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论文3000字(2)

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论文3000字(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论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压力3000字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高校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场所。深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思考,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中,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在病休、退学病例中,精神疾病已占据第一位。种种数据和校园事件显示,高校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场所。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领域及原因分析

  (一)常见心理问题

  1、学生不适应新环境产生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新生在经历紧张激烈的高考竞争后,离开父母进入大学。面对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模式、生活方式、易失去目标和动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促成厌学和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情绪波动,出现彷徨、迷惑、失落等不良反应。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较弱,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事务,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

  2、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表现为:1、人际关系不适。部分学生对人的认识常有偏见、误解或过分苛求,对他人情感上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对他人行为挑剔。如有的同学与同室友长期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2、社交不良。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沟通不良,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与技能,没有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内心困惑,造成人际关系困难。3、个体心灵闭锁。部分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我行我素,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陷入孤独、封闭境地,妨碍良好人际关系圈的形成。

  3、学生在异性交往、婚恋观方面面临的情绪、情感问题

  青春期是恋爱的季节,大学生因恋爱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异性交往困难、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单相思、失恋等情感受挫现象,易产生失落、羞耻、焦虑心理。有时热恋双方情感难以自控,发生越轨行为,易导致悔恨、恐怖性情感,引发自杀、报复等极端行为。错误、庸俗的恋爱观无力承担责任与义务,遇到困扰,无处宣泄,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日常生活。

  大学生性心理已基本成熟,对性的强烈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十分显著。但在社会规范、法律、人们习俗看法、学校规章的约束下,易出现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冲突,产生心理矛盾。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易产生堕落感、耻辱感、罪恶感、性好奇、性无知、性贞节感淡化、性与爱的困惑、性与爱的分离等不良现象。由于性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心理压力,使不少学生感到不安和压抑。值得注意的是,性压抑在性格内向、知识面窄、同学关系不密切、远离集体活动的同学身上,往往表现的更为突出。

  4、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产生与求职、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大学毕业生属于心理敏感人群,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社会范围、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差异较大。临近毕业,准备毕业论文、考研、找工作等日常事务较多,突然打破惯有的学习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毕业生没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表现出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功利等心理,承受着考研未知性、专业实习不适应新环境的考验。特别是出身贫寒的学生还背负着挣钱还债的巨大压力,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处境的无能为力,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意志消沉,感到生活无意义,产生恐惧、焦虑、烦躁、厌世等不良心理。

  (二)原因分析

  1、外界诱因

  (1)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人们腼腆、含蓄、矜持的民族性格。较之西方人倡导张扬个性、人性解放的思想,缺乏对个性心理的关爱,易诱发心理疾患。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物质方面,社会处于转型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影响。社会文化方面,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东西方文化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击。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使人们原有赖以生存的基本价值观念发生了变革。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学生常常会感到茫然、疑惑。求知欲强而辨别力弱,崇尚科学但欠缺辩证思维,缺乏对新旧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的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易引发认知失调、心态失衡,久而久之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外界诱因。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三口之家的独生子女,在过去的学习阶段,是应试教育的继承者。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特点和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这些学生往往在家中享有较高的特权地位,事事以我为中心,从小养成了一种桀骜不驯、唯我独尊的个性。任性、依赖、骄横,很少经历挫折与委屈,助长了一种不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旦遇到困难,太多的不习惯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适应能力差、交际能力弱,易产生自卑与失落感,封闭自己,从而导致孤僻和心理冷漠。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父母的不幸婚姻、贫困家境而形成的错误观念、贫富悬殊差异,使他们在与同班、同寝同学的无意比较中形成心理负荷、思想包袱,易产生自卑、焦虑、脆弱、猜疑和友情危机,甚至出现孤僻、恐慌以及嫉妒等不良心态。

  (3)高等教育层面的影响

  一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市场、专业拓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智育至上,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逐步弱化。二是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学生交费上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增加了对高校与学生的约束机制,这一切都直接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必须承担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面对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选择难度的增大,他们有着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和无所适从。

  2、内部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对困扰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原因进行探寻,学生在自身不良个性特征、认知观念偏差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个性方面有一些相似的特点:①内向、敏感、体验深刻,但思维固着,不灵活。看问题思维固执,又注重细枝末节,眼界狭窄。②自尊但不自信,内心封闭,自我防御机制较强。学生带着良好的愿望进入大学校园,过高的自我期望无法实现,优越感丧失,自信受到重创,边缘化出现,产生失落感。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易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渴望与人沟通交流,但又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往往采取某种防御性心态,封闭自己的内心。陷入渴望理解与友情但又无法坦然真诚的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③缺乏独立意识,意志力薄弱,消极退缩,受暗示性强。自己快乐与否常常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依赖于别人求得安全感与满足。

  认知观念上的偏差。①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部分学生认为人应该追求完美,缺点和弱点都是不好的,不能接受,对自己的要求绝对化,不能把自己的弱点当作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加以接受。习惯拿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希望别人像自己一样。②自我认识方面的认知偏差。部分学生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性、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找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人生坐标。失去自我、失去生命的存在感,陷入心理上的混乱、苦闷与绝望情绪之中。我肯定做不好,我不如他们能干,自我评价过低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得她们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不接受自己。把希望寄托于未来,陷入幻想——不去行动——焦虑——自责的怪圈,并由此产生对未来的担忧。

  二、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思考与定位

  从真实的人性入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大学生具有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基础的中国特色和谐观,强调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协调,将此观念延伸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是使人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心理和谐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协调一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以有利于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潜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的均衡发展。因此,实现人身心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关怀、是人与人和谐互动的社会理想、是人与自身和谐同一的成长过程。21世纪,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已从以往的以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消除障碍为主转向了培养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发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三是能够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四是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五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六是人际关系良好;七是学习方法得当;八是能应付一定的挫折,如失恋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对自己尊重、对自然尊重。形成对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认知,是构筑人心理健康的生命基石。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实现人与各种关系的和谐,使这样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不同的载体和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从当前教育实践看,某些问题看起来是思想或品德问题,但究其根源却是由心理问题引起,心理障碍所致。18世纪,康德曾指出:德性只有在性格的准备下才能形成。1995年11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也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可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即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与艺术性。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在高校已基本形成校(院)、系、年级、班级干部纵横交叉的工作结构和信息网络下,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这种结构优势,在工作人员选择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甄选一部分。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利用思政工作体系的信息网络收集学生中有关心理辅导、生活适应、职业选择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有突出心理障碍的学生,从而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心理测试以及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也可由思政工作者配合进行。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同样也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各种心理阴影。如向学生介绍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适技术,让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分析什么是健康心理、怎样通过对自我心理状况的评判、调试和矫正,培养、塑造自身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适用,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内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师生观、强化提高人的主体性,促其工作方法使用多样化。遵循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用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可以克服心理咨询的局限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两者共同的创新和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课程的灵魂,实践是探寻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渗透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之中。大学生能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相互协调的身体、智力和情绪、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投身于社会实践,必将对增强学生的自身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徐厚道,揭光勇编著.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 董广杰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M].纺织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振荣,彭志宏,梁杰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5] 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 [J].中国高教研究,2006,(02):89~90.

  [6] 杨邵维,戴喜梅,徐静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6,(06):503~504.

  [7]李媛,吕清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相关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8):193~195.

  [8]陈洪宗,魏一众,马寒.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求实,2006,(02):135~136.

  [9]王希永.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06):28~31.

  [10]姚本先,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6,(04):118~121.

  [11]张婷.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及促动因素[J].文教资料,2007,(02):48~49.


猜你感兴趣:
1.关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论文3000字

2.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

3.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论文3000字

26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