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策略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指大学生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策略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策略论文篇一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网络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适应能力;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环境;创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大学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但是,当学生从忙碌紧张的高中生活突然过度到“无人问津”的大学生活,他们从或温暖,或严苛,或冷漠的家庭,来到集体宿舍,诸多生活的变动容易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各种不适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果这种不适应不能及早调整并得到缓解,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指大学生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大学生处于剧烈的生理变化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但由于社会经历少,经验不足,加之大学生特有的随性和想象混在一起,导致各种心理矛盾。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

  1、适应性问题

  大学生校园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环境的改变,加上现代大学生过度依赖等不良个性品质,会有部分大学新生出现焦虑、抑郁、沮丧、紧张不安、无所适从等情绪问题,甚至还出现旷课、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寻求刺激等行为问题。面对新的一切,心态转变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影响到他们走向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

  2、人际关系问题

  交往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的过度呵护甚至溺爱,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唯我独尊”的个性,包容心和合作性较差。对于过集体生活来说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刚刚走入大学生生活的学生缺乏独立空间的生活,还有些学生具有害羞心理,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这促使他们很难以适应,不懂得同存异以及灵活变通的人际交往,反而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情感问题

  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与了更多的关注,各方面也出现心理困惑和阻碍,根据调查表明,恋爱情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单相思;失恋;恋爱动机不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心理;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三角恋爱、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等;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心理素质问题

  现今大学生面对挫折不知如何处理,很多家长过于保护孩子并代为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导致孩子不能独立生活,面对一点点挫折就承受不了。另一方面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学生时刻面临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实现需要较强,他们希望受人尊重、被人征询和获得信任,不愿接受别人的教育。有的大学生对教师的说教厌倦态度。随着说服教育次数的增加和程度的增强,学生的对立情绪更激烈。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部分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有些甚至承受不了挫折产生厌学、退学甚至自杀等心理。

  5、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

  大学生消极的网络心理,追求感官刺激,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网络上虚假信息,垃圾文化,腐朽思想严重损害了网上环境,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毒害和误导;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

  6、家庭教育问题

  当他们在成长中应试教育和家庭溺爱坏境的影响,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1)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独立意识普遍增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父母宠爱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父母,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有时甚至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2)家庭教育出现偏差是导致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造成学生成长环境的扭曲;二是由于过度溺爱或过分严厉造成孩子性格扭曲。父母的管教态度、家庭气氛、手足关系等家庭成长经验,深刻影响个体日后的人格独立与心理健康。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校园应该是充满温馨关怀、充满活力与希望,能够提供每位学生在此学习与成长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尊重学生各项意见,安全的、性别平等的友善之地;是一个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自我成长的健康环境。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2、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构建完善、迅速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调动一切力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排查。同时,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并非只对问题学生或是危机事件中的学生服务,当学生在心中有困惑、生活感到不适应、希望自我探索以及帮助自己不断迈向自我实现等情形时。

  3、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环境,乐观地面对现实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考学生自己。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辛昕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性支持。大学生还要合理安排学习和课余生活,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明确的规划,并按照规划来认真执行,合理的开发自身的潜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成长。大学是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身心的自我完善,因此要增强自己的受挫能力,提高免疫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作为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的未来的一代精英,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我学习与训练,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达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目的。

  4、创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严格发展党员条件,注重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培养与提升。虽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在发展党员问题上依然要严格准入条件,防止出现“滥竽充数”现象、尤其要考查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正。既要注重“发展”,也要重现培养,保持和提升党员先进性,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提升党员良好形象。作为党员从课堂到课外,时刻做到心系学生,关心学生,体察学生情绪,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应更多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和科技活动,给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董 博(1983-),山东鄄城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策略论文

27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