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计算机网络综述
摘要: 从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进行阐述,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构造以及设备有一个整体了解,以使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面对网络问题不再束手无策,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网络组成;网络功能;网络设备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110183-01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分布处理:是指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中,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通过适当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处理。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利用网络实现分布处理,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综合信息服务: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要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的处理,而计算机网络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
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集线器(Hub):是单一总线共享式设备,提供很多网络接口,负责将网络中多个计算机连在一起。所谓共享是指集线器所有端口共用一条数据总线,因此平均每用户(端口)传递的数据量、速率等受活动用户(端口)总数量的限制。
交换机(Switch):也称交换式集线器。它同样具备许多接口,提供多个网络节点互连。但它的性能却较共享集线器大为提高:相当于拥有多条总线,使各端口设备能独立地作数据传递而不受其它设备影响,表现在用户面前即是各端口有独立、固定的带宽。此外,交换机还具备集线器欠缺的功能,如数据过滤、网络分段、广播控制等。
线缆:网络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不同的网络有不同连接线缆,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公共电话网:即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经压缩后最高可达115.2kbps,传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是一种拨号连接方式。低速接口为128kbps(高速可达2M),它使用ISDN线路或通过电信局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ISDN业务。ISDN为数字传输方式,具有连接迅速、传输可靠等特点,并支持对方号码识别。
专线:即Leased Line,在中国称为DDN,是一种点到点的连接方式,速度一般选择64kbps~2.048Mbps。专线的好处是数据传递有较好的保障,带宽恒定。
X.25网:是一种出现较早且依然应用广泛的广域网方式,速度为9600bps~64kbps;有冗余纠错功能,可 靠性高,但由此带来的副效应是速度慢,延迟大。
异步传输模式: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信元交换网络,最大特点是速率高、延迟小、传输质量有保障。ATM大多采用光纤作为连接介质,速率可高达上千(109bps)。
调制解调器(Modem):作为末端系统和通信系统之间信号转换的设备,是广域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分别用来与路由器的同步和异步串口相连接,同步可用于专线、帧中继、X.25等,异步用于PSTN的连接在计算机网络时代。
6 结语
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利用必将会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将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的联系和沟通下,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将加快,企业和个人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信息需求程度相对较大的部门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并通过他们带动相关知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带动全社会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计算机网络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的高阶段发展。
此论文为湖南省十二五课题规划论文。课题批准号:XJK011CZJ010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浅谈计算机审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近年来,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之上的计算机审计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从两方面谈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然后将计算机审计与传统人工审计进行比较,总结出计算机审计的现有特点;最后结合前沿的信息技术,提出对未来计算机审计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对于计算机审计的定义,学术界尚未给出统一的定论。有人将其称为为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认为它是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为对象的审计。另一些人将其称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认为它是以电算化信息系统为对象进行的审计。还有人认为,计算机审计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的审计。前两种观点强调计算机审计的对象是电算化信息系统,而不强调审计的手段、方法、技术是人工的还是电算化的。第三种看法则恰恰相反,它强调计算机审计的手段、方法、技术应是电算化的,而不强调计算机审计的对象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还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二、计算机审计的现有特点
(一)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更高
审计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在传统的审计方法下,审计人员往往会感到工作繁重且枯燥。而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大量的计算、分析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在传统审计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被用于取证和制作工作底稿,而计算机审计技术使得自动处理审计证据和自动生成工作底稿,减少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经历关注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另外,在传统审计时代,审计对象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材料为核心。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审计材料进行运输、分类、保管;而在计算机环境下,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二)审计信息具备隐蔽性和易逝性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以磁介质来储存会计信息,不同于纸介质。这一方面使得审计线索更加隐蔽,审计人员不易查找。另一方面,磁介质上的信息容易被更改、销毁、转移、隐匿、伪造;操作不当还可能破坏重要的数据文件和程序,销毁审计线索。同时,磁介质本身的稳定性也对信息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使得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可靠性审查的评价也成为一项全新的重要审计内容。
(三)审计范围发生变化
在信息系统中,原始资料一经输入,就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中途不会有人为的干预。这样就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真实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审计人员既要审查输出的信息资料和系统工作人员,又要审查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相关数据文件,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化。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内部控制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以往企业单位通过制定相关原则来执行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人为因素。审计师对内控进行审计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控相关文件以及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而如今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通过密码、权限等相关设置实现,因此内控评价也将从过去的对象转移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控制措施。
(四)审计业务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传统手工审计没有统一的业务标准,审计人员往往存在主观臆断的现象,这影响力审计的客观性,不利于形成统一的额审计规范。而计算机审计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计算机审计一方面能减少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增加其客观性。另一方面计算机审计能够使审计逐渐趋程序化,并形成统一的审计流程和标准,最终使审计业务全面规范化,既审计的质量,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未来展望
与传统人工审计相比,现有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已在审计效率、准确性、规范性上取得较大提高。随着前沿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这些将进一步扩大计算机审计的优势。
(一)实时在线审计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的审计是面向结果的静态审计,多为事后审计。而随着电算化会计的普及,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可能,审计工作也可能由过去的事后静态审计变成实时的、动态的、在线的事中审计,对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实施时事的监控,获取一手信息。
(二)信息安全技术将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给企业的舞弊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舞弊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其隐蔽性以及危害性更高。未来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造假行为可能会上升到技术层面。被审单位为了隐瞒自己作假的痕迹,修改计算机上的代码和程序,甚至入侵和修改会计师事务所的系统,病毒、黑客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将时时刻刻影响着审计行业,审计师为了识别、侦破和防范这些行为,也要具备充分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双方在技术层面进行博弈,这时就对信息安全技术的运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三)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技术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数据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规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当前审计工作中使用Oracle、DB2等大型的数据库仍不能满足审计人员的需求。而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相对于过去的数据库手段,这一技术更加多元化、智能化,能为审计分析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据。未来这一技术必将在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能够对审计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人工智能技术将被运用于计算机审计
当前的计算机审计中,计算机只停留在辅助审计人员工作的层面,至于要审计什么、怎样审计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决策,取决于人对计算机提出指令。这种审计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相对于目前的科技现状而言还有很多的不足,举例来说,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技术在计算机的审计过程中使用还较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审计专家系统内部将具有专家水平的审计知识和经验,能模拟专家决策过程,对于复杂的专业审计问题起到智能化决策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专家系统也将不断提高,未来势必会逐步融入到计算机审计技术中,人类将进入智能化审计时代。(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金城.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秦宇.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J].会计之友.2005(3)
[3]刘汝焯.信息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方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
[4]蔡树宜,尹辛玲.谈信息技术对计算机审计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