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2)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篇二
《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面临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巨大压力,“如何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唤起学生的社会性意识”是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居住组团与单体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目标。文章以2008年山东省农村住宅竞赛一等奖方案为例,具体阐述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并探讨多学科专业教师联合辅导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在这个学科知识交叉融会的时代,城市的综合性、社会性与不确定性决定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已超出物质范畴而日益趋向于复合性的社会问题。Prutt-Igoe住宅区被炸毁的实例已证明建筑设计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建筑的形式,更取决于使用者,这促使整个建筑界重新审视建筑环境的意义,并深刻理解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人在环境中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介入的应用学科,在居住区实际领域中充分发掘使用者对环境的需要、欲望和反应,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兼顾不同人和不同文化对建筑的要求,为居住区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对学生来说,整个设计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视觉研究层面,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始终没有体现在学生的建筑设计中。
为此,烟台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居住组团与单体建筑设计教学以“如何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唤起学生的社会性意识”为改革目标,阐述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多学科专业教师联合辅导教学模式。
一、多学科专业教师合作辅导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是以多元化思潮为基础的时期,是学科知识交叉融汇的时期,建筑也逐渐向复杂化、多样化演进,单纯的物质环境设计引发了大量的城市问题。面对一系列城市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积极从社会学、行为心理学、人文学科中寻找线索,提出“建筑
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界限,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联合辅导、共同研讨,力图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教学环节设置如下:(1)基于场地及周边地区使用者需求的前期调研(涵盖同类、相关项目的用后评价),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2)多学科的理论专题讲座(渗透于设计的不同阶段),包括
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专题引介、传统民居的演化分析、居住区规划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技术专题讲座以及设计规范图解;(3)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规划与单体设计,在教学互动中进行。
文章重点分析环境心理学与四年级居住组团与单体建筑设计教学的整合模式。
二、教改案例解析
(一)当前农村住宅设计的背景
2006年2月21日,中央颁布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将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1]。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由过去单纯进行产业和经济发展转变为生产和生活并重,其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各种需要,构建和谐社会。
文件下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农村建设也成为当前政府与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建筑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已经陆续开展对新农村规划新思路的探索,各地纷纷开展村庄规划、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但目前大部分新农村规划往往侧重于“节地、节能、美观”的村庄物质环境规划,从户型平面到造型与城市居住小区相差不大。
面对当前农村盗窃案件日益攀升的现状,新农村建设日益趋向于复合型的社会问题研究,通过智能化进行安全防卫的城市社区模式并不适合于农村的经济水平,新农村建设应该避免形式主义,以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着眼点,在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掘使用者对环境的需要、欲望和反应,通过物质环境设计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传统民居、现代民居的可防御性对比分析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要阶级”理论,他认为人们心理存在着一个从强到弱的需要等级,较强的需要往往压倒较弱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安全上的需要”仅次于生理需要,他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2]。
纵观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史,安全防卫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个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较弱,为了共同对付野兽和外族的侵略,人们依靠地缘、血缘关系群居在一起,形成向心的总体布局形态,以风水树、溪流、晒场等公共生产、生活场所构建邻里关系,形成稳固的社会防御网络,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在次一级层面上,传统民居采用围合空间的封闭式院落布局,几代人或几姓人围合而居,以一个院落为单位形成一座座封闭式的防御单元,众多的居住人口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家中全天候有人停留,满足当时居住生活的安全防卫需求。由此可见,传统民居的安全防卫不仅依靠物质屏障等“硬”建筑措施减少威胁,建筑与环境一体化所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联合防卫”,更是安全防卫的关键。
1942年冀中平原地区的地道战,由住宅院内地窖逐渐发展到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躲避敌人扫荡,正是这种“联合防卫”的真实写照。
国外心理学研究发现:住房的进入难易程度是窃贼判定住房是否遭窃的主要原因,很少有窃贼把潜入住房的困难仅仅看成是住房是否坚固、有无安全系统,而窃贼所判定的难以进入的住房,与邻居的反应高度相关[3]。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方式影响的加大、农村集体观念的淡薄以及公共生活的日渐消失,以前那种和睦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居民户外活动频率减少,社会监视功能弱化。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几代人或几姓人围合而居的居住模式演化为独户独院居住,各家各户在营造自己的封闭空间,对外具有更强的封闭性,铁门、高实墙、防盗网的被动式防卫措施更使单个家庭的自我防控成了孤立的、很难得到外部有效监视与及时救援的“空间盲区”,非农住户居民的工作时段和农民的农忙时节使封闭院落中经常出现“时间盲区”,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使农村的犯罪预防能力日趋下降。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