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论文作品
大学政治论文作品
政治对于个人而言是有作用的.但不太明显.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是曲折的,是体系性的,结构性的,小编整理了大学政治论文作品,欢迎阅读!
大学政治论文作品篇一
政治教育的边缘化现象探析
摘要: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政治教育的边缘化现象探析政治教育的边缘化现象探析。
关键词:政治,政治教育,边缘化,政治观
一、政治教育边缘化的问题分析
第一,影响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大学生作为最具知识基础和创新意识的青年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承担着建设、变革和创新的重任,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实践者和源动力,其思想观念特别是参与政治的意识尤为重要。[1]如果长期一味地任政治教育边缘化,势必导致大学生政治理论缺乏,进而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缺失,政治情感淡化,政治人才的匮乏,反过来影响政治教育,使之被边缘化的现状难以改变;同时导致中国总体的政治水平滑坡。这既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损失,也是对青年自身成长的不负责任。
第二,影响中国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进程。中国目前的改革急需进一步深入,而深入改革已成为改革自身成败的关键,但政治改革动力不足。青年作为最具批判意识和改革精神的社会成员,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发挥自身的力量推动改革不断发展,带动其他固守己利的利益群体也参与到改革中。在调动青年的政治热情时,我们的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治教育边缘化的现实使得我们的青年政治理论缺乏,政治热情淡化,政治责任感缺失,对政治改革漠不关心,无疑不利于国家改革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影响社会和政治的稳定。首先,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在变革和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解决民众关注问题、监督政府人员依法行政等都具有重要价值。而政治教育的边缘化更是凸显了这些问题,从而形成政府不力、民众不满、政治冷漠、政治教育边缘化的恶性循环,对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次,由于近几年社会的一些消极因素,如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难以抑制,社会治安状况令人不安,乃至信仰危机,网络无选择的信息传输等使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不良现象日益增多。在此情况下,政治教育边缘化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下降,政治能力降低,政治辨别力随之减弱。一旦社会矛盾加剧,缺乏足够政治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可能会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三、政治教育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治冷漠使政治教育边缘化。
首先,政治泛化使人们排斥政治。生活中政治无处不在,人们也习惯了凡事“上纲上线”,总要与政治扯上关系,就连运动员获奖感言也牵涉到了是否爱国的问题,因此,生活中的这种政治泛化使人们厌恶政治;另一方面,人们参与政治的激情日益高涨,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家、民族被提到了更高位置,随着奥运、世博、亚运的成功举办等一系列国际事件,人们的爱国热情被点燃,在这种合理合法的爱国行为的同时,人们日益逃离传统、理性的政治参与,这使得我们的政治理论被束之高阁,政治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其次,政治上的丑恶现象使人们排斥政治。当今社会,政治腐败、权利垄断、钱权交易、暗箱操作等大批政治上的丑恶现象使人们见怪不怪,同时也给人们参与政治打上了阴影,认为个人在整个社会现实面前无能为力,进而放弃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这是由目前不健全的政治体制造成的。
第二,人们在追求科技发展时使政治教育边缘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的进步,而政治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退居“二线”,相应的政治教育也被边缘化。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比较抽象,是一种长期的教育,也很难用显而易见的方式显示教育的效果,因此对于重视效益,重视实用的当代人不愿意去接受此种教育。
第三,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教育方面。在我国,政治教育还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中,作为一种理论知识为同学们接受。可是大多数高校中的教育是以单方面的说教、强制的灌输、简单的服从为特征,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旧的教育摘要求过高,超越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水平,使其出现“空、大、高“的现象。另外,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产生盲目性,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迷茫和困惑。
四、政治教育边缘化的解决措施
第一,培育学生组织,于自主实践中强化政治认知。
大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的载体。重视培育学生正式与非正式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大学生在政治实践中学习政治知识、政治理论,在政治实践中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志以及提高参与政治能力。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刻,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大,同时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 大学生对同伴及同龄团体的依赖心理也较为突出, 因此,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都不可低估。学生社团组织种类很多,其中政治理论性社团是核心,是我们辅导和帮助的重点。在这方面,要破除单纯控制的思想,而代之以引导、启发和支持,始终保持学生社团组织的良好状态。[2]
其次,将大学生放在社会之中, 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情,处理社会事务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社会。只有把他们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让他们读懂“中国”这本书,才可能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3]社会调查和研究,不仅会增加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影响一部分青年学生的人生道路。因此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参与实践,都将会有力地促进青年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人生的知识。
第二,注重政治情感的培养。
政治情感是政治社会中主体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信仰的偏好。“政治情感就像一团迷雾,弥散于政治教育和政治接受诸环节之中,影响着政治观教育的效果,对政治信息的接受选择发挥‘有色眼镜’的过滤作用和酶一样的激发强化作用。”[4]政治情感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教育,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制度等方面,从而增强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两种感情的提升中培养政治情感;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大学生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能力,觉得自身和国家的发展和利益实现有切身的联系,从而产生政治热情,培养政治情感。
第三,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营造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首先,重视大环境的建设。政治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是人们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的综合反映。要完善大学生政治心理和塑造科学的政治价值观,就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络等的监督作用,使公民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合理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和宽容,防止公共权力违背公众意志的结果。同时掌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创造疏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加大学生参与实践、参与政治的机会,并正面提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合理要求。[1]
其次,不忽略小环境的作用。影响大学生成长环境的有学生构成、校园地理位置、学校历史及文化基础以及教师总体状态等因素, 因此我们要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注重建设好学生集体,抓好以宿舍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下大气力治理好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5]。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但我们要注意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首先,注意教育内容的发展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观点和原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都是相互联系、互相支撑的一个体系。因此,我们在进行政治教育时就要注意这种内容上的联系和整体性,使它们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掌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与时俱进的,在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这些理论与我们的生活较为接近,因此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其次,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政治教育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灵活的方式方法。大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方式,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启发他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疏通使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在一次次“克服困难”之后,他们的政治热情提高,观察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另外,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使我们的政治教育更生动,更丰富,也更吸引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要克服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偏差,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还必须依赖于大学生自身的觉悟。
参考文献:
[1]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1)
[2]马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
[3]肖龙井,张志刚.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启示[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 1): 51
[4]潘松文.政治情感与政治观教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2(7):29-30
[5]张忠迪.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述[J]. 当代教育论坛, 2009, ( 1): 114- 116.
作者:陈雯霞,朱芳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政治论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