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2)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篇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摘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偏重心理问题的矫正,针对的是部分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模式的转变、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教育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自我教育;资源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设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机构承担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和工作思路,对推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分两部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矫正性心理咨询与辅导。前者针对全体学生,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防患于未然。后者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需要专业心理学教师负责以恢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占主导地位[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发展性原则[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完善人格。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心理状态良好的大学生,教育内容是学习与成才、恋爱与人际、求职与就业等成长发展性内容。然而,由于教育理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偏重以个体咨询与辅导为主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与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与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其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注重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3],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势必会陷入片面化和孤立化的境地,必须发动广大教师才可以达到效果[4],即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整个学科教育中,除了通过心理学教师开设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心理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教工、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可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5]。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里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家,是心理辅导员和咨询员,还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践者与发展者[6]。在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具备三重身份:心理学研究人员、心理咨询师和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角色要求其运用心理学理论设计一系列调查、实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要求其承担高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其开设相关的选修、必修课及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
目前,高校逐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队伍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中对二级、三级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是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是心理培训师,培训对象包括: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教师的主要角色将转变为培训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专业指导者,心理咨询与辅导、危机干预之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逐渐转移给二级、三级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随着专职心理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要逐步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具有专业化、发展性和助人成长的特性[7]。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以下两方面: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传授那些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帮助,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交往心理、恋爱与性、择业心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8]。大学阶段学生容易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学习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网络沉溺等[9]。除了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传达一些积极关注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理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全员育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体现。
4.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是对应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必修、选修课和讲座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目前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该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发展心理学家沙因认为,成年早期(也就是大学生所处的发展时期)的认知发展处于实现阶段(achieving stage),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其智力实现有关职业、家庭、社会贡献等长期目标,不再以收集资料为主,而转向了实用主义[10]。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则是将实际的应用情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目前,团体心理培训、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读书月、情景剧大赛、心理沙龙等)、学生社团等方式,学生的体验度相对较高,效果较好,但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还是有限的。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应以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情况为基础。多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宿舍,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也是考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指标。一方面,各高校可以依据校情,在宿舍区域设置心理聊天室、心理宣泄室、读书室,各院系辅导员也可定期入住学生宿舍,悉心关注学生生活动态,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博客、微博、心理小贴士、心理美文征集、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专题论坛、社会热点心理解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够有机会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指人们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教育原则和规范,自觉自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施加影响的过程。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11]。心理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只有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才会主动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节自我,消化吸收各种来源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也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组织,建立班级朋辈互助小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心理困扰时,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倾诉的仅占3.2%[12]。朋辈互助的优势是心理委员或心理保健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空间距离近,最能直接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能够比较及时地化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问题[13]。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在助人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积累成功体验,还是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这样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才能够覆盖全体学生,达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6.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经济上的压力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14]。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1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配合,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能局限于校园内。首先,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有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其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利用高校广播、校报、校刊和其他社会传媒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其次,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调动全校教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次,寻求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加强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医院的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如,各学校定期举办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督导学习共同提高,与红十字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加强交流协作,与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参与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救治。最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起点,也是影响学生终生的社会因子,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体氛围。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明确要求各高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因此,各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小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倡导发展性教育模式.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5.
[2]吴先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
[3]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5.
[4]张洪英,卢继英,高宝莹.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其实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8(1):70-72.
[5]唐月芬.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传承,2010,(30):142-144.
[6]杨贵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专职教师的角色定位.学术论坛探索,2008:179-180.
[7]马惠霞,吴捷.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的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220-222.
[8]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9]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罗伯特·费尔德曼著,苏彦杰等译.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504-544.
[11]叶玉清,单常艳,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9,(1),2007:92-94.
[12]张伟,骆小阳.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现状尴尬[N].中国青年报,2005-08-03,(7).
[13]崔建华,张学诚.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14]孔德生,张微.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61-62.
[15]郭洪芹.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构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102):93-95.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