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在线投稿

学术论文在线投稿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学术论文在线投稿

  学术论文的投稿可以增加自己的感悟,丰富自己的感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学术论文在线投稿的方法,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学术论文在线投稿

  1、选定一种期刊杂志作为自己的投稿对象。

  怎么选呢,首先要看自己的行业和单位评职称需要什么级别的论文。现在很多都要求必须是核心期刊。这个可以上网搜一下都有哪些。从这些期刊中选一个,打开它的网站。网站上都有它的介绍,要仔细看。看看是不是核心的,还要看它分的哪些版块,看自己的论文适合不适合

  2、选定要投稿的期刊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看此期刊的论文投稿要求。论文格式根据投稿要求进行修改。

  不同的杂志社对论文的格式要求不一样。

  3、察看此期刊的论文投稿流程,现在的期刊一般采用网上投稿。需要注册。这个根据流程来就可以了。

  4、注册以后,可以根据网站上的导航式投稿进行操作。

  5、投稿完了以后可以随时登陆作者中心察看自己稿件的状态。论文一般需要三审,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好的期刊时间更长。所以投稿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6、稿件如果被录用,作者会收到杂志社的通知。缴纳了版面F后就可以等着见刊了。缴费后杂志社会开FP,如果单位可以报销的话一定要告诉杂志社准确的单位信息。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大学生群体人情消费研究分析

  摘要: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生活于非制度化的大学,这决定了他们必须遵循大学的非制度化规则。本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从“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人情消费的现状和特点,继而构建出“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博弈论对人情消费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关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人际交往观的建议书。

  关键词:大学生人情消费 评价体系 现状 社会功能 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人际交往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人情消费。大学生求学于异地他乡,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人情网络秩序,人情交往自然成为他们消费的重要内容。

  如今,大学生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消费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这些嵌入大学生生活的社会事实,已经有演变为社会问题的趋势。此时,应当反思这样几个问题:大学生人情消费发展到了什么状况?大学生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有哪些?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消费状况和心理?这种消费的存在有着怎样的深层次的原因?

  二、现状分析

  1.大学生人情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家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无法实现经济的独立,生活费用来自父母的劳动报酬,这种人情消费造成的数目较大的金额开支有形中增加了家庭负担。

  2.大学生人情消费对象仍然以同学为主,但是学校领导、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3.大学生进行人情消费趋于“理性化”,动机复杂,呈现情感交往和功利性交往并重的趋势。

  4.人情消费种类繁多,消费方式五花八门,以往的单纯的吃饭请客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三、原因分析

  如果从经济理性的角度考虑,大学生人情消费应该终止,但是事实上人情消费有扩大的趋势。本文将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以及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人情消费存在的原因与条件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社会学分析

  人情消费在大学社会存在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学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1.“评价体系”迫使大学生为了获得好的评价而进行人情消费,好的评价会给大学生带来满足感和效用,满足感和效用的增加则作为一种动力,驱使着大学生进行人情消费;2.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而进行人情消费,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某种交易;3.从众心理普通存在于群体组织中,个体的理性往往湮灭在群体组织中而不得不跟随大众采取人情消费的行为。

  1.大学生人情消费评价体系。人情消费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节假日等来表现,但所表达的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代表着一种潜在的大学规则,这种规则通过气氛、无形的压力发挥作用,本文将这种气氛和无形的压力归纳为“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的概念:评价体系客观存在在大学校园,能够吸引和驱动大学生采取一定行为进而获得主观效用和社会资本的无形制度。它主要应用于评价一个群体内部的行为,其评价标准主要是一种对应关系,大学生的行为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地位(在大学校园里担任的职务)等身份特征相适应。这种对应关系只规定了行为的最低标准,只需要满足最低标准的要求即可获得一种证明的评价。

  (2)评价体系的前提:评价体系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有两个:第一,大学生重视评价,并且群体要认同这个评价体系;第二,评价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好的评价能够带来有利的影响,包括获得满足感和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差评带来不利的影响,包括丧失满足感和社会资本。

  (3)评价体系的作用机制:评价体系机制就是驱动大学生采取一定行为的作用机制,而获得好的评价归根于在于符合大学生的认可,满足或者超出大学生的最低心理预期,获得满足感,扩大人际网络,增加社会资本。某一大学生个人处于其他大学生所构成的大学生组织中,作为组织的大学生对作为个人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期望,这个期望取决于行为、身份特征(家庭经济条件、在大学校园中担任的职务)、所获评价三者匹配;作为个人的大学生对作为组织的大学生也有一定的期望—希望获取的预期评价,两种期望不断互动,直至心理契约的实现。

  在吸引力和驱动力下评价体系发生作用,展示了评价体系的作用机制,具体说明如下:

  在评价体系下,大学生采取一定的行为之前,首先为自己设定一个预期的他人评价,根据评价的标准,采取一定的行为,当一定行为发生后,真正的评价也将发生,大学生再对实际所获得的评价和预期评价进行对比调整自己下一次的行为,至此,一次人情消费结束。

  然而,这仅代表大学生某一具体行为的结束,它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结束。所有大学生在对某一大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某一具体行为的实际评价出来之前,没有人能确定自己的评价与大家最终的评价一致,因为评价与评价之间会出现抵消和强化两种不同的效果。当最终的实际评价出来后,实际评价又融入评价体系的标准,也即行为、身份特征、所获评价三者的对应关系,最后大学生为自己和别人下一次的行为设定了评价的标准。

  2.出于工具性、目的性、功利性的人情消费,维持人情网络。社会网络的构成是依赖于个人与网络成员有规律的社会接触,这是保持社会网络稳定和持久的保持最重要的条件。网络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提供特殊的而有需要保持关系的一般是姻亲关系和远亲、近邻以及重要的熟人。由这些人组成了一个社会交往的网络,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这也是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一个原因。大学生进行人情消费其实就是在构筑他们的人情网,也就是社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资本。大学生正式在自己的社会网络中与他人互通人情,履行送礼受礼的义务。

  大学生求学于异地他乡,“而培养人情则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先决”,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人情网络,人情交往自然成为他们消费的重要内容。

  3.从众心理。当一个个体融入到群体中的时候,他便有可能丧失已有的理性,变得盲目和不知所措,自觉不自觉地跟随着群体采取相同的行为。在人情消费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一个人进行人情消费,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其他人也是这样,因此人情消费得以长期存在和持续下去。

  
看了“学术论文在线投稿”的人还看:

1.学术论文如何投稿发表

2.大学生学术论文投稿

3.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4.想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5.期刊发表论文格式要求

263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