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探讨论文(2)
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探讨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探讨论文篇二
《“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摘要: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异军突起,人类的传播、社交活动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以简短精练、快捷即时为特征的“微”时代。微博、微信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实现交流的日常工具,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正能量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以其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微博 微信 “微”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即时发布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2010年,微博进入我国,目前国内流行的微博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都超过了5亿。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2013年上半年,腾讯公司宣布微信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
微博和微信作为媒体的新生力量,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据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手机微博使用率为49.5%。从报告中网民年龄和职业结构来看,大学生是使用微博和微信的最大群体之一。
一、“微”时代的特点
(一)信息发布便捷即时,辐射面广
“微”时代的信息发布更加快捷方便,微博和微信的字数一般不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周边的新鲜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慨,提出问题,发起讨论,甚至可以是一张自拍图片或是一声情绪的宣泄。比如作家韩寒开微博,仅仅发了一个字“喂”,12小时内被转发4483次、评论6646次,粉丝达到7.4万。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用户更新信息后,其“粉丝”可能评论与转发,从而在传播中产生几何倍数的增长,极大地拓宽了信息发布面。
(二)用户端广泛,跨媒体传播
微博和微信虽然开发之初都是为了方便手机应用,但实际上,人们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发布信息。微博和微信中发布的信息简短,也便于其跨媒体传播,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飞信、彩信、Email、WEB网站和WAP网站等网络媒体进行二次传播。
(三)信息地位平等
“微”时代网民发布信息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信息交流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灵活的形式。微博和微信使用语言的简短化更是使“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而不必考虑是否有文采。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环境优越,是追求个性、追求独立的一代,同时又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专业学习、文艺才能、工作能力等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而获得尊重的。而微博和微信的产生,则给每个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通过“关注”“朋友圈”等功能,他们总能让自己被关注,从而满足自我成就感的需要。
(二)满足宣泄情绪的需要
微博和微信发表信息的随意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随心写下一段自己的心情,发布一张自己的自拍照,甚至发一段吐槽的声音,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效果。
(三)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
微博和微信的互动性表现在“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上,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与自己的“朋友圈”互动和联系:通过微博和微信跟好友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进行学术讨论,交流意见看法,互送祝福等等,这些线上的交往行为都不受时空限制而能得到直接回应,这种效果是传统面对面交往所不能达到的。
三、“微”时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过度依赖
大学生过度使用微博和微信可能导致“微博控”和“微信控”,他们将大量时间用于微博、微信的状态更新,吃饭、睡觉、上厕所、甚至上课都在刷微博、聊微信,似乎一天不上就浑身不自在和莫名地烦躁。过度依赖微博、微信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社交活动、娱乐兴趣、专业学习,这无疑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狂躁、焦虑、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
(二)认知偏差
微博、微信的信息生产是海量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有正能量的传播,也有负面信息的放大,总之,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地走进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自我控制意识和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一些包含暴力、色情、反社会等低俗恶意信息时,可能盲目关注。对落后、腐朽的思想和文化接触过多,可能导致认知的偏差,心灵的腐蚀,价值观的毁灭。
微博、微信简短、零碎的文字容易被断章取义,身边的“互粉”的同学发表的言论,可能造成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从而产生误会。这种认知的偏差容易导致同学间的关系紧张,不利于人际交往。
(三)人格冲突
大学生过度沉迷于微博、微信,有可能造成人格的冲突,他们能使用微博、微信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虚拟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却怯于与同学交流;他们对“关注”者和自己的“粉丝”分外热情,却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他们在虚拟的世界玩得风起云涌,却在现实的世界迷茫彷徨。这种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判若两人的表现,容易迷失自我,产生人际交往恐惧、猜忌、冷漠、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
四、“微”时代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大学管理者和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地。
(一)打造交流平台,拉近“微”距离
微博、微信的信息发布快捷,将其利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其时效性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高校可以建立“校―院―年级(班级)”三级的微博、微信交流平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能够利用平台及时掌握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状况,学院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开展线上的心理咨询和发布活动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年级的平台与辅导员或心理辅导教师交流,从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二)建立信息队伍,争做“微”领袖
利用微博、微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拥有一支既懂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又能熟练地操作微博、微信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是以辅导员为首,以学生干部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主力队员的有组织的队伍。他们渗透到各班中,利用“熟人”的优势“关注”每个同学,并重点关注存在心理危机的同学。同时,心理辅导员必须利用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优势和经验,努力成为微博、微信中的“意见领袖”,经常传播心理知识、发表见解、解答疑惑等,使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在微博、微信中传播。
(三)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微”力量
微博、微信具有好很强的交互性,利用他们开展线上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传播正能量的突破口。比如,心理辅导员可以组织各班通过微博、微信发起以“生命的意义”“成长的苦与乐”“爱情与自由”“致青春”等为主题的讨论,这些都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心理。
参考文献:
[1]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李宽宽.140字发言限制将平民与莎士比亚拉到同一水平线[N].南方都市报,2010-03-03.
[3]金永淼.“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探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