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创造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中国经济政治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篇一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摘要:尽管目前全球处于金融危机,能源仍然起着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杠杆作用。能否获取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将决定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能源;石油

  一、中国能源需求的基本情况

  近4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加了25倍,占世界的8.5%。自1991年起,中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9%增加到16%,接近于欧洲(18%)和最大石油消费者美国(21%)。

  2008年,中国已加工3.42亿吨原油(增长了3.7%),增长率为2.7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燃料产量达到2.08亿吨(增长了6.9%);石油开采量接近1.9亿吨(增长了2.3%)。

  中国的油田大体分布在七个相距较远的不同地区,其余数量众多的中小油田较分散。近几年来,中国开发了拥有大量碳氢化合物的矿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2007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约3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几十年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田。

  可是,这些勘探发现以及原油产出一时很难改变中国大量需求原油的现状。中国政府期望加大勘探海域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开发力度,2010年,预计开采量上升3%,每天产量为390万桶。

  截止1993年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原油生产供大于求。而目前是石油进口大国且保持外部供应稳定上升的趋势。2008年,中国进口了一亿七千九百万吨石油(增长9,6%),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上升了1.8个百分点,达48%(2020年将超过60%)。

  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上升至每天1420万桶,其中1090万桶需要进口。美国认为中国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4%,而国际能源署则认为达16%。到2030年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3倍,达到每年6.55亿吨。

  二、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采取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正大力开展与非洲能源领域的合作,以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2002年以来,非洲石油出口到中国平均每年增长40%,占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到2045年中国拟增加到45%。

  苏丹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石油来源国,中国进口的石油50%至60%来自苏丹。中国在苏丹有大规模的石油项目。仅2006年.中石油地质学家探明11个油田获得地质储量2亿桶。同年,中国专家完成喀土穆炼油厂扩建工程的第二阶段,使该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每年500万吨。中石油与苏丹能矿部(政府)各持有喀土穆炼油厂50%的股份(原油日产量达到10万桶)。

  中石油建成位于红海海域、苏丹南部的1、2、4区块原油外输管道海上终端以及原油装卸港口。中国8%的石油供应来自苏丹南部,占65-80%日生产的苏丹石油。2006年的主要事件是开始启用了长达1370公里的出口石油管道。

  中国是苏丹南部油田开发的战略投资者。中石油在苏丹投资50亿美元开采原油,是苏丹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在该国投资开采石油的四个财团中的其中三个都有中石油的投资。中石油集团在苏丹穆格莱德盆地油田开发中占40%权益,原油日开采量20万桶;如Petroenergy财团、中石油拥有位于达尔富尔6区块9 5%的权益,原油日开采量4.2万桶;Petrodar财团、中石油拥有位于迈卢特盆地油田开发中47%的权益,原油日开采量21万桶。

  三个财团开采95%的苏丹石油,其中中国占43%。苏丹每天向中国运送60万桶石油。

  由于中国优惠的贷款援助和减免债务,安哥拉(日产原油量50万桶)已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商,中石化与安哥拉当地公司合作投资35亿多美元建造炼油厂。2004年法国加蓬公司与中石化集团签署了共同开采、提炼原油,以及向中国出口原油的合同。

  2006年4月,中海油集团收购了一直被欧洲和美国企业垄断的尼日利亚Akpo深海油田45%的股份,中海油支付了22.7亿美元使用权费。另外4.24亿美元用于支付财务、业务和资金的成本。2010年应当开始投产采油。

  2006年,中石油中标乍得湖流域四个油田的开采权(尼日利亚东北)。此外,中国在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杜纳的德卡杜纳炼油厂投资40亿美元,以换取与尼日利亚合作开发原油。

  2006年中海油签署了开采肯尼亚南部面积为44,5万平方英里的六个石油区块。中石化已签署开发阿尔及利亚撒哈拉大沙漠油田以及在科特迪瓦开采石油的合同。中石化和加拿大恩萨纳各持50%股份的合资公司在乍得成立。作为回报乍得方面希望得到投资和贷款援助,正如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一样,以减少乍得、喀麦隆的石油管道对世界银行的依赖,因此中国主张投9亿美元建设管道,而世界银行预算则需要35亿美元。

  中国石油巨头中石油正在大力开发非洲市场。该公司与阿尔及利亚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建设阿尔及利亚炼油厂和油田的合同,以及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供应原油的协议。中国公司与刚果共和国签署了近海勘探和开采原油合同,开始在纳米比亚北部开采石油,在埃塞俄比亚勘探油井。中国公司在利比亚正准备开始采油。

  三、中国石油主要来源地――中东地区

  2008年5月,伊朗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东地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商,中国不会停止对伊朗油田的投资。2009年1月,中国和伊朗签署了价值10.76亿美元的石油开发协议,将共同开发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该油田原油储量60亿桶,日采原油量预计达到7万5千至15万桶。

  2009年8月卡塔尔石油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公司签定了卡塔尔东部海域区块勘探及产品分成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公司将在卡塔尔东部海域勘探,水域面积5649平方公里。协议的年限25年,协议总耗资约一亿美元。

  2009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BP)在伊拉克第一轮国际油气田招标中成功中标,获得鲁迈拉油田的作业杈。鲁迈拉盆地(鲁迈拉)储油量为22.6亿吨,日采原油量可达285万桶。中石油集团已开始勘探位于伊拉克北部阿赫达卜区块的原油。

  四、拉丁美洲逐渐成为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地区

  委内瑞拉是中国的第四个燃料供应商,中国投资20亿美元勘探开发奥里诺科河地带和祖马油田。2004年,委内瑞拉向中国出口原油l 2000桶/每天,2006年,已达到20万桶,201 1年,双方计划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万桶。这些原油将通过中方企业从巴拿马运河送到中国境内的专门提炼委内瑞拉重油的合资炼油厂处理。

  委内瑞拉还签署了在中国船厂建造18艘油轮和12台钻进平台的合同,用于增加向中国输送原油。另有12台钻进平台已经在委内瑞拉与中国合资的公司装配。但是,巴西是中国在能源领域最有前途的合作伙伴。自2008年以来,巴西石油巨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开始在位于大西洋的两个新领域一

  桑托斯盆地和卡拉默一阿尔马达进行勘探。在2007-2011年期间里,该公司计划投资约407亿美金来勘探开发国内原油,到2011年,巴西石油公司计划日产原油量达到237万桶/每天。

  中国和巴西签署了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巴西石油公司贷款100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将被用到巴西石油公司的海上油田开采。与此同时,中石化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巴西保证向中方提供10万桶石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中石化确立了每年要达到的贸易额目标,即从2008年300万到2010年底1000-1250万吨,到2010年底将达到3000万吨。在最近十年内,巴西可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我们认为中国将成为其重要的原油进口国。

  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和印度OVL(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旗下全资海外投资公司)公司联合收购Omimex哥伦比亚公司的股份,OVL和中石化分别持有25%的股份,而哥伦比亚国有企业哥伦比亚石油公司则将持有Omimex de Colombia公司剩余50%的股份,中国在这个合资企业投了8.5亿美元,Omimex de Colombia公司每天原油产量为2万桶,该矿床原油储量约为30亿桶当量。

  五、中国认为与中亚地区的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2006年,中哈两国在能源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福布罗投资公司(CIC)用9.39亿美元购买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勘探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子公司)约11%全球存托凭证。这是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市场的第二大收获。2009年初,中石油收购了在哈萨克斯坦开采量占第五位的Mangistaumunaigaz公司48%的股份,加上最近的收购,中国已经控制了23%的哈萨克斯坦原油产量,领先于吉兹油田运营商雪佛龙(2 l%),接近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企业(24%)。

  哈萨克斯坦中部的石油是通过阿塔苏一阿拉山口管道运输到中国的。也有可能从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供应石油,因此在阿塔苏建设装卸台,接收来自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并转运到阿塔苏一阿拉山口管道。

  该项目由哈萨克斯坦TransOil公司与中国CNODC公司(中石油的子公司)合资来实施,双方分别各占50%的股份,到2011年,这条干线将延至独山子以及将增建运送天然气的支线。

  六、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建设中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对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管道设计能力8000万吨/年,将从泰舍特(伊尔库茨克州)铺设到斯科沃罗季诺(阿穆尔地区)、再到科济米诺(滨海边疆区)。2009年。俄中石油项目谈判结束:中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及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的协议涉及:

  建立石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一俄中边界(离中国边境城市漠河67公里);延伸到大庆(大约960公里),预计2011年1月俄罗斯公司开始向中国供应原油-中方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每年5%的利息(150亿美元贷给俄罗斯石油公司,100亿美元贷给俄罗斯石油管道公司);俄罗斯长期向中国供应石油(每年1500万吨,为期20年)。

  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油签署了在天津建立炼油厂的协议,将于2010年启动工作,该项目投资成本将达到30亿美元,本协议还设想在中国建设300至500座加油站。

  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方银行向其提供60亿美元资助收购尤甘斯克石油气公司,未来用供应石油的办法来偿还中国的债务,俄罗斯石油公司承诺到2010年供应4488万吨原油。

  中国公司联合俄罗斯石油公司参加东方国家的拍卖,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关系,作为国有企业的股东中石油买下俄罗斯公司公开发行的5亿美元股票。

  为了出口石油到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需要改造和扩大鄂木斯克一巴甫洛达尔一阿塔苏的管道运输能力。现已完成从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至中国阿拉山口的管道建设.本管道长980公里,起初的年运输能力1000万吨。该石油管道将扩展到新疆的炼油厂,以及中国内陆省份,运输能力可能增加到3000万吨。

  因此,中国计划到2010年从外国增加一倍以上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以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将不得不加强在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方面的努力。但无论是自己的有限资源还是每年进口l亿吨的石油仍然是不够的:据估计,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没有完全运行生产就是因为缺少燃料。另外,随着许多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数百万人把自行车替换成消耗汽油的汽车。因此,中国将大大增加来自世界所有可能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篇二

  中国经济截拳道

  【内容 提要】1921—1949年,把原本不十分适于中国 国情的 马克思主义 改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复兴的第一次创举。而改革开放则把原本不十分适于中国国情的 市场 经济 改造成了中国特色的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复兴的第二次创举。从制度 经济学 的角度分析 ,在这第二次中国创举的背后,是一场后国有时代 的社会浪潮。如果把传统的 计划经济下的国有视为一种典型国有,那么,中国现在的国有则可以相应地称之为后国有时代。在经济领域,后国有时代就是中国的经济截拳道,它把国有制的优点、私有制的优点合并到中国当前的国情里,跳出了传统的非此即彼(不是国有制便是私有制)的框框限制。

  【关键词】中国创举;后国有时代;截拳道;虚拟私有化

  中国创举与后国有时代

  1978年,被计划经济牢牢套上枷锁的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西方的经济观察家为这场“中国转轨”设定了两个结局:一是失败,回归老路;二是全盘西化,改弦易辙。但结果并非如此,中国没走其中任何一条路。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 讲话为标志,中国决定建设“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国际评论预言中国要么步前苏前东欧后尘,要么根本建不成市场经济。在西方的产权经济学家看来,市场经济发祥于以鲜明的“产权私有化”为特征的西方,它的“基因”就是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及国有制格格不入,二者无法嫁接成功。

  但中国的经济 实践打破了以上断言。20多年的高速 发展 ,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令世界瞩目, 中国经济 奇迹成为继日本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之后的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亮点。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怀疑这是中国的又一次“大跃进”、“放卫星”,但后来证实并非如此。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把这称为“中国创举”,因为中国的经济实践把原本姓私的市场经济比较成功地嫁接在了原本姓公的社会主义之上,使两个“格格不入”的范畴比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甚至有外电评论说,1921—1949年,把原本不十分适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了“中国特色的马主义(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复兴的第一次创举。(注:外电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十分适于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国几乎不具备起码的工人阶级力量。)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把原本不十分适于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改造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复兴的第二次创举。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第二次“中国创举”的背后,是一场“后国有时代”的社会浪潮。如果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国有视为一种“典型国有”,那么,中国现在的国有则可以相应地称之为“后国有时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大 工业 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现代 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一样,既前后脉承、又有显著不同。

  后国有时代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对传统典型国有制的斧正、扬弃;二是仍然坚持相当程度上的国有,而不是全盘私有。司法部“国有企业 问题 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大洪指出,典型国有制虽然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全民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上的所有,全民不可能对国企进行有效监督。国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像自然 人一样的生命体,这决定了必须把国有资产交由有关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去“代理”。科斯定理表明,官员由于缺乏“内部化”的动机,不一定会尽心尽力维护国有产权,就会滋生腐败。同时,国家既是市场竞争的“裁判员”,又大量兴办国有企业、充当“运动员”,这两个相互冲突的角色和职能集于一身,就有可能损害市场的“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导致“黑哨”、“假球”频频发生。

  后国有时代的合理性还在于以下两点:

  1、虽然中国民众反对计划经济的“一大二公”,但也难以容忍彻底的、全盘的西方式产权私有化。这是一个“人权的时代”,而不是“资本至上的时代”,前者才是终极目标,后者只是实现手段之一。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目标和手段相互“异化”。市场经济建设不能牺牲多数人的民心和福祉,去换取激进式的所谓“合乎理性”。理性是冰冷的、是灰色的,多数人的人权才是活生生的、常青的。

  2、市场化程度之高低,并不绝对取决于私有化程度的大小,而主要取决于资源由谁来配置。由市场进行公平等价交换的资源配置,就是市场经济;由非市场的各种因素进行配置,如自给自足、黑恶强索、军阀掠夺、计划统管,则不是市场经济。最明显的实证案例是前苏联前东欧,剧变之后,虽然私有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但它们的经济并没有同等程度地市场化,相反,它们的市场化进程还不如中国。

  经济专家们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象生动地描述“后国有时代”。实际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词十分适于充当此任,这就是李小龙创立的武学截拳道。李小龙截拳道的 哲学 实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萃取所有武术流派的实战精华为我所用,绝不拘泥于、抱守于任何的所谓“门派套路”。正因为它是一个开放式的武学体系,才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的赞同者、追随者,成为中国名扬四海的一个骄傲。

  在经济领域,后国有时代就是中国的“经济截拳道”。它把国有制的优点、私有制的优点合并到中国当前的国情里,跳出了传统的“非此即彼”(不是国有制便是私有制)的框框限制。后国有时代在所有制上表现为“虚拟私有化”,它是介于“典型国有制”与“实在私有制”之间的一种做法。

  西方的私有化是一种“实在的私有化”,是彻底的私有化。它虽然能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能孵生出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但它并不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规则,它不适于目前 的中国国情。它的成功运作需要付出极大的社会代价,比如: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尖锐的劳资关系、无情的弱肉强食、大批失去土地及 工作的无产者、动荡不安的 政治 斗争、甚至酿成经常的军阀政变,等等。(西文国家花了一二百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为什么在美国能顺利运转的“实在私有化”制度一旦移植到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里,就失灵了、甚至雪上加霜了?深层原因就在这里。

  与“实在私有化”相应,“虚拟私有化”在本质上并不是私有化,仍是公有化(或国有化),形象点说,它是“披着私有化外衣的公有化”。传统的公有化之所以缺乏活力,是因为它否认、排斥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合理私权,薪酬僵死,国企经营者不能通过合法的正常途径来主张、获取相关私权,于是就产生了两种后果:一种是营私舞弊,“积极地搞垮国企”;另一种是虽然不侵吞国资,但丧失经营热情,碌碌无为,“消极地拖垮国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国企不具有私企的“经营欲望和活力”。

  西方的实在私有化,其精髓之处并不在于私有,而在于它能激励“确定的人”去关心、维护、监督企业的经营状态,使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也就使整个国民经济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坠落。所以,只要能找到一个(些)胜任的“确定的人”来经营企业、监督企业,就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在国有制的基础上,允许并鼓励优秀的国企经营者拥有企业股份,使他们也成为国企的股东。根据科斯定理,一旦外部性实现了内部化,就能激励他们关心国企的经营状况,最终,他们获得了丰厚私利,国企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国有资产也实现了保值、增值。

  这种做法中,私人股份是从国有股份中派生出来的,整个企业的股份结构中既有国有股、也有私有股,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它并不是西方式的彻底实在私有化,但同样能实现其精髓(即激励“确定的人”去关心、维护、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可以称之为虚拟私有化。

  我 国学 者型企业家、原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孟奇指出,现在正热炒的“国企MBO改革”,实际上并不是独立的经济现象,只不过是整个虚拟私有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方法 、一条途径。国企MBO改革的成功,将把中国的“后国有时代”进一步推向高潮,将使“”更为世界瞩目。

  二节棍式经济

  从经济模型上看,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倚重“民间资本”,而“国家资本”只是一种辅助的、次要的手段。这种经济模型可以称为“单刀加飞镖式经济”,其经济发展 主要靠“单刀(民间资本)”,而“飞镖(国家资本)”只在十分必要时才使用。这种经济模型适合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因为它们的民间资本力量强大,且法治 环境 、民众素质等配套因素能同步匹配。

  虽然同是市场经济,中国 目前 并不适于照搬发达国家的“单刀加飞镖式”经济模型。诚如我国 经济法 专家刘大洪所说,中国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是由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其启动力量目前还主要来源于政府,是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当前缺乏西方国家那样的长期商业 文化 、强大民间资本、健全法治环境、较高民众素质等配套因素,不可能过于依重民间资本。实际上,尚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国民间资本无法一力担当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如果非要把这个重担全压在民间资本稚嫩的双肩上,就会把它压弯、变形、甚至折断!

  西方的民间资本这把“刀”是历经少则百年、多则三四百年磨砺的,是把“屠龙刀”,能独挡一面、攻无不克。相比之下,中国的民间资本以公开的数据来看,则只是“杀鸡刀”,至多不过是“杀猪刀”,离“宰牛刀”尚差一段距离,更不能与西方的“屠龙刀”相提并论。虽然《福布斯》这几年也搞出几次“中国富豪排行榜”,但所有上榜的国产富豪的身家加在一块,还不及比尔·盖茨一个人的、即便是缩水之后的财富多。更明显的是“世界工业 企业 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的十多家企业红一色是国有企业,没有一个是民间资本兴办的。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隐蔽在水面之下的、戴着红帽子的“外红内青”式的企业数量也颇为可观。如果再加上那些名为国有、实际上被“和珅们”控制的“官僚腐败所滋生的民间资本”的话,中国目前的民间资本占GDP的比例虽然远不能与西方国家近乎99%的高值相比,但实际上也在40%左右。珠三角、江浙等地区的民间资本更高,据有关 统计 表明可能已高达60%以上。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的民间资本(包括公开的和没公开的)从总体上看“正在”接近GDP的一半比例,在不远的未来数年里将与国有资本平分秋色。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妨用李小龙截拳道的标志性武器双节棍来形容中国经济模型,这比用“刀”来形容更贴切。这个双节棍的一端是国有资本,另一端是民间资本,中间用“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作为索链而相连。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通过中部的那条索链,共同组成这个双节棍。中国挥舞着这个双节棍,就像李小龙 电影 中的英雄一样,所向披靡,威振世界。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双节棍式”经济模型比“单刀加飞镖式”经济模型更适于中国当前的国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这个双节棍的两端(即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是用一条叫做“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索链相连的,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威猛有力的双节棍。

  看了中国经济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关于经济的政治论文1000字

2.经济政治论文1000字

3.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

4.经济生活政治论文1500字

5.国内外经济政治论文

217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