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
自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之后,一系列研究围绕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其理论创新性,积极情绪的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一
《积极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与启示》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之后,一系列研究围绕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其理论创新性,积极情绪的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些研究帮助我国学者辩证地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精华,并进一步开展如下研究: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注重发挥个人潜能的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代理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3.积极心理学需注重挖掘人的潜能的研究
Dana Becker等人指出,积极心理学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能带来快乐、成功,能帮助摆脱美国人摆脱9?11噩梦的美妙图景,似乎可以由心理学家来帮助人们得到所需的优秀品质、幸福生活和社会繁荣。在一些研究中似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要依靠心理学家们充当幸福生活的引导者。这也许背离了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能力和积极品质的初衷。幸福生活不是由心理学家来提供或创造的,而是人们通过努力和追求获得的。所以,相关的研究应更注重个人如何在社会和自然情境下能获得或激发出这些积极的特性,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生活。这样的研究选题在国内外都需要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Ribot, T. A. (1882). Diseases of memory: An essay i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W. H. Smith, Trans.).New York: D. Appleton.
[2]崔丽娟,张高产.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 2005. 28(2): 402~405.
[3]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3:6~10.
[4]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3): 321~327.
[6]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15):253~255.
[7]William C. Compton. (2005). 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U.S. :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Inc: P4,7.
[8]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303.
[9]Louise Sundararajan, Toward a Reflexive Positive Psychology: Insights from the Chinese Buddhist Notion of Emptiness. Theory Psychology. 2008, 18: 655.
[10]Torill Bull. Hunting happiness or promoting health?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deserves a place in health promotion. Promotion & Education 2008,15; 3.
[11]Grant Jewell Rich.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1, 4 (41); 8~12.
[12]Eugene Taylor. (2001).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Reply to Seligma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 13.
[13]Torill Bull. Hunting happiness or promoting health?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deserves a place in health promotion. Promotion & Education 2008; 15; 34.
[14]王艳梅,汪海龙,刘颖红.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19~122.
[15]Barbara L. Fredrickson et al. Open Hearts Build Lives: Positive Emotions, Induced Throug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5(95), 1045~1062.
[16]Roy F. Baumeister, Ellen Bratslavsky.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4(5): 323~370.
[17]Amy L. Ai,Crystal L. Park. Possibilities of the Positive Following Violence and Trauma:Informing the Coming Decade of Researc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Violence, 2005,2(20): 245.
(本文系2009年北京市教委高校教师赴美国访学成果, 获得北京市教委“首都特殊教育”科研项目支持。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10007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