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论文格式
说过:群团组织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可见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思想政治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思想政治论文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思想政治论文
荀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摘 要】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阐述了行义以礼、行义以正的政治思想。他继承了孔孟的仁治、仁政、王道等主张,同时吸收法家的法治、势治思想的精华,提出了礼义与法度互补、王道与霸道并用的治国理政模式。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包括了较为良好的对广大民众的情感基础,同时又具有较为公正的政治性。
【关键词】荀子 政治思想 人性恶 行义以礼 行义以正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04-03
中国先秦社会中,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的设计以及这种观念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后来的思想家以及社会政治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虽然批判荀子所主张的政治制度,但也评价“两千年政治皆出于荀子”,这种观点也是较为合理以及准确的。
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阐述了行义以礼、行义以正的政治思想。他继承了孔孟的仁治、仁政、王道等主张,同时吸收法家的法治、势治思想的精华,提出了礼义与法度互补、王道与霸道并用的治国理政模式。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包括了较为良好的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基础,同时又具有较为公正的政治性。
一 人性之恶
1.性恶论
人性善恶的问题,在孟子时代已经成为思想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儒家伦理内部,儒家思想长久以来都承认个人的欲望,即“民欲”。也就是说,承认了道德伦理的同时,也不否认人的功利性。而这种思想延续到荀子,他将这种问题更为极端化。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反对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是恶的:“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一个自然人,生下来就是性恶的,是有欲望的,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荀子・礼论》)。
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孟子所说的“善端”,就是人性中能发展为善的潜在可能性,但是“善端”也需要人的后天修养,通过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去加以扩充和完善,“四端”才能发展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但荀子认为,人不仅生而具有饮食男女、声色犬马之情,同时还生而具有贪得好利、妒忌暴虐的内在性格。这一点和霍布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十分相似。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由于人性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如果每个人皆欲实现自己的权利,那么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在这里,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一切都陷于混乱之中,不存在是非、公正、正义。
从礼仪教化的起源来说,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说:“故枸木必将待�a栝、�A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木材需要矫正才能直,钝金需要磨砺才能锋利,圣王制定了礼义法度,就是为了整饬、矫正、约束人的恶性。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有了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有所追求。这种追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一发生争斗,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困境。最终必“归于暴”(《荀子・性恶》)。
因此,对荀子来说,人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的。所以他说:“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需要统治者制定相应的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使“物必不屈于欲”(《荀子・礼论》)或“以政裕民”(《荀子・富国》),这就成了他所主张的儒家的政治、道德伦理目标之一。
荀子的性恶论同时主张道德理性,也就是荀子所提倡的“礼义”“法度”,这些伦理道德范畴对人的自然欲望做出的安排。实际上,这种主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功利的考量所要面对的问题。
2.化性起伪
荀子的思想以及政治主张之所以从宋、明开始,甚至到当代遭到诟病,原因在于荀子直接讲出了人性之恶。但是荀子虽然肯定了人性之恶,但同时也提出了“化性起伪”(《荀子・性恶》)。所谓化性起伪,简单来讲,就是以后天人自身的力量、社会政府的力量,来压制人的天性。同孔子、孟子相同,荀子并没有否定人的价值,而是赞扬、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圣贤的。荀子认为,人通过学习礼仪,修身养性,可以成圣成贤,因此他所提出的“性恶”并不是说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荀子是为了阐明“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这一主题。
荀子认为,“善”实际上是圣人的“伪”。他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如果人生而友善,就不需要社会制度来约束,那就不会有夏桀之类的暴君,尧舜这样的圣贤也就不可贵了。圣人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荀子・性恶》)”。就人的本性来说,君子和小人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君子可以“化性起伪”,以社会道德约束自己。荀子还举例说,这就如同瓦器是陶工造的,但不能说瓦器就是陶工的本性一样。
荀子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荀子・荣辱》)荀子的这段论述阐明了人的欲望虽然催生了“伪”,但“伪”的本质实际上是“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是为了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也就是说,“伪”本身是自为本原、自为标准的。就荀子的这一思想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孟子的性善说有一些共同点的。 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每个人生就如此,人与人之间在“性”上是无差别的,都是朴素之材。“伪”则是后天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的,凡经由后天人为学习,教化才能获得的道德礼仪,都是人文化成的结果。他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并不是因为“天”,而是人本身。因此,在人性方面,荀子认为自然之人性本无价值,一个人的善念需要由外界的力量来教化。“化性起伪”即是强调人必须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即受社会道德观约束的人。
二 行义以礼――荀子的理学思想
荀子强调“礼”。郭沫若曾针对《荀子》书中的“礼”字做过统计,发现只有《荀子・仲尼》与《荀子・宥坐》两篇未提及此字。王先谦曾说:“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荀子集解・序》)可见荀子自始至终强调“礼”,“礼”成为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与孔子仅仅强调礼作为西周以来典章制度、礼节和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重要性不同,荀子由对礼的起源的追溯而进一步挖掘了礼的本质。荀子认为,礼起源于节制人的欲望,既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更是为了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建立一个尊卑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使人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职。
荀子认为,人要通过社会道德的约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他把人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礼”上。这就是说,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礼”是君主治理国家的纲要,是社会活动的准则、人生行事的规范,是道德的极致表现。荀子在文章中说道:”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荀子将“礼”作为伦理道德的极致表现,是因为他意识到“礼”是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传承和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资源。他从传统的天人关系出发,所主张的礼是“人道之极也”,是做人的头等大事。在这里,荀子强调了礼的人文价值,使人类社会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之上成就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世界”。“礼”的实质就是人类所具有的“历史意识”与“社会意识”的集合体。
礼仪制度是人类通过长久的社会生活,运用理性所积淀下来的,因此人类也能够运用理性将其运作起来。荀子主张“行义以礼”,他说:“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和,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荀子・大略》)这段话阐明了政治制度、社会道德的建立,是基于正义这个伦理范畴的。荀子的这种以“义”为基础而形成的“礼”,为当时社会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建议。
三 行义以正――荀子的正义思想
在荀子之前,明确将“义”与“正”关联的是墨子。他说:“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墨子・天志下》)但首先明确提出“正义”二字的是荀子。他首先认为一个人自身基本的道德对于个体人格是十分重要的。他说:“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既不学习,也不问道,不具备基本的道德,以利益为人生的追求,那么他就是一个庸俗的人。之后他强调君子要“以义变应”,面对变化无常的社会生活,君子要时刻以内在的道德去应对。他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荀子・不苟》)最后,他认为这种“义”可以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他说:“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荀子・赋》)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个社会的道德伦理,重要的就在于政治的公正和公平。荀子在文章中说:“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政治制度公正,社会才能清明,才能稳定和谐;政治制度偏向任何一人或者一个阶层,就会造成社会黑暗和动荡。他在《荀子・王制》中讲到:“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没有道德的人就不能授予他显赫的地位,没有能力的人不应得到官职,没有功劳的人不应得到奖赏,没有罪过的人不应受到惩罚。每个人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遵照这样的政治制度,做到“朝无幸位,民无幸生”(《荀子・王制》),社会经济、政治才能稳定发展。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为百家争鸣的总结者、先秦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荀子对于之前的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思想鉴别、批判的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思想,并顺应时代潮流将其发扬光大,为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思想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陈林.“化性起伪”何以可能――荀子工夫论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2(2)
[4]黄芸.从“性恶”到“先王制礼义”――荀子政治理论思想的内在逻辑,兼与霍布斯比较[J].道德与文明,2008(4)
[5]冯兵.论荀子的义政思想――以荀子礼、法制度的制度伦理蕴涵为中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李聪.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
[7]周炽成.荀子非性恶论者辩[J].广东社会科学,2009(2)
[8]石永之.荀子正义思想述要[J].孔子研究,2012(2)
[9]颜炳罡.正义何以保证?――从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谈起[J].孔子研究,2011(1)
看了“思想政治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2.政治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格式
上一篇:时事政治论文格式
下一篇:政治论文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