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医学学术论文怎样发表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医学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恢复,那医学学术论文怎样发表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医学学术论文怎样发表的方法,谢谢你的阅读。

  医学学术论文怎样发表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

  [摘要]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且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从高尚医德的形成基础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角度强调医学与人文并重,提出更新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与专业素质修养,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在医学专业课程各阶段将医学专业课与人文精神融合来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 R19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a)-114-02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的焦点。一部分医生对患者缺乏关爱和热情,甚至医德败坏,医患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医生们片面追求技术上的提高,医学离人文越来越远。追根溯源,医生们人文素质的缺失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薄弱有关,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课负担重,且人文课程的相对短缺,导致医学生片面追求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忽视了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1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各医学院校虽开设了比例不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但总体来说,各医学院校大都“重专业、轻人文”,没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1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投入太少,课时比例小,且大多为选修课。学生感觉专业课课业负担重,而选择一些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得学分,整个课程结束后,学生收获甚少。医学院校未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合理安排人文课程体系。

  1.2 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重形式,轻实效

  医学院校的教学重点始终是专业课,都较为重视和强调专业教师的重要性,而忽视对人文学科师资的扶持和培养,故人文学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太少,使他们授课时无法结合使学生感兴趣的医学,故教师们的教学效果较差。

  2 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院校的重要性

  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医学生将来在工作时的工作作风,医德水平,与工作对象――患者的良好沟通与和谐相处,都离不开人文素养。

  2.1医学与人文并重

  医学的本源在于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医学知识、技能的提高只能解决医生能否做到治疗某种疾病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医生为了减除患者的身心痛苦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必须与人文紧密结合,医学的发展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2.2 人文素养是高尚医德的基础

  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促使医生形成对患者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和自愿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医生对医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钻研的原动力,这是医生高尚医德的基础。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应是培养既有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专业技能,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全科医学生。

  2.3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将近代机械主义还原论的生物医学上升到系统化、整体化和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意味着对健康与疾病认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1]。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即具备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2]。医学里讲人文实际是倡导生命的个体价值,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对生命敬畏才会平等对待生命,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从而实现健康公平,达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

  3 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

  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人文素质的缺陷导致他们成为医生后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患者沟通不畅,病历书写字迹潦草,语句不通。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就是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在社会责任、人格修养、文化自觉等精神层面上实现相应提高,这些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医护工作时的影响是深远的。

  3.1 更新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医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医学与人文并重,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人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完善学校的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素质与医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

  3.2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更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才能相应地提高。现阶段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故在授课时,不能很好地将人文知识融入到所授医学专业课程中,而人文专业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故在人文课程的讲授时不能将人文精神与医学很好地结合,故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可挑选一些能够提高教师相应知识的课程,鼓励医学专业教师与人文课程教师相互听课,既交流了授课技巧,又增长了相应的知识,从而达到医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

  3.3 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加大人文课程比重

  据调查,国内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约8%,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达20%~25%,英、日为10%~15%[3]。我国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均是高中时期文理分科中的理科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学习[4]。现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不能满足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因此,各院校要在保证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多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4 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各阶段的特点,将医学专业课与人文精神融合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可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在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可通过人文课程提高人文修养,又可通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5]。在专业课程中蕴含有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内容,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启发,让学生领悟到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学习如何领悟生命,与生命对话。教师心灵的流露,感情的交流,让学生在以后成为医生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后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正式接触患者的开始,在这一阶段,对带教老师(医生)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见、实习学生的人文精神渗透,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诊疗疾患,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患者,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仁心仁术”、“大医至善”的医德医风发扬光大。同时,见、实习学生要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和义诊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将课堂上所学和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6]。

  [参考文献]

  [1]秦泗河.医生、医术与人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2]杨宝峰,孙福川,朱慧全.再议医学人文教育[J].医学与哲学,2005,26(4):32-34.

  [3]张国芳,茅晓延,胡斯隆,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1-3.

  [4]黄云剑,王军平,张静波,等.人文素质教育在诊断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6):101.

  [5]金家贵,夏保京,孙云,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101-102.

  [6]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0-14.

  
看了“医学学术论文怎样发表_医学学术论文如何发表”的人还看:

1.发表医学学术论文格式

2.医学学术论文的发表

3.发表医学学术论文

4.发表医学专业学术论文

5.怎样发表学术论文

26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