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

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在这里,心理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篇一

  《积极心理学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

  摘 要:对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从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系统三方面着手来应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63-02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和培养制度的改革,高校在校大学生及贫困生人数在不断增大,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成了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帮扶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为他们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但要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际关系因素

  在大学里,远离父母朋友的大学生们的交际需求有了很大提升,渴望着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贫困生和其他同学相比,生活、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使他们难融入大集体中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也不懂得如何寻求帮助。家境贫寒、兴趣和爱好及交际技巧匮乏的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中,为掩饰自身的困境和不足,自尊心促使他们不愿意主动和他人交往,全无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从而逐渐形成内向、孤僻、冷漠的心理状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这里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生活中快乐的主要源泉。快乐的家庭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为孩子的健康心理塑造提供保证。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父母为了撑起家的天空,早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去远方的城市打工,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在祖父母的照顾下过着拮据的生活并一路走来。在大学他们的心里不但承载着学业的压力,还背负着如何减轻家人和自己生存的压力,这些压力若长期无法得到排解会使他们的内心陷于紧张、焦虑、烦躁、痛苦的境地,带来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

  (三)就业压力因素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计划招聘岗位数缩水。与此同时,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使得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校学业成绩没那么优秀,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不够突出的贫困生毕业后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贫困生在举债的情形下才完成的学业,却可能面临刚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实。这也强化了贫困生消极悲观、焦虑、抑郁等的不良情绪,一些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这些压力,呼唤高校管理者能找到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式,促进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形成,并健康快乐成长和幸福地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用一种包容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提倡人类要用一种积极心态对人的经历做出积极解读,激发和强化人所有的某些潜在的或外显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幸福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层面:主观层面上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该部分主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研究中心,强调人应该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个人层面上关注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组织系统层面主要研究如何建构使个体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礼貌、有责任感等的社会组织,如和谐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和社区等等。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来促使个体发挥其潜力并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从个体层面来看,积极的情绪体验的不断获得有助于积极人格的形成,而积极人格的形成又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积极的社会系统可以更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体验,它为前两者的获得和形成提供了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强调重视发掘和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培养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乐观解释风格,积极诠释现实,以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产生,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强调积极系统环境对人的影响。积极的外界系统,不仅是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最直接来源,也是构建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

  三、积极心理学在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一)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贫困大学生由于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原因,心理上更多体验到是:抑郁、焦虑、自卑、敏感、偏激、虚荣、嫉妒等消极情绪。

  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同乡、室友、同学、老师要帮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积极地交往、沟通。在交往、沟通过程中,同乡、室友、同学和老师要运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如面带笑容、语气温柔地主动交往,关心和帮助他们应对生活、学业上的困难,暗示和传递积极的信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体验如爱、高兴、满足感、自豪感等多种具体的积极情绪,提高与贫困大学生交往的实效性。根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理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表面看来不同,但能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构建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等(FredrickB.L,2001)。

  另一方面要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有必要主动培养自身应具备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交往双方是否具有积极品质。贫困大学生要主动去习得“真诚、乐观、宽容、爱、利他、礼貌”等积极的品质来待人接物,主动构建自身的良好人际关系,更好地感受到集体的爱、关怀和温暖,内心有归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贫困大学生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提供支持,进而增进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化解自卑、焦虑、忧伤、苦闷、彷徨等消极情绪的力量,能让他们从容应对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帮助他们养成满足地回忆过去,幸福地生活在当下,乐观地展望未来的积极心态。在交往活动中使他们改变过去对生活、对世界的消极认知,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并提供体验新情绪的机会,增加他们对自身力量的积极认识,帮助他们改变过去自卑、退缩躲避的行为,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

  (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身上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来应对生活的拷问,幸福地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自身具有智慧、勇气、仁慈、公正、克制和超越六大美德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二十四种品格力量。

  这些美德、品质能否在贫困大学生个体身上体现出来取决于个体能不能关注到他们,并在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下来习得他们。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就要帮助他们努力来习得这些积极人格品质。要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教育者要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关注他们身上的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挖掘和强化他们身上的现实能力和潜力上,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为途径来培养他们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

  学校教育者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层面上。贫困大学生出现经济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解决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出现学业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业跟不上的问题;若他们身上没有明显的问题出现,教育者们则很少甚至不会给予他们关注。

  积极开展经济解困工作,教育者应引导贫困大学生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一方面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挖掘和强化诸如感恩、满怀希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等积极品质。开展学业解困工作,工作中,教育者要开展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在活动中要把精力放在挖掘和培养贫困大学生自身的诸如好学、开明、洞察力、创造力、好奇心等积极品质,让他们对学业、生活、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开展能力解困活动,在活动中,教育者要帮助培养他们的鉴赏、幽默、笃信、宽恕、公平、合作、谦虚、谨慎、自我调节、领导才能等积极品质。并在活动中让他们不断获得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起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体验到存在的价值感,获得和激发积极力量。

  (三)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不同的人在后天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面貌。因此,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的所起的作用,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积极的环境。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工作者要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并营造出积极的校园环境积极的校园环境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积极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积极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环境。

  物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积极的文化环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能够促进积极的寝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校园人际环境主要是学生-学生以及老师-学生关系构成的人际交往。同学、为师者要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充分关注这个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为师者在工作中坚持这样的理念:一切教学活动皆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宗旨,给他们一些希望感与能力感,去激发他们对自己潜在的积极人格的挖掘,进而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贫困大学生的学业表现,而不是从问题面去探讨。要正确应对个性差异发展现象。变过去的硬性管理为现在的弹性管理,宽严相济;从过去的注重过程管理到现在的注重目标管理,为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求学和成才氛围,培养和发展其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能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课外的学术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励他们的创新激情,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心理素质。任何学术、非学术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宗旨,给他们希望感与能力感,去激发他们对自己潜在的积极人格的挖掘,进而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贺,陈建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11(3).

  [4]贾敏,张珂.积极心理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决策探索,2011(8).

  [5]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1).

  [6]万叶岭,张鸣.浅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1(2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论文

275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