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发表代理
学术论文发表代理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而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学术论文发表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学术论文发表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当今全球经济趋势与我国应对挑战的经济战略分析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国家的发展策略要通过正确分析国际经济整体趋势,知己知彼,进而才能制定出面对我国经济实际,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本文通过分析了国际宏观经济局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国家,再到具体分析中国的经济成就,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同时引用管理学中的swot矩阵分析,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分析。
关键词: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危机经济复苏经济战略
一、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分析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在经历了上世纪就是年代的繁荣,高度的经济繁荣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并使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迅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为继续确保经济的长周期繁荣,美联储强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初的6.5%下调至2003年6月的1%。但是用更大的经济扭曲来代替原有的市场扭曲只能使经济发展中泡沫越来越大,并无法化解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风险。当低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使得美联储开始迅速提高利率,这就成为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2008年,次债危机演化成影响全球的超大型金融危机。如今,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居二十年以来的高位,降低失业率依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政策目标。而由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无可避免的带来通货膨胀,而如何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是一个难题。加之美国债务持续增加,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主权债风险持续增加,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反弹势头明显,但难以持续。而欧洲在最优货币区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坎坷不断,有一种可触摸的表现形式“欧元”,却缺少核心的政治联盟,政治一体化变现薄弱,缺少政治中心。还未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中恢复过来,又陷入了整个欧洲更为广泛的主权债务危机当中。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给新兴市场家造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增大了资产泡沫与通胀风险,给未来的经济复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他发达地区如日本,在陷入了发展的长期停滞与衰退,加上此次日本大地震对东京周围的工业圈有着严重的打击,并有长期持续影响的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又对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机这个亚洲经济的转折点后,中国地位开始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地位显著上升。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在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具有典型特色的金砖“五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由于近几年来增长较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加之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全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球42.4%,这些优势都使得金砖四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高,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追赶发达国家的势头相当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蓝皮书指出,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在2011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三亚峰会,将为金砖国家在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在实现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崇高目标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亚洲需要强大核心与动力支持危机后复兴的强烈愿望,在中国在国际经济日益增长的地位下,作为亚洲区域发展的领导者,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者,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导者,中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以GDP约为一万亿美元只在世界排第七位。21世纪的这十年中,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每年都有所增长,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国内方面:
①“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并由此带来了我国财
政收入的增加,为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改善,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
③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城市公共交通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和能源等基础产业、煤炭开采累计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
④过去五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
这一系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已经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亚洲联盟日益紧密,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潜力大。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在“十二五”期间,双方将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此外,在东盟的“十加三”会议的促进下,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机制逐步展开,另一个经济发展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开始推进“东向政策”,再加上在中国举办的以推动经济交流,协调合作,区域经济整合,促进亚洲国家实现经济目标的博鳌论坛,整个东亚已经呈现“中国为心,八方汇聚”全面合作的潮流。
二、我国应对国际挑战的战略措施选择
1.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加大国际投资
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最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国际经济上增强其掌控性和主动性,以规避在国际贸易中日益严重的反倾销贸易壁垒。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占全球第五。广大亚非拉国家越来越多的呈现“中国化”拉动的特征给了我们很大的国际合作的空间。利用我国率先走出危机的优势,和全球第一的货币储备,施行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完备国际经济链条,提高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利用国际货币储备的优势,选择正确的国际投资战略,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这次国际经济危机为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其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以亚非拉为主体的国际基础资源开发的战略投资,这些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的潜力大,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对和中国贸易额大的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为主体的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的投资。这些区域受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正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2.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不足):增强企业综合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困难坎坷不少,例如我们总体势力还不强,大部分企业缺乏海外运营的经验及必要的人才储备,不具备国际投资和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经营追重视眼前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造成外部不经济。“走出去”的企业不仅要在资源开发投资的综合能力上持续下功夫。还要求整合力量,在国内经济引领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引进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从而整合内部,增强国际区域合作和信赖。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学习、整合并改善国内的有利于创新与创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同时给予金融行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温床与外部环境。
(2)我国仍属于 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一直以来所走的道路为高耗能与粗犷式的发展。依然是以高耗能的第二产业为主(占46%09年),而现在所要面对的就是加速低耗能低污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05年41%,08年42%,09年43%。),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依然面对能源总量消费大,能源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能源效率低下的种种问题。在今年五月三十一召开的中央企业节能排减 工作会议上,国资委明确了央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下降16%左右。虽然目标与“十一五”相比较低,但是经过前五年的努力,新的目标的难度已经加大。大力调整结构,加快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发展。继续发展技术创新,用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增强企业运营质量,减少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所以十二五期间依然要加大 经济转型力度,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促进节能减排,使产业结构升级。
3.ST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应对人民币汇率压力问题
在我国取得巨大的经济顺差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尤其是疲软的美国一直想把其国内的就业压力转移到我国,并对人民币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得汇率波动频繁,对汇率体系的稳定构成威胁,增大了外汇风险。然而正如蒙代尔分析的那样,对于我国来说,是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加剧我国西部地区的通货紧缩,扩大地区间收入不平衡的差距。对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升值压力,唯一的方法是扩大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对我国来说,在国际资金普遍匮乏导致信用市场萎缩,从而使国际合作意愿愈发强烈的背景下,投资、并购、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在增大且成本在下降。目前国内的经济战略宏观上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齐头并进。工业化提高供给,城镇化增强需求,二者的结合,配合着技术的引进,将会使得经济发展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会有着巨大的推进力量,大幅提高产出,带动世界经济,并提高收入。以此来应对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率先复苏所带来的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不断增大的压力与威胁。
4.WT战略(克服不足,回避威胁):针对金融监管问题, 管理通胀问题
(1)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加快银行改革与转型,以适应十年前对加入世贸 组织的金融开放的承诺。提高对银行转型的认识,扩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范围。同时改善融资结构,避免银行业的过度衍生所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保持透明稳健的原则,化解信息不对称性。尤其是在资金大量流入的时期,外国的储户和投资者认为亚洲银行的安全性较高,一旦银行遇到困难,政府一定会出面支持。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他们所承担的多种风险上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监管,道德风险会日益加重,从而对银行会造成危机。
(2)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不容小觑。一旦消费者或者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则消费、投资等一些列行为就会随着物价持续螺旋形上升,并引发实际的通货膨胀。如果说通货膨胀可以用宏观政策来调解改善,那么通胀的预期就需要适当的管理政策,要消除体制性因素,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增加投资融资透明度,把握好不同宏观目标的的均衡。合理选择政策工具。防范金融风险。
三、结论
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以及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如主权债务危机等其他相关问题的泥潭中,经济恢复速度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也要警惕经济过热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管理以及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节能减排等问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相互拉动。确保新兴市场国家不过热,力争发达国家经济恢复不缓慢。同时,作为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我国要肩负使命在激流暗涌的国际经济大 环境下,正确利用优势,寻找机会,避免威胁,弥补不足,正确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经济问题,协调统一,才能踏着坚实的脚步走在我国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世界2004》,2004
[2]赵山东.国际经济格局分析及我国的战略选择.2008
[3]胡汝银.危机原因诊治和经济与金融健康发展之路[J].《上海金融》,2009
[4]刘厚俊,马树生.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
看了“学术论文发表代理”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