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论文(2)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论文篇二
《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以期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 心理障碍 调适
随着我国1998年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1999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9年增加了400多万,达到619万人。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遭遇我国高等教育去精英化、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1.大学生主要就业心理障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大学生在对自我、就业和社会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现象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攀比心理不明显,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比较乐观,77.1%的人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但是他们依然存在较多的就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认知障碍。
1.1.1 自我认知不准。调查中,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72.1%的人有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没有做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导致,当问到自己存在的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时,46.7%的人认为是自己能力难以胜任社会、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与此同时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期望和认识的矛盾,势必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是产生他们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没有做到“知己”,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在“知彼”方面做得也差强人意。他们比较轻视能力的重要性,注重“门当户对”。在对“您如何看待就业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回答中,有50.89%的人选择了“最好是专业对口”。而在问到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排序中,人际交往能力被放在了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前面位居第一。因为对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产生了怯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求职方式的调查中,“愿意上门推荐自己”的只有13.7%。这种消极等待的思想使很多人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1.2 自卑心理。调查发现,100%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另有58.18%的人认为自己承受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求职时不够自信。能力不足成为困扰自己就业因素中仅次于“信息量少”的第二位因素。在择业中,因为缺乏自信心和勇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应聘时畏畏缩缩,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人的陈述是“神情紧张、举止拘谨”,更有甚者说当时“心神不定、面红耳赤、谈吐失常”。在求职的关键环节,自卑使大学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1.3 自负心理。与前面谈到的自卑心理不同的是,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56.54%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结合前面的数据,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着相对乐观的心态,虽然他们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对自己的就业期望比较高。这是比较明显的自负心理的表现。有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很容易脱离实际,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自负心理导致的就业挫败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以跨越的重要障碍。
1.4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增多。但是仍有73.44%的人将“京津沪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了自己就业的首选区域。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就业的鼓励和宣传,大学生对到西部就业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强。当问到是否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就业时,有87.15%的人表示因为祖国建设的需要以及相关政策支持,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就业。这种“孔雀东南飞”和“扎根西部”同时出现的前后矛盾的结果,充分说明了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时趋向于“热门”地区和“热点”政策,是从众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了对自己特长、特点的分析,导致就业屡屡受挫。
1.5 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消极被动地等待,坐等家长、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在就业方式的调查中,有58.76%的人选择现场招聘会和亲友介绍工作等“古老”的方式找工作。与此同时,有73.86%的同学在学校期间除了英语和计算机之外,没有考过相关的职业证书,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这种存在依赖心理的同学看到那些主动出击的同学一个个地落实了单位,而自己没有着落时,就埋怨学校不行、埋怨专业不行、埋怨父母没本事、埋怨自己生不逢时等等。
2.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出现的心理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和职业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行动上自卑和心态上自负的状态,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而“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想要感恩父母”和地方院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具体的教育实施环节不当,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能力锻炼等都从客观上造就了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大学生对学校和家庭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甚至主体缺位。我国受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进行有效调适,需要大学生、家庭、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积极实践,知己知彼。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在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多参加各种有益于了解自己和社会的活动,尤其是积极参与了解和认识相关工作的实践活动。在此次调查中,大学生都能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大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自己的美好梦想扎根在社会的真实土壤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一个明智的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生涯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同时需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了解社会和相关职业的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2.2 增强自信,笑对挫折。“自信要以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要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增强自信,树立自信心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大学生拥有了自信对就业本身就能带来莫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尽显才华,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增加成功的砝码。同时,拥有了自信,大学生才能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这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有权威证书的资格认证等)的训练,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还应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学会将挫折当成成功的阶梯和完善自己的机会。拥有自信的大学生还会笑面挫折,顺利就业。
2.3 注重预防,加强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心理素质比较差。这就要求学校、家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可以通过与子女之间交换就业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接受挫折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主动深入学生,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掌握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重点跟踪和帮助,如有需要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档案,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开展心理咨询需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团体就业心理咨询;针对部分同学的心理障碍,开展个体就业心理咨询。”
2.4 跟进指导,优化设置。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都有所加强,从大一到大四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接受个案访谈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自己早就忘记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对结合自己的就业实际进行具体的指导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此次调查中,有76.8%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满意。其中,最满意的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在问及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加强的内容时,82.5%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就业体验”和“模拟面试”等具有实践意义的环节。学校的就业指导等课程需要在继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强化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过程指导,避免大一的时候谈规划,大二大三谈就业,造成生涯规划和学习、就业“两张皮”,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还需要加强“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同时,还需要注意邀请知名企业的相关人事做有针对性的讲座,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学校的就业指导需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课程开设、就业能力培养、就业心理辅导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跟进指导。
2.5 关注弱势,重点辅助。在具体的就业实践中,高校特殊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在就业时也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除了接受学校普遍实施的就业指导政策外,还应得到特别的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女大学生、身体残疾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学生、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的特困生等。对于这类学生,学校要注意心理疏导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做到扬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就业的过程中学校还尽可能对这类学生进行重点推荐。有些高校举行的“女生专场招聘会”等做法也值得借鉴。总之,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辅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2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薛亚萍.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分析与就业心理指导.教书育人.2007(1):81
4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5 贺迎春.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1):6
6 陈腊文.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研究.教育与职业.2007 (1):83
7 曾恒.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56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