人化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但是,在“物与人的动态的,对立统一中,它们互为对方的变压器而起作用,……当人赋予物以意义时,也就同时把自己的否定性力量转嫁给了物,让其渗透于物中,并转化为一种破坏力量。” [9] 萨特以中国农民砍伐树木引起水患为例,说明克服和超越匮乏的实践活动造成了与人的预期目的完全相反的结果,即人的活动成了反对他自己的力量,人加工和改造过的物质界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人的劳动活动是克服和超越匮乏的尝试,通过劳动活动,人们改造和利用物质世界。但同时“劳动却意味着人把自己还原为无机的物,并在对物的作用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10]
文明社会发明了机器,但机器的发明却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社会的工业化把人固定在生产的环节上,成为失去了主体的、被操纵的、机械化的部分。,人制造和利用机器时,“机器就通过具有时间性和目的性的程序规定了它的操纵者。” [11] 这时,“机器以‘绝对命令’出现,实践主体却变成了地道的、自觉的工具,变成了‘实践 - 惰性的’存在物” [12] 。
因此,萨特认为,在匮乏的环境中,物质界的基本属性就
是“惰性”,当人通过 实践活动把自己投射到物质界时,实际上是把自己客观化为“惰性事物”,然后在这种惰性中观照自身。但是,人在这种观照中所认识到的却已经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异于自己的他物。因为匮乏条件下的个人实践失去了纯粹性,在这种实践中,客观化在一开始就表现为个人意识被剥夺和被歪曲,使实践打上惰性的印记。所以说,客观化就是他化,导致物化的实践活动总是把人规定为他物。
就历史而言,它体现了一切人的全部活动的业绩,但却是以牺牲个人为代价的。历史对于个人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人在历史这个他的实践的客观结果中认不出他的行动的意义,尽管他也获得了局部意义上的成功,但他所追求的目的在总体上总是遭遇失败。人每天经由自己的手创造历史,却不能在他的时代中认出自己。
作为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是一个历史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异化是人的永恒的存在状态。萨特承认存在着消除异化的努力,即人的实践的总体化甚至社会革命,但却不相信这些对于消除异化具有终极意义。在他看来,异化――暴力――革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是说,个体的人在匮乏的环境中首先失去人性,然后又起来反抗,以求恢复人性,因而他们组织革命。但是革命一旦被组织起来,就会被制度化而重新陷入分散状态和惰性状态,以致丧失人的意志。这样一来,革命也就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意义。所以,革命不可能消除异化,相反,只能导致新的异化。实际上,萨特把组织起来的革命本身也看作是一种异化了。
萨特一再强调,存在主义哲学“是唯一给人以尊严的理论,是唯一不把人还原为‘东西’的理论”,它“明确地渴望把人类世界建成一个和物质世界不同的价值总体” [13] 但是,当他把异化视作人不可逾越的
障碍时,他把人的尊严放到何处去了?因此,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在本质上是存在主义的,是一种消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注释:
[9] [10] [11] [12]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伦敦 1976 年英文版,第 128 页 , 第 151 页 , 第 736 页 , 第 128 页 , 第 129 页 , 第 127 页 , 第 123 页 , 第 183 页 ,第 178 页 , 第 207 页 , 第 207 页。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98 页。
[13] 《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350 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2000字格式范文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一、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是以抽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的市民社会理论的论述作为研究的方向,为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批判提供理论依据,忽视了系研究统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使目前这个研究的热点问题缺乏全面性,文章揭示了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哲学学科革命的非凡意义。
二、市民社会理论的提出
市民社会理论的提出背景是以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观点而提出的,怀疑并翻转了黑格尔哲学观点中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批判的观点,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并且认为市民社会来决定国家的唯物观点,而非是由国家来决定市民社会的唯心观点。同时,马克思还批判地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摒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批判宗教与自然领域的哲学观点,开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这无疑将市民社会问题提上重要的位置,而是市民社会作为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只是在逻辑关系上翻转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并没有更加深入地关注市民社会,与此相反,黑格尔的是市民社会理论虽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但也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最新成果――劳动价值理论。康德对这一难题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个人无法完全透彻理解社会整体,社会整体与个人有着很难跨越的界限,黑格尔将劳动价值引入市民社会理论,也就是说,个人劳动在社会整体的交换体系之中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虽然马克思翻转了黑格尔的哲学逻辑,但出现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仍旧需要在后续研究的道路上,探寻到市民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与揭示其本身出现的客观矛盾,并且论证其本身的历史性。
三、马克思的狭义市民社会理论
(一)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
而在论证市民社会本身的历史性时,需要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基点,实践自身也被进行历史地构建,并不是本体,这一观点在马克思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有很好地体现。由此可以得出,作为物质实践构建的市民社会存在着变数,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市民社会”用语诞生于18世纪,马克思明确了市民社会的内涵。但这一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定时期的市民社会,明确了特定时期下的市民社会建立的基础――从共同体之中分离出的财产关系为基础,昭示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间接指出此种市民社会的建立与资产阶级社会之间的本质上的关联。这就是马克思论证的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时市民社会存在的客观的矛盾,证明了市民社会的历史性。
(二)市民社会的客观矛盾
市民社会的客观矛盾也就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个人是个人利益的实施者,国家是公共利益的实施者。在市民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生了分离,这里所说的个性指的是个人存在的特殊性及自主性,社会性指物化社会关系所存在的普遍性及人对这种社会关系的依赖性。人的这种分离同样也由不同的主体来实现。毋庸置疑,人的个性由人的个体来体现,人的社会性只能由国家来实现,这是因为国家代表了社会关系的整体。因此,个人在市民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以实现个人独特的个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国家同等环境下的目标则是实现个人的社会性及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面上看,这两种目标是相互制约、限制的,两者必然存在相互冲突,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家的公共性及阶级性并存;二是在于政府活动的内在性会令大部分成员无法享受到公共利益。这也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客观矛盾的存在,使市民社会自身就蕴含了强大的否定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一)市民社会――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问题意识
市民社会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重大,它是马克思把握现代性的问题意识,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解剖,才完成了哲学的改造及革命,引发马尔斯哲学的变革问题意识,具体的性能:1、公民社会的形成在当今社会最典型的利益关系,这是专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基于公民社会的矛盾运动的外观和现象,黑格尔对公民社会之间的矛盾客观精神的体现,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2、公民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开始20多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评,当代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3、相同的公民社会,深入分析马克思发现了公民社会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哲学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式。4、通过对公民社会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基础上,然后导致大量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
(二)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的历史地平
市民社会对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有很重大的关系,其本身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很多近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开始研究作为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及制度安排的市民社会的形成,近代社会科学也得以在此基础之上建构起来。且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则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地剖析,比如古典经济学则是以市民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近代法哲学则从市民社会这个角度来阐述“政治学”,而对于中国来说,市民社会正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有很深刻的社会历史的背景。同样,从西方市民社会中所产生中的“现代性”转型来看,从社会组织角度来看,在市民社会为“现代性”提供了社会组织的形式,但对构建现代社会来说又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即人在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异化。马克思则不能满足于政治解放,同时也应促进人类解放,因此现代性社会――市民社会来进行批判及革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的意思,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及时代感,同时也是批判市民社会的一面大旗。
五、总结
综上所述,市民社会理论帮助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同时也超越了古典经济学下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哲学的革命注入了新的内容。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意义重大,但需注意的是应全面认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的关系特征,做到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与透视,揭示市民社会本身的奥秘。
猜你喜欢:
2.马克思主义论文
3.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