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创业心理探讨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创业心理探讨论文篇二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的研究》

  【摘 要】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教育起步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规范、理论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提出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就业心理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就业难”和就业结构不断变化等现实问题,许多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严重超载,出现了诸如焦虑、抑郁、迷茫、自卑、自负、攀比、恐惧、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等心理问题[1]。诱发高校学生出现上述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政府对就业市场的管理机制和公共就业服务政策不到位;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三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就业专业素质准备不充足等[2]。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要改革就业制度,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促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各种创新创业型人才。

  1.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高校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3]。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各高校不断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经过10多年的探索研究,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高校尚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不完善,很少采取规范的课程模式,多以讲座、竞赛形式为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存在着功利性,只注重锻炼少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忽略了全体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创新创业课程教材选用不严谨,缺少本土化优质教材。

  1.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就业,还可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大学生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陆续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但是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因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匮乏,很多教师不具备专业素质,难以开展专业性就业培训工作;二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和择业能力;三是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真实环境的就业面试等实践训练;四是就业指导工作多以报告会和讲座的形式开展,缺乏对学生个体的专门指导和培训。

  2.高校创新创业与学生就业心理的关联性分析

  1947年美国的哈佛商学院开创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4]。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最终实现方式,主要通过素质教育课程、科技活动、各种创新竞赛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以减轻和缓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创新和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很多大学毕业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转化为商品,孵化出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如苹果、因特尔、惠普、雅虎等,为社会提供了120万个就业岗位,聚集了数千亿美元的财富,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硅谷”的创新创业文化鼓励每个大学生勇于冒险、不断进取、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等,锻炼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创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培养出许多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因此,各国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不仅可以灵活就业,还能自主创业,提高自身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其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指导教育的实施方案

  3.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创建一套系统的因材施教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之适应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营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培养创业技能、培育创业精神。

  3.2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在学校内以创业园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等,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能力;同时在创业园基础上,引入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增加学生企业岗位实习机会,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究,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流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胜任能力。

  3.3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目前学校内教师学历比较高、缺乏实践创业经验,可以从教师队伍中选拔部分教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并到企业挂职锻炼,经过几年锻炼,可以形成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同时可以引进成功的商业人士、职业规划师、优秀的企业高管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3.4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课程要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依赖于公共基础课提供的知识来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政治学、市场营销、财务税收、法律、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注重理论课程在实践课程环节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多给学生提供就业渠道。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求职面试技巧、求职心理辅导、面试实际场景模拟训练等,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主动展示自我的宣传能力,帮助学生谋求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岗位。

  3.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课程多、学习难度大、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造成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引发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疾病。因此高校应该广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自我防范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建立自我调适机制,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万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剖析与自我调适[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59-62.

  [2]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3]耿兵,段玲.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3):19-23.

  [4]常建坤,李时椿.美国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N].光明日报,2005-12-28.

大学生创业心理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育研究论文

2.有关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心理课论文

3.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272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