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
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
自我心理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它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品质、完善自己个性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篇一
《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方法探讨》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者更多地从外在的学业、就业压力、交友恋爱问题、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来讨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外在因素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大学心理问题。但人们很少从大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方面来探讨他们可能的心理问题,特别是自我心理教育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文章从积极自我暗示、自我修炼、心理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育、心理行为发挥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自我教育;自我心理教育
[作者简介]毛小波(1974- ),男,湖北应城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湖北 襄阳 441050)
心理教育指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心理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它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品质、完善自己个性的重要途径。
在制约人的心理发展诸因素中,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因素只是外因,而自我认识、自我活动、自我教育才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心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常常表现为外部心理知识、技能的灌输、心理咨询与治疗,而这些在心理发展中显得相对滞后,效果不够明显。要想获得明显的效果,必须依靠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悟和自我实践。“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说明了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有着鲜明的心理特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但同时,由于生活经历的缺乏,其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意志力不强,进入大学后,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反差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思想矛盾和不良情绪反应,此时就需要他们具有很强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能及时解决其心理问题。现实生活中,不时出现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让我们揪心,深思其根源,找出对策,努力助其走出困境。如果大学生具备了较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就能很好地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大学时光,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帮助他们自如面对各种心理问题。
一、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指主体通过各种方法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控自己的心理,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促进自身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内因,其意义在于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自我心理意识训练
自我心理意识主要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和反应能力,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依据,自我心理意识强的人能够随时监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内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地进行反省评价,追究自我过失,以期弥补。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析自身心理状态,明确目前健康状况,知道心理状况良好时应该保持;当心理状况不良时,应该怎么做,我能够做什么,多从自身找原因,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能够做到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
(二)自我积极暗示
自我积极暗示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内部语言及体态语言、信念、预期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施加积极影响,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了一个标签,当人自认为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消极的命令会给人消极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人就会失去斗志,失去信心,放弃努力。反之,积极的命令会给人积极的指令,我是一个定了目标就能实现的人,经常这样想,经常对自己有这样的暗示,就能产生令人吃惊的积极效应。作为社会个体,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变换环境、自我对话、自我安慰、写日记、默念座右铭等方式, 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达到改变心境、正视现实、树立信心、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效果良好,现实生活中应多进行积极的暗示, 尽量克服消极的暗示。
(三)自我心理锻炼法
1.自我强化法。通过对自我心理目标进行强化,这是自我心理教育的核心部分。自我心理目标的确定与强化,对于自我心理锻炼动因的诱发具有不可低估的效应。在进行强化训练的过程中,自我心理目标的确定必须适度,以自己承受能力的范围为度,且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既要注意总体方向上的一致性,又要注意目标的分解,并能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演讲时的紧张心态调整,可以制定阶段性的目标,通过演讲对象人数的控制来逐步提高演讲者的适应能力,并及时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强化,最终达到在任何场合下演讲都能从容应对。
2.自我激励法。指大学生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刺激和鼓励,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世。自我激励对于增强个体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连续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体在完成了一个预定的目标后,可以获得胜任感、成就感、自我尊重感等情感体验,从内心感到自身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手段进行自我鼓励,可以使自己保持乐观奋进的情绪、充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因此,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激励是非常有益的。
3.自我调适法。大学生活节奏较快,各种变化较多,大学生必须主动适应客观环境,这就需要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在现实生活中,情绪不仅能影响智能的发展,而且改变人的理智,使人失去客观的态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都要避免消极后果的出现,这就必须有超强的自我调适能力,能够提高和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采取自我鼓励法、转移注意法、环境调节法等来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感,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
4.自我超越法。大学生要想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扎下根基,有所作为,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实现自我超越。一个人如果真正想要致力于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然会竭尽全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超越目前的状态,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真正实现自我超越。
5.自我完善法。自我完善使自己呈现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身份,以及社会、群体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明确如何运用自己的独特之处,创造性地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问题。自我意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多种表现形态,有虚荣心、嫉妒心、自卑、妄自菲薄、窘迫、胆怯、畏缩、自暴自弃等消极心理,同时也有自尊和他尊、责任心和义务感等,后者是自我成熟的表现,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践,不断完善自我。
二、自我心理素质训练
现代大学生能够对自我的心理素质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做到了然于胸。大学生心理自我评价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分析和判断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运用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自己的实际进行对比,做好经常性的总结,进行自我监督,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激起心灵的震荡,产生积极进取的力量。要学会广泛地听取意见,学会自我批评,锻炼自己自觉自强、竞争进取的积极品质。
大学生能够通过内观来进行心理品质和心理过程的自我监控。内观是通过自我洞察,引起情感反应,进而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认知模式的一种心理咨询和辅导方法。通过内观,能够使主体有勇气反省和面对自己的内心。在实际内观、反省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能真正解决心理困惑、促进自己的心理和谐发展。
内观实际上是对自身言行和心理状态进行监控,如果自我感觉良好,心理行为正常,给予自己一定的强化,使其更加巩固;如果出现了思想波动或者行为上的偏差,通过自我监控及时发现,能够通过有意识地监督和控制自己的认识和情绪,是精神还是生理出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一直表现为高效心理品质。
(一)自我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并非天生�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质,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品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品质,情感的倾向性、多样性、固定性、功效性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品质等。心理品质的优劣反映出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水平,心理品质好的人处理问题的速度与效率都呈现正向趋势,自我效能感高。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只有对心理品质进行自我培养,使自己的心理品质达到大学生的应有水平,才能充分应对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情。
1.记忆品质的自我培养与训练。(1)锻炼自己意义识记的能力。充分理解材料是发展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对于相关的材料可通过寻找异同点来比较识记,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进行识,通过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调动心智器官和心理机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多种感官充分作用于记忆对象,能够形成全息印象,实现感知觉互补,最终牢固地记住记忆对象。(3)加强自己对知识的再认与回忆的能力。心理实验证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即在没有完全熟记材料以前,就试图回忆材料,回忆不起来时再进行阅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记熟为止。有利于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难以记住的地方。
2.思维品质的自我培养与训练。(1)思维灵活性的训练。通过多变的环境,培养自己的适应性能力,做到对变化的外部环境能够迅速应付,跟上时代步伐;同时能够有效地变换思维方向,摆脱惯性和消极定式对自己的影响。(2)思维的敏捷性训练。通过训练自己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迅速地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内的东西。多用怀疑和审慎的眼光看待问题,训练自己快速反应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3)思维的独创性训练。通过远隔联想训练和换个角度思维等方法来训练自己思维的创新能力。
3.情感品质的自我培养与训练。情感的培养与训练是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人的情感也需要培养与训练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包括信仰的树立、品德的修善、性格的陶冶、精神的充实等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情感的品质特性如强度性、稳定性、灵活性、细腻性、偏好性、层次性、效能性等进行塑造、调整和改变。通过情绪宣泄和后果惩罚来提高情感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水平。当各种负面情绪超过一定限度仍不能缓解,就需要考虑宣泄一下,可通过合理适度的方式及时进行宣泄,达到情感上的平衡。通过对后果进行预测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
4.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与训练。意志品质优良的人一般自制力较强,能够理智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驾驭自己的主人。在训练中可以通过自定目标,并全程监控落实,不断提高自己自制力。
(二)自我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行为是构成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无论简单的行为还是复杂的行为,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行为。心理行为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通过它可以检验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经过反复自我行为训练,对自己以前不敢干的事,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对某种恐惧、紧张的活动,经过训练也可变得习以为常;懦弱的性格经过锻炼也会变得刚强起来。心理行为训练就是从胆量、身体潜能、友情信任、团结协作等方面反复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自我行为增强等方法完善自己的心理行为。
自我心理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引导他们积极适应生活、学习,促进其主动发展,培养良好个性、开发心理潜能、健全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每位大学生都要加强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训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潜能发展和培养自己的优良心理品质出发,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幸福、乐观、自信、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陈毕晟.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自我心理教育方法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2]陈都良,王菁.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意义及有效性策略[J].学术空间,2009(7).
[3]崔景贵.心理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杜春平.大学生自我意识问卷调查及分析[J].科技向导,2011(15).
[5]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李继宏,韩登亮.论自我教育的缘起及心理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7]李琴.大学生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疏导[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8]李晓梅.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9]刘艳,张文超,龙云玲.内观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10]麻艳香,蔡中宏.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1]王栋.高职大学生自我教育指导的心理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1).
[12]王少东.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反思[J].科教文汇,2011(7).
[13]王希永.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