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整合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受各种文化观念和社会矛盾的交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马加爵和刘海洋事件大家还记忆犹新。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塑造健康心理,开发利用潜力,完善健全人格等工作方面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而女大学生由于受性别和生理原因以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她们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相当于青年中期,这是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因此,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措施是很必要的。
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南阳师范学院女大学生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92份。
1.2研究方法
问卷采用SCL―90,此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国内学者陈昌慧修订后的量表,共九十个条目,九个因子,每个因子反应出某方面的症状痛苦情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问卷结果采用SPSS录入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结果
根据SCL-90阳性症状标准(≥2),对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分析。
2.2 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分方面的显著差异为0.004,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3可知,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躯体化方面的多重比较发现,艺术体育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躯体化程度差异显著,P=0.003<0.01,教育和文类学生的躯体化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0.01。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强迫症状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学生和教育类学生在此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1<0.01。另外,教育和文科类学生在此方面也差异显著P=0.004<0.01。其余专业学生在此方面差异不显著。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抑郁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在抑郁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4<0.01。文科和教育类学生在抑郁方面差异也非常显著P=0.001<0.01。其余专业学生在此方面差异不显著。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在焦虑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03<0.01。教育和文科类学生在此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5<0.01。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敌对方面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艺术体育,理科和教育类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0.025和P=0.005。体育和文科的显著差异是P=0.004,其余专业差异不显著。
在偏执方面不同专业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文科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为P=0.002小于0.01。其余专业在此方面差异不显著。
在精神病性方面的多重比较发现:理科和教育差异显著P=0.002。艺术体育和教育差异显著P=0.035<0.01,文科和教育差异显著P=0.016<0.01。
在总分方面进行的多重比较发现:教育和理科,教育和文科的显著差异分别是0.002和0.001,其余专业差异不显著。
2.3城乡户口和是否任职方面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户口和是否任职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3.1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的原因
调查显示,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一方面因为不同专业所设课程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等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事情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3.2在城乡户口方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贫穷确实给许多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后,学生进校学习费用大幅度增加,高昂的学费、住宿费、个人日常生活费用、人际交往之间所需花费的费用等,使许多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就调查结果来看,生源地的差异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有多种,诸如: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等,使城乡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3.3在是否任职方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就调查结果来看,是否任职并没有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很多,比如:大学生在进校门的那一刻就为自己制订了明确的目标,考研或者考证,而担任学生干部虽然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甚至对就业有帮助,但是也会分散精力,对学业有所影响。所以,大学生都能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
4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维护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较显著,因此,应该合理开设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学校应努力致力于建设一个良好、宽松的心理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体育运动节,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引进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专职心理健康医生,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诊断室,心理聊天室,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开通专门的心理咨询求助热线,定期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再教育,使其掌握初步发现心理不良发展趋势、初步判断、积极开导等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