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台湾学术论文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台湾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环境中,战略价值非常突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台湾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台湾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的动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的卷入日益加深,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不断上升。日台关系逐步从台后走向台前,其官方实质性联系更加露骨,给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制造障碍。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加强介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使然。

  一、谋求地缘政治利益

  台湾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环境中,战略价值非常突出,台湾海峡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北有琉球群岛,可通往日本,起着联系日本本土的作用,南有巴士海峡,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极为重要的国际航道。从地缘政治上看,台湾是辐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最为理想的战略支点。1994年,时任美国海军部部长的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就曾说过:台湾是未来太平洋最关键之处,谁控制了台湾,谁就控制了亚洲大陆整个海岸。

  在日本看来,台湾问题关系到日本根本的地缘安全利益,涉及到了日本的核心国家利益。台湾扼日本生命线之要冲,位于日本的“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范围之内,是其南下东南亚,进入波斯湾,前往欧洲的必经之道,日本每年在这条航线上的运输量达5亿吨,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石油的90%和核燃料的100%。事实上,从甲午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战略部署,日本都是以台湾为战略“跳板”的。

  当前,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钓鱼岛、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等问题上的争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而这些争端又大部分牵涉到台湾问题。特别是钓鱼岛主权之争,对于日本而言,尤其具有地缘战略意义。因为钓鱼岛涉及中日两国大陆架的划分和东海经济专属区特别是石油开采区的划分等诸多问题。钓鱼岛与台湾岛在地理上具有共生性,一旦台湾回归祖国,中国将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对日本将形成绝对优势,这是日本极不愿看到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在《台湾是日本的生命线》一文中指出,台湾对日本的安全来说是最后的生命线,如果台湾与中国大陆合为一体,那么尖阁列岛(即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周边就将完全成为中国的海域,冲绳海域和东海就将成为中国军舰的演习之域,日本的船舶和飞机将被赶出这一区域。此外,来自中东的石油被视为日本的生命,而这些油轮和运粮船的海上通道几乎都经过台湾周边。如果台湾被中国大陆统一,那就意味着日本的出入口将被中国完全堵死,日本只能对中国惟命是从,日美安保条约也将有名无实。这是一篇带有浓厚右翼色彩的文章,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台湾海峡对于日本地缘安全的重要性。

  二、浓厚的“台湾情结”

  日本对台湾的觊觎可以说由来已久。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就不断染指台湾。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把台湾割给日本,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培育出日本人斩不断的台湾情结。许多日本人的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强占台湾为殖民地的旧时代,对台湾的眷念之情难以释怀,明里暗里与“台独”势力相勾结,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其媚日、亲日的言论和活动,以及加强对日“务实外交”等,更加重了日本人的“台湾情结”。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和狭隘民族主义抬头,“皇国史观”在日本颇有市场,为日本过去的侵略历史翻案已渐成气候。日本有一部分人对台湾在二战后回归中国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仍未放弃“台湾归属未定论”。他们认为统一的中国将是对日本的威胁,一些右翼势力甚至公开鼓吹肢解、分裂中国。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写作出版的《台湾纪行》,公开为日本在台的殖民统治唱颂歌,竟成为日本十大畅销书之一,反映了日本人对台湾的眷恋。稍后日本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的连环漫画书《台湾论》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混淆是非,美化殖民侵略,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台独”势力叫好。

  在日本文化长期渗透下,台湾社会中存在着一股亲日气氛,这又反过来促使日本人在心理上亲近台湾。在台湾,日据时期的“皇民化教育”培养出一批像李登辉那样的亲日派,他们也具有很深的“日本情结”。如李登辉认为自己20岁之前是日本人,甚至反对日本就过去的侵略战争向中国道歉。吕秀莲不时为日本殖民者评功摆好,散布“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幸福”等谬论。这两种“情结”结合在一起,使日本介入台湾问题,提升对台关系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

  三、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

  从20世纪50年代起, 日本经济界就打出了“重返台湾”的旗号,加紧经济渗透。70年代时,日本是台湾除美国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1972年台湾对日本的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2%,日本对台湾的出口额占台湾进口总额的42%。90年代以来,台日双方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渗透日渐加深。日本不仅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进口国,第二大出口国,也是其最大的投资国和技术来源国。日本九大贸易商社控制了台湾外贸总额的66%以上。日本金融界的几大银行也非常重视在台拓展业务,均在台设有分行或办事处。日本的钢铁、电子、机械等产业与台湾相关产业的关系极为密切。有统计表明,日本控制着台湾岛内IT产业60%以上的加工生产,在21世纪最被看好的办公自动化机具领域,日本商品在台湾也保持着90%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台湾政要曾多次指出,当今的台湾在经济上仍然是“日本的半殖民地”。台湾地区已成为日本获取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市场。2001年,日台贸易额达386.1亿美元,其中台对日出口127.6亿美元,进口258.5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达130.9亿美元。2003年,日本与台湾的年贸易额为440亿美元,比1972年增长了约30倍,日本顺差达200亿美元。日本长期保持对台贸易巨额顺差,可谓获利甚丰。

  密切的日台经济关系为日台政治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日台经济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台大财团关系的进一步密切,这对日台政治关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日本在台湾的这种重要的经济利益,也使一些日本人不愿意两岸实现统一,担心会使其经济利益遭受损失。

  四、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变化的推动

  日本国内政治因素是日本对台政策调整的内在推动力。近年来日本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打“台湾牌”,与日本国内政治变化密切相关。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在严重挫伤日本自负和自信的同时,也助长了日本民族主义思潮与政治的右倾化。日本国内政治趋于保守化、右倾化。企图修改和平宪法,主要是针对第9条关于禁止日本拥有常规军和剥夺其宣布战争的权利;鼓吹日本要成为“普通国家”,实际上是追求外交、政治和军事的大国化;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日美安保体制重新定义;1999年日本国会正式通过国旗国歌法,把象征日本侵略亚洲历史的“日之丸”和“君之代”作为国旗和国歌;一些日本政治家、学者以及媒体不断地鼓噪“中国威胁论”,等等,都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

  这种右倾化反映在为实现所谓“普通国家”、“政治大国”而推行的对外政策上。为了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日本近年来加强国际事务参与的程度,加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尤其是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关注。台湾不仅是牵动日本亚太政治外交的关键点,而且关乎日本的经济安全,在日本的亚太政治和经济战略布局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然成为日本关注的焦点。在对华关系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改七八十年代的低姿态,在中国核试验、台湾、钓鱼岛等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同时,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政界和财界的新老交替,使原来主张发展中日友好的力量受到削弱。在台湾“务实外交”的作用下,日本国内的亲台势力有所发展。如原来亲台势力的主力是自民党,1993年以后,亲台势力扩展到公明党、民主党等。随着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台湾作为一张牌,成为日本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外,二战后成长的一代人目前在日本已经成为 社会中坚,并进入 政治权力核心。他们对台湾的认识不仅仅基于对原殖民地的特殊情感,而更看重台湾在日本国家利益中的位置,以及在中日关系中的砝码作用,更认同台湾的民主制度。新生代政治家的崛起导致日本更积极地介入台湾问题。

  五、美国和台湾等外在因素的推动

  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是日本对台政策调整的外在推动力,上世纪90 年代以后,亚太的地缘政治 环境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日益崛起的中国向主导性大国迈进,作为 经济大国的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的作用已经大大削弱。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将日益崛起的中国视为其霸权地位的潜在挑战对手,着手调整亚太战略。美国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布什政府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多次强调要根据《与台湾关系法》,“保卫台湾的自由”。美国还不顾中国的一再反对,大幅度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和级别。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完全依附于美国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是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的。日美同盟与国家协调是日本外交的基本点。所以日本在处理台湾问题时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亚太政策调整的影响。日美安保体制要求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变化,对其外交政策做出相应调整,并且美国明显暗中在敦促日本调整对台政策。事实上在日本允许李登辉访日、扩大对台军事交流、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 组织等问题上,都有美国暗中施加影响的痕迹。

  台湾当局刻意拉拢也是日本对台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美国对台政策的“双轨性”及与美国交往的 经验,台湾当局十分清楚不能把台湾未来的命运全部系于美国对台的安全承诺上,必须寻找更多的国际支持力量,与台湾有特殊渊源的日本便成为其首选的目标。台湾当局在 发展对日关系上,可以说费尽心机,投入巨大,希望日本能够“协防”台湾,以增加自身的安全系数。陈水扁当局2000年上台伊始,就提出了“对日 工作方案”,其要点是加强政党交流,克服没有正式“邦交”的困难;加强与日本官僚组织的接触,促进“经贸外交”;确立台日双方在东亚安保的共同利益,同时建立美日台三者关系的安全网。2001 年初,陈水扁当局专门设立“对日工作专案组”,由陈水扁亲任组长,时任“总统府 秘书长”的游锡堃负责具体工作。同年5月民进党内设立“台日友好协会”,由曾留学京都大学的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任会长,成员中有多名民进党“重量级”政客。该会是以民进党中央为核心,吸收“府”、“院”、“会”、党成员组成的固定对日机构,其目的是“促进台日间的政党合作及互动,强化台湾与日本的关系”。台“外交部”内也成立了对日小组,除了频繁派高层政要以私人身份赴日活动,更多地通过所谓“政党外交”、“国会外交”、“学术外交”等名义拉拢日本主要政党、政界、学术界等各界相关人士。

  六、防范和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使长期以亚洲地区领头雁自居但经济却多年停滞不前的日本深感其在亚洲的地位受到挑战。日本惧怕两岸统一而导致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加强,担心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会“破坏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对日本的亚太利益和安全构成威胁。因而,日本不愿看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企图通过介入台湾问题,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掣肘,延缓、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制约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强大。

  日本深知,只要中国一天不解决台湾问题,其复兴的进程就会受到干扰,其崛起的势头就会遭到削弱,而且只要台湾不与中国大陆统一,中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纵深屏障,难以走向海洋。台湾既可以成为中国维护国家海权和走向海洋大国的一个地缘支轴,也有可能成为其他势力遏制中国海洋战略的一个绳扣。

  中国和日本的海洋战略在台湾及其周边地带产生了汇合和交叉,谁控制了台湾地区,就意味着谁把握了进退自如的先机,并在战略上置对方于被动。将台湾划入日本的防卫区域,纳入日本的防卫轨道,既可获得南下东南亚的前沿基地,构筑日本的新“周边”,又可阻挠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取得地缘政治上的战略优势。所以,日本的亲台势力竭力鼓动日本政府把台湾拉入美日主导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以便保持在军事上的对华威慑态势,削弱中国与日本的竞争能力,为“台独”分子撑腰,给中国统一设障,从而达到其“以华(台)制华”、“以华(台)遏华”、主导亚洲的战略图谋。

  出于日本的国家利益需要与安全战略的考虑,今后日本政界亲台势力仍会大力加强与台湾当局的“实质关系”,积极推动“以民代官”、“以经代政”、“以党代府”的对台政策举措,在原有的日台关系框架内不断“犯规”,渐进性地改变所谓“民间”交往的色彩,最终实现与台湾当局发展实质性的政治关系,并以经济手段影响和控制台湾,增强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日本不断介入台湾问题,必定会给台湾一些顽固坚持分裂道路的人发出错误的信号,助长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增强其不断扩充军备“以武谋独”的冒险性和挑衅决心,最终可能会导致出现各方都不愿看到的恶果,加大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日本政府应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精神,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维护中日关系大局。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不应忽视日本因素的影响,应积极关注日台关系演化新动向,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注释:

  ①张耀武:《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中西辉政:《台湾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呼声月刊》,4月号。

  ③冯昭奎:《战后日本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薛君度、陆忠伟:《颠簸的日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台湾学术论文范文

267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