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的作用
发表学术论文的作用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表学术论文的作用,希望你们喜欢。
发表学术论文的作用
作用一:可以记录新的科研成果,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有效手段;
作用二:促进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技发展;
作用三:促进科研的深化;
作用四:是考核作者知识,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之一。
人性的学术论文
论人性与人格
作者:江畅 来源:《江汉论坛》2012年7期
【英文标题】On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Personality
【作者简介】江畅(1957-),男,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62)。
【内容提要】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关键词】人性 人的本性 人性现实化 人格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性的很多,研究人格的也不少,但将两者联系起来研究的却不多。本文试图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从两者关系的角度考察人性与人格。
一、人性含义及其一般结构
关于人性(human nature)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提出过无数不同的观点。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定义是:“人性是人类倾向于具有的一组内在的区别性特性的概念。这些特性包括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这个一般性定义是准确的。这个定义表达了四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人性是人内在具有的,不是获得的;二是人性是人倾向于具有的,而不是现实具有的,或者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三是人性是人倾向于具有的,也就是可现实化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人性是人的潜能,是人自身具有的可以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四是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
前面三层意思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关键是第四层意思怎么理解。我国许多学者将人的本性或本质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王海明教授针对这种观点提出:“人性、一切人的共性无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更为一般的、低级的,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性,是人所固有的动物性,如能够自由活动、都同样有食欲和性欲等等;另一部分则是比较特殊的、高级的,是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为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特性,如能制造生产工具以及具有语言、理性和科学等等。”①相对于流行的看法,王海明教授的看法更具有合理性,不过,人性可能比他所说的两个部分还要丰富。“按照科学的观点,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是从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从无生物进化而来的。这种进化不是一种完全否定的过程,而是一种继承和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外延缩小内涵丰富的过程。就其规定性而言,生物性统摄而又超越了无生物性,动物性统摄而又超越了生物性和无生物性,人性统摄而又超越了动物性、生物性和无生物性。假如把这种统摄和超越的结果看作是一座宝塔的话,那么人性就不是这座宝塔的顶尖,而是这座宝塔的整体。”②这就是说,人作为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作为动物具有区别于生物的特性,作为生物具有区别于无生物的特性。因此,人的特性不是平面的、单向度的,而是多层次的、多向度的,是各种潜在特性有机统一的整体。
如果把人性看作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规定性构成的整体,那这个整体又是什么呢?这个整体就是由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的特性构成的统一整体。因为人作为存在物,要谋求存在;人作为生物,要谋求生存;人作为动物,要谋求生存得好;作为人,则要谋求生存得更好。生存得更好统摄了存在、生存、生存得好,因此,人性是由谋求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特性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人的人性,而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者说一般人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人性的根本特性、人的一般内涵还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性称作“人的本性”(human essential nature),即人本来如此的规定性。只有具有这种规定性,人才是人。
人的本性是人在自然竞争和自然选择中积淀下来的有助于人更好生存的潜在特性,因而一般来说,人的本性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对于人而言是好的,是最有利于人更好生存的。因此,人的本性越全面、越充分地实现,人就会生存得越好。但是,人类的这种有利于自己更好生存的本性,由于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负面相互作用、人生理心理的某些局限以及人的作为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在整个人类全面而充分实现,更不是在每一个人类群体和个体那里都能全面而充分地实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人类整体、群体或个体,其本性的有些方面没有得到实现,有些方面只得到了不充分的实现,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还会发生违反本性的情况。例如,虽然人的本性中本来包含协调性、互利性,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协调性变成了敌对性,互利性变成了互害性。人类是有自我意识的,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并创造条件努力普遍地实现这种本性并防止其向恶转化时,人类本性有利于人更好生存的性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人的本性是人生存的出发点,实现和复归人的本性是人生存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人生存的过程。人是为了谋求生存得更好来到世间的,来到世间后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在谋求生存得更好,其目的是为了生存得更好。生存得更好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目的,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一目的,因而人的一生实际上就处于不断谋求生存得更好的活动之中。从这种意义上看,人的本性决定着人的终极目的,决定着人的全部活动,决定着人的生命过程。人的整个一生都在体现着自己的本性,都在实践着自己的本性,都在实现着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对人全部活动起操纵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然而,人的本性在实现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人性的惰性的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对“看不见的手”起“掣肘”作用,使这种本性不能得以完全而充分的实现,甚至在实现的过程中发生偏离或异化。人生就是在本性要求与环境制约、遵循本性要求与违背本性要求的矛盾中展开的,始终面临着排除干扰以进一步实现人性和复归人性的重负。
人的本性是一般的人性,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域的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则是具体的人性。具体的人性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它是人的现实的历史的规定性,比人的本性内涵更为丰富。人的本性或一般人性是从源头上、根本上看人,而具体人性则是从断面上、总体上看人。构成具体人性的各种潜在特性实际上也是人性的各种规定性,从人性现实化的角度看就是人的各种潜能。这里所说的“潜能”,实际上就是人性所具有的那些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或现实的可能性,包括潜在的能量(如需要、情感、意志,其中需要是根本性的)、潜在的能力(如潜在的体力、认识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行为能力等)和潜在的品质。人性的结构主要是由能量的潜能、能力的潜能和品质的潜能构成的,或者说,能量的潜能、能力的潜能和品质的潜能是人性结构的三大支柱。人的所有潜能,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种潜能。只要具备必要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潜能就可以实现,如一个正常的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能将说话的潜能变为现实。
就当代人类而言,人的三种基本潜能及其实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人的三种能量潜能中,需要的潜能是根本性的,情感和意志的潜能归根到底是从属于、服务于人的需要潜能的。需要潜能包括生存需要的潜能、发展需要的潜能和享受需要的潜能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可归结为更好生存的需要的潜能。需要的潜能是在能力潜能开发的过程中伴随着开发的,深受能力潜能开发数量和程度的影响。人的能力潜能十分复杂,从人活动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生理能力的潜能、认识能力的潜能、情感能力的潜能、意志能力的潜能和实践能力的潜能。能力潜能从人性结构上是服务于需要潜能的,要通过能力的开发开发需要潜能并满足开发出来的现实需要。人的品质潜能是服务于人的能力潜能的,所涉及的是各种能力本身的品质,同时涉及能力运用与个人自己更好生存的关系以及与人更好生存所需要的他人、群体、环境的关系问题,特别是道德不道德或善恶问题。
人的本性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共同的,但人性并非如此,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同一时代的不同人群之间,以及同一人群的人与人之间.在人性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性这种综合体是由人的各种潜能或可能性构成的,它们也可以说就是人的禀赋。人的禀赋具有不同的维度和程度。在有的人那里,人性的构成要素可能出现缺失的情况:在不同的人那里,相同的人性构成要素有程度的不同;在同一个人那里,人性构成的各要素的程度也会不同。每一个人禀赋的构成要素及其程度各不相同,因而每一个人的禀赋结构、每一个人的禀赋也迥然不同。每一个人的禀赋不同意味着潜能不同,潜能不同意味着人性不同。我们通常承认每一个人的禀赋不同,也承认每一个人的潜能不同,但一般不说每一个人的人性不同。实际上,尽管人的本性是相同的,但每一个人的人性是不同的。世界上之所以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其根源就在于人们的人性不同,而人性的差异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培育来消除的。
人性的差异可以大致上划分为三类:一是数量上的差异,即不同人的人性构成要素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具有的人性构成要素是别人根本不具有的,如女性具有的怀孕潜能是男性不具有的。二是程度上的差异,即不同人的同一人性要素的潜能不尽相同。有些人在某一人性要素上所具的潜能是别人难以具有的。达·芬奇所具有的绘画艺术潜能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我们许多人可能多少有些绘画艺术潜能,但不具有达·芬奇所具有的程度。三是质量上的差异,即不同人相同程度的潜能在质量(广义上也可以说是品质)上有所不同。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差异使不同人的人性从总体上看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同时也使不同人的人性存在着好坏优劣问题。一般地说,一个人的人性结构要素构成越完整,他的人性结构和人性越完整、越全面;一个人的人性结构要素程度越高,他的人性结构的层次越高;一个人的人性结构要素质量越好,他的人性质量就越好。不过,就人性的潜能而言,不存在道德不道德或善恶这种社会性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人性不优而说他的人性是不道德的,更不能说这个人是不道德的。
人性是潜在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这里说的“作为”指人有意识地使人性现实化的活动。人的活动丰富多彩,而只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使人性现实化。也不是所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都开发人的潜能,只有旨在开发潜能的学习、训练和践行活动才能开发人的潜能,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人开发潜能的作为。离开了人的这种作为,人性就不能现实化,就不能变成现实的人性。人开发潜能的作为是在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给作为提供了空间、平台和条件,同时又会给作为设置障碍、增加阻力,有时还会对作为施加消极影响。因此,人性的现实化是人性、作为和环境三者的函数,是人在环境中通过认识、意志、情感、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实现人性的各种可能性的结果。
二、人性与人格的关系
人性是一个人的潜能或禀赋(或者说是一个人禀赋的潜能),是一个人的潜在自我。这种潜在自我的现实化,就是一个人的现实自我,现实自我就是一个人的人格(personality,亦译为“个性”)。英语中的personality。将其直译为汉语就是“个人性”,即一个人的现实规定性或现实规定性的总和。如果说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规定性,是由使人成为人的各种可能性构成的统一整体,那么可能说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现实规定性,是使人成为人的各种现实性构成的统一整体。人性与人格的关系极其复杂,这里我们作些初步的分析。
人格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关于人格的理解分歧很大,定义很多。personality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意思为“面具”(mask)。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拉丁语世界的剧场,面具不是用作装扮一个人物身份的情节设计,而是用来代表那个人物或使那个人物典型化的惯例或程式。心理学家一般将人格看作是人的内在本性的外在表现。奈克曼(R. Ryckman)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具有的一组在各种情境中独一无二地影响他或她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的动力和有组织特征。大致来说。可以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来理解人格。从外延上看,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③。它主要包括需要、欲望、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人格倾向性,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从内涵上看,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④。这个定义把人格理解为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这四个方面。从以上对人格的理解可以看出,人格十分复杂,几乎涉及个人内在的以及外表的各个方面。
人格问题是近代开始进入心理学视野的,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人格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理论,但还没有在“人格”的定义上形成共识。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不鲜明地宣称自己的理论主张,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选用理论。一些研究更重视经验方法,如“大5”人格模式(Big 5 personality model)⑤;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发展,如心理动力学;也有一些研究者强调人格测验这样的应用领域。在心理学家大量研究人格的同时,社会学家也对人格问题给予了关注。社会学家通常从自我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格。著名社会学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认为,自我起源于以个人的世界为利益中心。年纪较小的儿童在周围环境中,会想象以自己为中心,因而很难从他人的角度思考。这种以自我为事件中心的倾向从来没有完全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中心有所改变,儿童会开始注意其他人的反应。父母、朋友、同事、教练以及老师都是塑造个人自我的主要人物。米德用“有意义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这一词汇来意指对个人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例如,许多年轻人会被父母从事的工作领域所吸引⑥。
伦理学则主要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格。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但国内不少伦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人格问题。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研究人格,仅仅与处在社会道德关系之中的、进行着社会道德活动的个人相联系,与人的本性相关系。“所谓人格,就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罗国杰教授等学者看来,人格虽然实际上是个人的人格,但每个人的人格之间却有着同一性,人格都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都是从人的族类那里获得规定性的,都有做人的尊严。在这个意义上,人格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规定性,有着人的尊严和权利,因而应当在社会中受到人的待遇。在狭义上讲,人格只是个人的品格,是个人的价值和品质的总和⑦。唐凯麟教授对人格的含义、特征、结构和功能作了更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他认为,人格或道德人格是指个体的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也就是一个人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他看来,道德人格具有意志自主性、自我同一性、主体完整性,是个体的道德准则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目标意识这三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其中每个要素都是以个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作为其道德心理基础的。道德人格具有对外和对内两种功能。对外的功能指道德人格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对内的功能包括动机整合、行为动力、价值定向和自我调控等功能,而对内功能更充分地体现着道德人格的本质力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⑧。
虽然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其他学科对人格作过不少研究,但是,它们都较少涉及人格与人性的关系。我们认为,人性是人格的现实化,两者密切关联着。
首先,人性是一个人自我的潜在可能性的集合,而人格是一个人自我的现实规定性的集合,是一个人现实的总体状态。每一个人一来到世间就禀赋了各种可能性,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是一种“能在”,即可能的存在。他有生理成长、成熟的可能性。因为有这种可能性,他可以成为一个体魄强健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他有说话的可能性,他可能成为一个口若悬河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有思维的可能性,他可能成为一个思想深邃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思想浅薄的人。所有这些可能性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性。当所有这些可能性不同数量、不同程度、不同质量、不同性质地变为现实时,就变成了一个人的现实状况,一个人就获得了他的人格。就不同数量而言,有的人性的可能性更多地变为现实,而有的人性的可能性较少地变为现实。例如,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唱歌的可能性,但有的人一辈子不练习唱歌,他们的这种可能性就完全没有变为现实。一般来说,人性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越多,一个人的人格越丰富。就不同程度而言,有的人性的可能性更充分地变为现实,而有的人性的可能性较不充分地变为现实。仍以唱歌为例。当代中国,有许多人利用卡拉OK唱歌,但唱歌的水平差异很大。这固然有唱歌的天赋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一个人是否充分地学习和练习,以使自己的唱歌潜能开发出来。就不同质量而言,有的人性的可能性优质地变为现实,而有的人性的可能性则非优质地甚至劣质地变为现实。两个有大致相同唱歌天赋的人,一个人接受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他的歌喉变得像百灵鸟一样娓娓动听,而另一个人没有接受学习训练,只是经常跟着OK唱唱,他的歌喉就完全不可与前一个人相提并论。就不同的性质而言,有的人性的可能性道德地变为现实,而有的人性的可能性则不道德地变为现实。两个都练习唱歌的人,一个人每天清晨到公园去“吊嗓”,不影响他人,也有可能给晨练者带来一些音乐的享受,而另一个人则大清早在家放声高歌,吵得四邻不安。他们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之后.一个人只要有钱赚,什么歌都唱,什么场合都唱,“有奶便是娘”,而一个人则出于社会责任感有选择地唱。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不同数量、不同程度、不同质量和不同性质地变为现实的结果,是所有这些结果构成的整体。也正因为人格是人性各种可能性各不相同地变为现实的结果,所以即使两个人的人性完全相同,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格。当然,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性,不同人的人性本身也是各不相同的。
其次,人性是人格的阈限,但人格的结构并不等于人性的结构。人性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受外在环境和条件以及个人作为的影响而会发生诸多变化,因而人格不会是与人性一一对应的。人性与人格的关系不像工程的施工图纸与根据图纸施工的结果的关系那样,人格不是根据人性塑造出来的。而是在人性的阈限内自觉或自发产生的。一个人在进行人格塑造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他的人性状态,他只是后来才逐渐了解一些自己的人性。这种了解需要个人的反思,需要苏格拉底所主张的“认识你自己”,而且,即使反思也未必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人性。因此,一个人的人性对于他自己来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正因为有这种盲目性,一个人可能就会忽略了人性的某种可能性,或者使某些可能性实现得不充分,而使某些可能性过分实现。在人性现实化的过程中,人性原来的结构必定会改变,出现人格偏离人性、人性发生变异的情况。
再次,不同人的人性虽然存在着质量的区别,但不存在道德不道德的区别,人们一般不对一个人的人性作道德评价,但人们通常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作道德评价。虽然一个人的人格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但主要还是他作为的结果——人格是塑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个人是自己的作者”。在相同环境长大的孪生兄弟,会有很不相同的人格,这要从个人作为方面作出解释。既然人格主要是自己作为的结果,那么个人要对自己的人格负道德责任。人性则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能通过作为改变,因而人们对自己的人性不应该负道德责任。
人在使自己人性现实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一个人是不是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性。努力去实现自己人性的人不仅对自己有利,使自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实现,而且对社会有利。因为一个人努力实现人性意味着他努力追求马克思所说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追求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个社会就会是美好的。其二,一个人是不是通过有利于社会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途径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性。通过有利于社会(包括社会整体、不同群体和其他人)的途径实现自己的人,会达到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利益共进和协调。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道德问题。传统道德只强调有利于社会,现代道德则强调有利于社会与有利于自己的协调统一。
三、人格的主要特性
就其实质而言,人格是人性的现实化,那么,作为人性现实化的人格本身具有什么特性呢?我们认为,人格是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它以人性禀赋的潜能为基础,以满足更好生存的需要为旨归,通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活动塑造并体现在这些活动中;它由观念、能力、知识、品质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的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一个人的人格也可以说是这个人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这种自我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表现为一个持续的社会化过程。
人格是个人独特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独特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人格是每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自己的综合规定性。人格可能发生分离(二重人格),但综合规定性是人的真实人格。真实的人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有人具有的作为人的规定性(如理性),即人不同于其他种类的事物包括动物的共性方面;另一方面是每一个人独特具有的规定性,即人各不同的个性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统一。大家都是人,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人。因此,考察一个人的人格既要考察他作为一般人的共同规定性,又要考察他作为特殊人的独特规定性。作为一般人的共同规定性更具有根本性,不具有一般人的规定性,或作为一般人的规定性有缺陷,那他就是有缺陷的人,甚至不是真正的人。
人格作为人性的现实化,是以人性禀赋的潜能为基础的。人性禀赋的潜能是人格的阈限,对人格具有根本性的、总体性的制约作用。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伊底)、自我和超我,认为本我是人格中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人格中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需要而活动,其主要能量用于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而当自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本我的时候,就出现了超我,即通常所谓的良心⑨。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这种划分虽然遭到不少批评,但有一点是值得重视的,他注意到人格不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有深度的立体结构,既包括要素结构,也包括层次结构。不过,他将本我仅限定于本能、欲望等无意识内容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将这种本我看作为是一个人人格的潜在形态,除无意识方面的潜能之外也包括意识方面的潜能,也许更能说明人格的本来面目。
人格都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尽管从抽象人权的观点看,人一出生就获得了人格,但实际上这还只是一种潜在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的。“多样性的互动会塑造人类的发展。”⑩因此,人的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在人格获得的过程中,虽然环境、教育等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个人自己的活动和作为。人格是个人自己塑造的,是通过自己有作为的活动塑造的。人之所以要塑造人格,归根到底是人本性的要求,是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无论自觉与否,人都会在这种本性的驱动下活动,并在这种实现本性的活动中塑造自己的人格。
在人格中和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格形成的前提,并标志着人格形成的水平。有研究表明,儿童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开来是人格开始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从十二岁开始逐步脱离对父母的依赖,一直到十八岁,这种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此后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增强(11)。正常人都具有自我意识,因而在人格方面具有自我塑造的能力,也负有自我塑造的责任。每一个人之所以在人格上都能够有所作为,根本原因在于人有自我意识。
人格不仅是通过人的各种活动形成的,也是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出来的,活动是人格呈现的载体。人格隐而不现,不可能通过经验直接把握,但真实人格总会体现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因而可以通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活动洞察人的真实人格。不过,这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真实人格与在各种活动中呈现的人格以及人们通过呈现人格产生的印象之间的差异问题。一般来说,真实人格与呈现人格和印象人格多少是会有差异的,而人们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活动来认识他的作为内在自我的人格,这就使我们的人格评价变得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偏差。因此,要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人格,需要对他的活动表现进行较长时间的综合考察,而不能根据对一个人的一时印象。
由于人格会体现在人的各种活动中,体现在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人格。看的角度不同,同一个人似乎有不同的人格,如道德人格、政治人格、宗教人格等,也有所谓的“资本人格化”之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人格只有一个,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出的人格只是同一个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呈现而已。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注重从道德方面特别是从德性方面看一个人的人格。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人格的德性方面,是因为人格中的德性因素对其他因素(特别是知识和能力)朝着有利于人更好生存方向发挥功能起着根本性的规定作用。
人格是观念、能力、知识、品质等要素构成的一个人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有心理学家认为,个性心理特征主要由能力、气质和品质或性格三个要素构成(12)。这种划分可能不是那么准确,因为气质不是与能力对应的独立心理特征,而是品质或性格的禀赋方面。而且,这种划分忽视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体现个性心理特征或内在人格的观念、知识这两种因素。也有心理学家将个性心理特征划分为能力和人格两个部分(13)。这种观点将能力置于人格之外与之并列起来并不合适,因为能力如何是人与人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人格实际上是人的综合规定性,包涵了观念、能力、知识和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内在要素,观念正确与否、知识是否丰富、能力是强是弱、品质是否优良共同规定着一个人的真实人格。人们在这些要素方面的差异决定着人们人格的差异。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总体个性特性和完整精神面貌,因而一个人的人格主要不是一个人的生理状况或身体形象,而是这个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他内心世界的呈现。从这种意义上看,人格主要是心理的人、精神的人,与生理的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一个残疾人也可能有完善的人格,一个体魄强健的人也可能是一个人格扭曲的人。这种心理的人、精神的人就是人的真实人格,但这种真实的人格可能有不同的呈现。正常的人格是真实的人格与呈现的人格大致上是相一致的,如果严重不一致,人格就是不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或同一性,尽管人格有变化的可能性,但正常人格变化是缓慢的。
人格形成变化是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中实现的,因而人格形成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自我成为一种社会的存在。一般来说,每一个成熟的人格都是社会化了的人格,人的社会化完成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起着重要的作用(14)。社会学研究发现,人的自我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毕生持续的社会化过程。随着社会化过程的持续,人格会相应发生变化。
一个人的人格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阶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例如,著名精神病学家沙利文(H.S.Sullivan)将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的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后期六个阶段。他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往往产生矛盾和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因此,个人只有注意自己的发展各阶段之间的协调,才能获得完善发展的人格(15)。无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格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呈现为阶段性。无论是对于个人的人格塑造来说还是对于社会的人格教育来说,了解人格的发展规律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性总体上看是有利于人更好生存的,一般不涉及道德不道德问题,但人格却不仅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还在存在着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人格的各种要素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完整的集合,但可能会发生缺损,即所谓的人格缺损。真实的人格和呈现的人格应该是有机统一、协调一致的,但可能发生分离。一旦发生分离,就是通常所谓的双重人格。人格的各种因素及其集合还可能发生扭曲、分裂、变形等情况,出现人格扭曲、人格分裂、人格变形等人格病态。人格出现问题就是人出现了问题,导致精神性的疾病。这种疾病比生理的疾病更难治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的幸福威胁很大。正常的人格一般可看作是健全的人格,但健全的人格还存在是否道德、是否高尚、是否个性化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具有个性,其人格就是完善的。
注释: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0页。
②江畅:《理论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4页。
③参见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④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⑤参见卡拉·西格曼、伊丽莎白·瑞德尔《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陈英和审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⑥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75页。
⑦参见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8-439页。
⑧参见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188页。
⑨参见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85-387页。
⑩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75页。
(11)参见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199页。
(12)例如,曹日昌主编的《心理学》(吉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就将能力、气质和性格看作是个性心理特征。
(1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14)参见约翰·J. 麦休尼斯《社会学》,风笑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15)参见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05-407页。
看了“发表学术论文的作用”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