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有关台湾的政治论文1500字(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有关台湾的政治论文篇二

  台湾军事进入转型期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军队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台湾军方倍感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保持兵力总量和提升军队质量上步履维艰,遂以既有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结合美国军队转型,提出了以实现“精简高层,充实基层”为目标,“减少人力,增加火力、机动力”为基本原则的“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即“精实案”整军计划。“精实案”结束两年后,2004年1月1日台湾“国防部”又拉开了实施为期8年的“精进案”序幕。“两案”使台军作战思想、体制编制、建军重点等方面都发生重大改变,特别是在“精进案”第二阶段中提出以“军事转型、提升吓阻能力”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编制体制,完善三军联合作战机制,最大限度地保留与提升台军的联合指挥能力、信息战能力、联合截击能力、本岛防卫能力。随着“精进案”的不断深入,台军的军事转型将使其军事战略、作战理论等发生更大的变化。

  一、台军军事战略转型

  1、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转变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

  台湾当局1996年“国防报告书”提出了以“防卫固守、有效吓阻”为其军事战略的指导思想。而台湾当局2000年版“国防报告书”又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一“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并指出:“国军自‘精实案’实施,新一代兵力编成及武器装备持续获得更新后,已具主动战略条件,有能力遂行反制作战,且可获致一定程度之吓阻效果,故将原采之‘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构想,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这是台军战略指导思想的—个重大变化,体现了攻势防御的思想,并以此力求达到“止战而不惧战,备战而不求战、主动而不被动”的目的。同时,为谋求实现“有效吓阻”,台湾当局由“独立固守”,调整为“谋求美国干预”,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谋求外部势力插手,依赖外部势力求生存、求发展、依赖外部势力增强“吓阻”能力。

  2、提出“境外决战”新构想。

  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在台湾陆军官校76周年校庆上,首次提出了所谓“境外决战”的战略新构想,并表明“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军事政策以及“决战境外”观念,将作为未来台军建军备战的方向。并且台湾当局认为“决战境外”的内涵是指,“一个国家基于防卫国土的安全需要,不希望将战争和军事冲突带入本土”,平时就要建立优势战力以预防战争,当战争不可避免时,则依循“决战境外”精神,依“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的指导,发挥三军统合战力,使能有效吓阻,“不使敌人上陆,歼敌于本土境外”。

  二、台军作战思想转型

  1、在作战指导思想上,抛弃“海空决战”,突出“三军联合,滩岸决胜”。

  台军作战指导思想为“以制空为优先,制海为重点,滩岸决胜”,实施三军联合防卫作战,既强调了海空军在反登陆作战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又重视了陆军地面决战的地位,抛弃了“海空决战”的思想。为实现这一思想,在作战地域上,采取“压缩决战战场”的谋略;海空重点打击区域后移,陆上决战战场前推。台军在未来海岛防卫作战,特别反登陆作战理论方面的这一变化,将更加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海岛防卫作战的需要。

  2、在作战构想上,反封锁和反登陆两种作战样式并重,并将先制、反制作战提高到战略的层次。

  台军已将反封锁和反登陆作为两种最基本的战术技术性能作战样式,并把反封锁作战列为最优先的作战行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作战特点的反封锁作战理论与作战方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台军已把先制、反制作战提高到阻止战争升级和遏制战争爆发的战略层次,打击的目标由军事目标向政治目标方向发展,由我东南沿海向我纵深地区发展,由各军种的单独行动向高技术的联合作战方向发展。

  3、在战略布局上,采取了“前伸后延,加大纵深”的策略。

  “前伸”就是全面加强前沿岛屿的战场建设,增强外岛作战力量,部署先进武器,使外岛由以往警戒阵地的作战变为名副其实的第一道防御阵地。“后延”就是在台湾东部地区及沿海加强战场建设,修筑工事,向东部扩展纵深,如“佳山工程”战略基地、苏澳潜艇洞库等。通过“前伸与后延”,使其防御纵深加大了近150—20公里。

  三、台军体制编制转型

  台军根据海湾战争以来的局部战争经验教训,以及其“精实案”的要求,为适应未来联合作战,在体制编制上正在出现以下变化。

  1、军队编制精小多能化。

  台军正全力贯彻“精实案”,推动“流程再造、组织转型”以建立“量小、质精、战斗力强”之“国军部队”。台军认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以局部战争为主,强调“精确打击、快速反应、首战即决战”,部队兵力将朝“精、小、多能”发展。“精”就是人员素质高、武器装备优、机动打击能力强; “小”就是军队兵力少,小型部队多; “多能”则强调作战部队军种一体武器结合,使其能遂行各种作战任务。执行“精实案”后,陆军作战单位由师向“联合兵种旅”改编,陆军将原20个师、12个旅团整编成40个联兵旅。其中守备步兵旅25个、机动打击旅15个;同时保留8个指挥机构。海军陆战队原2个师,整编成3个联兵旅,其中1个陆战旅、1个陆战守备旅、1个基地警备旅。实行联兵旅后,将使部队“反应迅速、战略坚实、机动灵活、整补容易”,进一步强化了步、坦、炮、陆、航诸兵种的合成;三军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将得到加强,例如,陆、海军地面部队在抗登陆方面就将具有滩岸抗击能力,机动支援反击作战能力、反空(机)降作战能力和反登陆作战能力。

  2、作战指挥体制扁平网络化。

  台军认为,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树形指挥体制已经不再适应于信息化战争,军队将朝着具有“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特色的网状指挥体制发展,外形扁平可减少指挥层次,缩短信息流程;横向联通可增加信息交流,快速反应;纵横一体则使整个战场成为计算机大平台,进而实现信息流程最佳化、信息运用一体化的目的。为在作战指挥上减少层次,提高效能,台军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以往由军政军令两大系统来指挥部队的防务体制,转变为军政军令一元化, “行政院”不再有军队指挥职权;二是取消了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的指挥权,各军种“总司令部”负责部队的管理、建军、备战、训练及后勤等事宜;三是地面部队取消战时恢复军级作战指挥的规定。台军作战指挥层次将由目前的“参谋本部——军总司令部——战区——军——师——旅”六级减至“参谋本部——战区——师——旅”四级。

  3、军事力量结构优质整体化。

  信息作战因其战场透明增加、战争空间与纵深加大,军队的功能结构与总体结构力量将得到极大发挥,在功能结构上强调“系统化、

  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在总体结构上则要求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系统、作战平台、保障装备连为一体,使战场无数火力单位、战斗部队、支援部队紧密结合,协调行动,以充分发挥总体力量效能。

  4、后勤补给及时化。

  台军认为,传统的“预备后勤”补给制度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信息化战场需要的是“联合后勤”补给制度。尽管台军目前尚不完全具备“联合后勤”能力,但是正努力向这方面发展。“联合后勤”规定的各地区后勤基地负责辖区内各级部队和临时进入本战区的三军部队各种保障任务,使得陆航、装甲等快速机动部队可以摆脱时空限制,适时、就近获得油料弹药补给和各种后勤保障支援,有利于台军充分、有效地发挥跨战区机动作战的优势。目前,台军采取一是积极实施战场靠前补给,二是提高补给部队反应能力,三是发展新的前线补给技术,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补给效能,五是完善补给机构编制体制,六是广泛利用民用补给体系等措施,把信息化战争理论用于后勤补给系统,以便有效提高后勤补给效率与后勤资源运用,扩大其后勤补给范围,加大作战纵深。

  四、台军作战力量转型

  台军依照“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战略指导方针和“制空、制海、反登陆”的作战指导原则,实施“精实案”以来,加强了防空战力、资讯战力和反制战力的建设力度。

  1、以“弹”、“机”、“炮”拦截相配合,增强整体防空能力。

  台军认为,现代战争必须采取以地面防空导弹拦截与飞机空中拦截相结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在未来10年,台军将购买“宙斯盾”防空武器系统、“爱国者”III型导弹和“铺路爪”大型相控阵雷达,以及幻影2000、F—16等作战飞机,与现有装备一起构筑一高、中、低相结合的防空网。并以此建构台湾的TMD(“台湾导弹防御系统”Taiwan MissileDefense),企图本着“早期预警、立即反应、重叠拦截、有效摧毁”的作战指导思想,逐次建立“由近而远、由低而高、先保要害、次求全面”的导弹防御体系。

  2、强化资讯作战力量。

  台军认为未来两岸“制空权”的获取将取决于“制资讯权”,因此,台军运用民间资讯科技力量,收集各种病毒(已发展出上千种电脑病毒),研发关键技术,建构有效资讯武器,以建立台军资讯战攻击力量。陈水扁上台后,非常重视资讯战力建设,并指示台军研究成立资讯战专责战备部门,还特别要求“国安局”协助台军推动电子战与资讯战备系统。台军称2000年底已成立了第一支专业性的资讯作战部队。

  3、突出反制力量。

  一是增强远程打击能力。台自主研发的“雄风三型”超音速攻舰导弹在2000年有了新的突破,12月完成“试飞”,目标是2年内完成研发,其性能类同于俄国的“蚊式”导弹。台发展中长程导弹计划指出:第一步先发展射程约600公里之弹道导弹,预计2年可完成;第二步发展1000公里可打到上海的导弹,预计5年可完成;第三步发展2500公里可打到北京的导弹,约10年可达成。二是增强前置兵力的反制能力。目前台军已在金门、马祖、东引等地部署大量“天弓”、“小懈树”导弹,在澎湖、东引部署“雄风二型”岸舰导弹。部署有较强的陆军部队,装备有新型战车、火箭炮、装甲车辆等,并计划增配便携式防空导弹以建立火力强、机动快的“有效打击部队”。空军在这些岛上正分别进行机场整修和扩建计划,并建立了大型直升机机场,必要时将部署武装直升机。

  五、主要影响

  1、阻止两岸和平统一,为分裂增加筹码。

  台湾当局2000年版“国防报告书”指出:“为确保民主宪政体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维持足够的防卫作战能力。一方面,维持台海情势稳定,避免大陆突然对台动武,进而破坏亚太地区的和平,另一方面,具有与大陆对话协商的坚强后盾。”从中我们可知,台军就是谈判的后盾,进而言之,如果台湾当局拒绝谈判,那么台军防卫能力的增强就是其搞分裂的筹码。

  在台湾当局仍奉行分裂路线、无意谈判的情况下拖延,台军虽然放弃了军事反攻大陆的企图,但其防卫力量的强化一一强化防御力量,固守台澎金马,增加隔海对峙,必将增加台湾当局拒绝谈判统一、追求分裂目标的筹码。

  2、增加我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

  从台湾军情的新变化可以看出,全面增强其军事力量,目的是企图拥有对大陆足够的技术优势与战术优势,建立“吓阻”力量,提高作战能力,以便保持台湾海峡及与台湾相连的水域的控制优势,进行有效的反封锁作战,挫败我军对台湾岛的两栖登陆及空中袭击,增加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困难。

  同时台军强调在台湾岛外地区作战,力争将主战场推向岛外,甚至进一步前推至大陆地区,包括袭击大陆地区的军用与重要民生设施,打击大陆民心士气,制造后方动乱,以迫使大陆终止放弃军事行动,从而达到其武力保台和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3、增加两岸对抗乃至冲突的可能性。

  尽管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两岸经贸往来不断提高,但台湾当局以防卫为由四处求购先进武器装备,尤其是台湾当局仍拒绝与我谈判统一,台军仍视大陆为唯一“假想敌”与潜在的主要威胁,则使两岸军事对抗及至冲突的可能,难以从根本上排除。

  另一方面,现行军事战略和作战指导思想将更加突出强调台军在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军事冲突时的先制性、反制性作为,将其由原先的战术层次提升到战略层次,以先期遏制为首要,甚至当发现我军有军事部署时,即先行发动攻击,迫使我放弃行动。把和平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变成了零,因此,台军的新变化具有更大的挑衅性与危害性。

  
看了“有关台湾的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2.关于台湾政治论文

3.有关传统文化的政治论文

4.台湾问题政治论文

5.关于台湾问题政治论文

27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