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大学校园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关注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篇一

  《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摘 要]农村生源大学生面对全新的大学校园生活,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文对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面临的各种困难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与生存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不同的生活情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强迫与精神病倾向等方面显著高于来自城市与小城镇的大学生。(1)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大学校园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关注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上的困难

  高中时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欠缺独立思考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老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讲授内容灵活多变,不会照本宣科,逐字解读,部分老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往往上完课就离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式,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学生们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常感到困惑与焦虑。大学校园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在完成学业方面更显得困难,与高中时期班长上的佼佼者形成鲜明对比。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大学生存在考试焦虑。

  此外,大学是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大学阶段的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习成绩不再是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教育理念的落后及其农村办学条件的艰苦使得很多农村学校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 素质教育很难在农村学校得以全面展开,学生无法得到绘画、音乐、舞蹈方面的系统训练。(2)由于这些客观环境的限制,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能力培养上有所欠缺,因而常产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回避心理,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自卑与焦虑。

  (二)生活上的困难

  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导致农村大学生生活上难以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靠父母肩挑背磨的血汗钱供给学费与生活费,平时生活比较节俭。几年前,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可持续发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花费”,如今依然是这样。(3)城市五彩斑斓的生活及城市大学生自如的消费方式逐渐让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感受到贫富差距。此外,当今的校园文化发展也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袭,比奢侈、比排场的攀比现象存在于各大校园,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而农村大学生很多需依靠助学贷款及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完成学业,这些因素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三)人际交往的困难

  城市大学生往往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走在时尚流行的前沿。这使得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既羡慕又自卑,他们既想融入群体又害怕被排挤,进而表现出孤立自傲来维护内心仅有的尊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人际交往互动,易产生敏感、多疑、抑郁等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平衡,填补人际交往的缺失,网络使他们更难以融入现实社会,从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导致不良的后果。良好的人际关系关乎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应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

  (四)情感困难

  影响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农村保守的大环境使大学生对待生理发育与性问题神秘而羞涩,缺乏正确的认知及科学的知识。因此对性知识的需求及对性的渴望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导致强烈的心理矛盾与痛苦。农村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五)就业困难

  考上大学的辉煌与就业形势严峻形成的对比使农村大学生产生困恐惧与怨恨心理,就业过程复杂而现实的社会关系让他们感到无奈,农村大学生相对来说社会资源匮乏,加上就业过程中有些招聘单位没有完全做到公平公开,就业公平依然有待实现,这些社会因素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埋怨。此外,他们在就业中定位不准确,“一步登天”的心理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地正视现实也是导致他们就业难的原因。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切实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帮助

  首先应在经济上为农村生源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完善相关的奖助学金评选制度,尤其是国家助学金应资助给真正贫困的同学,应鼓励农村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在不耽搁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外做兼职,使资助与自助得到有效地结合。其次应加强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意见反馈,重视指导农村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不再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真正有所收获,得到快乐。

  (二)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心理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4)首先,应针对农村大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开展相应的文体特长培训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可以向农村学生擅长的方面倾斜,增强他们的参与力度,比如班上可以开展“说家乡”等座谈会,让城市的学生也能增长见识,促进班上学生的相互交流。最后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农村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了解社会。如“暑期三下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平台,应鼓励农村大学生积极参与,争取回到家乡为乡民尽微薄之力。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充分挖掘闪光点,建立自信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多出身贫苦,他们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消极地抱怨艰苦的客观环境,而是养成了坚忍不拔、勤奋朴实的优良品质。在大学里, 他们自立自强、勤俭节约,有的农村大学生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在学习之余, 利用各种机会勤工俭学。据一些大学老师反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更刻苦,成绩更优异,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谦虚好学,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多数农村大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都能做到真诚待人,乐于助人,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主动给以帮助,还有大学生在评选国家助学金及其他资助项目时还能互相谦让,把机会留给更困难的同学,这些都是他们身上具备的难能可贵的品质。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扬农村大学生身上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找准闪光点,树立典型,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以及时鼓励,建立成就感,培养自信。

  (四)逐步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应充分关注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的文件,据调查,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部分心理咨询中心流于形式,很多大学生甚至不知道心理咨询的存在。部分高校心理咨询的专业性也受到质疑,由于心理咨询方面的人才匮乏,一些高校由担任人文社科方面的老师或辅导员承担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疏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留下了隐患。因此,高校的领导、老师应真正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使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帮助农村大学生度过心理难关。

  (五)指导运用心理自我调控策略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促进农村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同时情绪对大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心理专家应通过讲座、谈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的具体策略,如转移不良情绪、宣泄不良情绪、升华不良情绪等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调适的习惯,这有利于维护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豁达宽容的品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高校及社会各界应多注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对于“三困学生”,不仅要帮困,更要育人,逐步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解决其面临的心理问题,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

  注释:

  (1)齐玉龙.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4):333。

  (2)江立成,陶玉芳,唐轶.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许昌学院学报,2006(4):149。

  (3)网上搜索.

  (4)万敏.农村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分析和调适.校园之声,2010 (1):46。

  参考文献:

  [1]詹启生,苏慧丽,刘亚菲.不同成长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5月第30卷第5期,第436页.

  [2]夏金元.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透视与消解.教育与教学研究,第23卷第4期,第18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大学校园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关注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论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论文

    大学生心理变化是指大学生从入学以后,由于经历了一些事情,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了不同变化的过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初探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初探论文

    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极大地影响了其学习、生

  • 9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探析论文
    9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探析论文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克服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

  • 大学生失恋心理浅析论文
    大学生失恋心理浅析论文

    对大学生失恋现象的研究和对失恋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都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合理应对大学生失恋造成的心理影响,应从

272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