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心理课论文范文(2)

大学心理课论文范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心理课论文范文

  大学心理课论文范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综述了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论述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防护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尤其是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初次尝试独立生活。面对生活环境的突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人生理想和现实矛盾等诸多问题,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困惑、焦虑、失望和痛苦之中。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

  根据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和王建中教授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49.2%的人表现出焦虑,48.4%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还有31.7%、32.5%和34.9%的人表现出冲动、消极和懒散。其他诸如紧张、偏执、失眠、孤独冷漠和思维凌乱等都达到了20%以上。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他们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活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给雨。但在大学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丧失了对父母的完全的依赖,由一家的焦点突然变成班级里平凡的一员,多少会给心理造成一些影响。而且现在大多数学生上大学前都没有住校经历,没有与他人共居一室的生活经验。而这种亲密接触显然就会产生一系列冲突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大都以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但是这种自私自利,处处要人迁就,不以诚待人,只会激化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2.学习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且关系着全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大量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参加普通话培训、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等。有些学生为了保住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地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学习负荷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必然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2)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大学各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因此,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知识缺乏兴趣,更有甚者抵触厌恶,产生厌学情绪。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如此这般敷衍应付日常的学习任务,视学习为苦差事,更加重了大学生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迷茫。有些学生明显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像中学那样集中,课堂上不专心听课,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大多数人不再像中学里那样是佼佼者。承受家长太多和太大希望的大学生,脆弱、敏感、孤独、心理压力大。

  3.情感因素。

  受西方开放“性文化”的冲击,随着青春期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恋爱”成为校园里流行的风气。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低龄化。有些大学新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寻觅恋人。二是公开化。当前的大学生谈恋爱已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校园里热恋的男女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互依偎搂抱也不足为奇。三是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无意谈恋爱,但同寝室其他学生都有男(女)朋友,为满足虚荣心也去谈一个。四是轻率心理。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寻找精神刺激,填补空虚,打发寂寞的课余时间,奉行“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行为的产生与其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日渐增多,如:性意识、性行为、性压抑等。但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及学校性教育普及程度不够,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和困惑。

  4.人际关系因素。

  部分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远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多少会有一点孤独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由于个体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和谐。但是部分学生在很多时候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行事,不懂得谦让。还有些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而误解正是产生于这样不恰当的沉默。这些不合理的做法,极易激化小小的不和谐,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使学生们的孤独感进一步加剧,产生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出现反感和厌恨的心理,严重者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5.就业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由国家分配逐渐走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感荡然无存。就业压力很大,尤其是高校逐年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人数激增造成的就业难问题,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超负荷运转,既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大学生供大于求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使竞争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既想考研,又担心失去就业的机会;择业时既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又担心个人前途的发展,等等,各种担心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神经,精神压力如此之大使他们无法轻松地学习和生活。

  这些学生大多数还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正饱受心理问题的影响,基本上得不到心理专家的帮助,甚至下意识地排斥接受心理辅导。大部分人还忍受着朋友、家人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有义务及时开展心理教育,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主要防护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会学生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将自己设想为对方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上的角色互换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如果能与别人进行心理互换,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各种偏见和误解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付出、互助互爱的精神。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没有朋友的帮助,光靠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去帮助别人。同样,想要获得别人的爱,就先要去爱别人。人生之路难免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这时候往往对人情世故最为敏感,最需要友谊和帮助。如果先前经常关心他人,帮助别人,这时候朋友们也一定会回报你温暖的安慰、及时的鼓励。

  3.主动沟通。

  任何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阴暗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们沟通,细致地了解学生所想,体贴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错误,找出根源,激发积极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增进上进动力,进而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4.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

  首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如艾森克个性量表测量、人际关系测量、考试焦虑测量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将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便于教师更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成长,并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微观上防患于未然。

  其次,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这不仅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向心理平衡的方向转化,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精神方面有疾病征兆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异常心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心理健康的全体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VOL 22,(4).

  [2]刘进.大学生心理疾患原因探析.青年研究,2004,(12).

  [3]陈灿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求索,2004.6.

  [4]黄艳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建立和谐宿舍关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看过“大学心理课论文范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范文

2.大学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3.大学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范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论文范文

5.大学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279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