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各级各类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目的的主阵地。运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篇一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各级各类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目的的主阵地,体育教学由于课堂空间宽敞、互动性强、自由度大,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紧张与放松相伴、刺激和快乐互生、悬念同期望交替、运动携欢笑不断等,而具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优势和特点,理应担当起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笔者从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入手,全面分析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点滴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 培养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提出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此后,“健康第一”就成了指导学校一切工作的准则。所谓“健康第一”,就是要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其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健康”不仅要求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要求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处于完好的状态。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下,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已经成为在校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当下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呢?据近年一项对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又据对南京2300名大中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71%的学生缺乏毅力,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近年来,一些学生因心理原因而离校出走、偷盗成性、跳楼自杀,甚至行凶杀人、引凶戮人等新闻报道不绝于耳。这些事实抑或现象都充分说明当下我国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乐观,突出了加强学校进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及其形成原因解析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寻找机会及时地解决问题。当前,部分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自于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诸如社会、家庭、父母、教师、升学、功课、就业、情感、经济等,不一而足。就体育教学活动本身而言,学生的生理、体质、学习成绩以及个性等是他们产生和显露一些不良心理的主要诱因。而体育教师能够也应该及时通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的种种异样表现去发现这一苗头,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一)生理原因

  学生自身生理状况往往是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内因。一个班的学生中难免不会有一些身材矮小、体态肥胖、隐患疾病、生理缺陷等个体存在。这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往往会因自身这样或那样的“与众不同”而害怕被同学们讥讽或嘲笑,且这种心理状况会迁移到他们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练习或学习中,从而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并在恶性循环中出现沉重的不健康心理负担,以致出现心理孤僻、失衡、易走极端等表现,诸如怨天尤人、胡乱生气、故作深沉、夜郎自大、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心理隐患。

  (二)学习原因

  对某个具体的东西的理解和接受有快有慢,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的学生在学习一些动作技术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接受、掌握和领悟的能力较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时的学习中爱与那些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并总觉得自己天生不如别人,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是别人技高一筹。动作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总是带着思想包袱,显得懦弱、胆小,而无法放飞激情、放开手脚,结果导致动作技术的学习效果或成绩越来越差,于是自卑心理越发根深蒂固起来。还有,另外有些学生极其看重考试成绩。这也本属正常,可是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旦看到教师给别的同学打的分数抑或评价超过自己,就一厢情愿地胡乱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好。这两类学生的表现如不能得带及时、合理的纠偏和引导,长期以往就难免不会走向偏激、逆反和锱铢必较的不良心理畸变。

  (三)性格原因

  “一母生九子,各个皆不同”。个人性格的不同,决定着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殊同表现。有的学生在进行集体项目时,总以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竞赛的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常常不失时机地处处以突出自己,表现得以自己为中心,爱指挥人,喜发牢骚。当其这样做而得不到同学和教师的肯定时,其内心往往无法得到平衡,在难以通过正常途径宣泄的情况下,造成在动作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的状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还有的学生虚荣心极强,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喜欢在课堂上吸引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技术动作时,明明知道自己难以胜任,也要硬着脸面勉强尝试。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不容乐观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教师及时的疏导、教育,长此以往,其失败的心理阴影会长久地埋在其内心,并挥之不去,终成思想包袱,导致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也不敢轻易表现自己,以防一旦失败而遭致同学们的讥笑。这两类人的表现都易在缺少教师正确引导和与同学正常沟通的情况下扭曲心理,并在后续体育课或类似活动中不断强化其不健康内心。

  三、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己任,以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之目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它们都难以真正贯彻实施下去。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每一门学科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体育学科当然也不另外,而且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所引起的反应亦不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和自身专业素养魅力,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有关专家在查阅了80篇研究报告和论文后指出:随着身体练习总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所产生的良好心理效应就会随之得到增强。另据美国对1750名心理医生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利用体育学科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对较小的现实优势及体育课堂空间宽敞、互动性强、自由度大,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紧张与放松相伴、刺激和快乐互生、悬念同期望交替、运动携欢笑不断等,而具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特点,遵循“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促使广大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与良好的方向发展。其具体方法与途径如下:

  (一)体育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就会产生愉悦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失落感、厌倦感。同时,如果任务太富有挑战性或与个体能力不相符,那就会导致个体内心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想方设法地使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倾向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偏差,在平素的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调整竞赛的形式以及强度和量的要求,不能太单调和死板,要照顾到不同运动能力的那部分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倾向的那些学生,也同样能够体验到在运动中取得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其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下,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走向健康。

  (二)激发兴趣法

  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学生们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他们对体育项目及其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喜爱程度,以及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活动,而是被动的、很不情愿的,甚至是其内心抵触的,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运用多种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教法与手段,激发、引导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项目、游戏等的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就感,就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体育课,并能在课上或课后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这对具有强迫症、抑郁症和孤独症倾向的那些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调节与纠正作用。

  (三)心理沟通法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写道:“教育,正像其它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拓宽与学生的交往渠道,经常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尽可能地同学生一起参加竞赛或游戏,创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教师与学生们的感情便会走得更近,使大家对教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从而愿意同教师进行联络和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保持愉快的心境,也可以让教师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们的内心,而且还可以使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慢慢消融。

  (四)赞扬鼓励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喜欢听恭维话,有时哪怕是违心的。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异同点,尤其对于那些所谓“体育差生”的哪怕微小进步,都应给予及时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样做的效果是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并能正确对待自身不足,消除自卑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动作练习难度和要求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化,教学内容和练习形式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所在,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丰富多样的运动或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肯定。

  (五)“冷热”处理法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因多种原因有时会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冷、热法”加以处理。如遇到个性极强且情绪强烈的学生时,教师可运用“冷处理”,待学生心情平静、理智恢复后再进行教育,切不可采取“剑拔弩张”的方式使矛盾更加激化,对曾在体育运动中有过某种挫折,内心受过不良刺激的学生,教师要热情地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有机会在不断战胜小困难的过程中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不管何时,教师都一定要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学生们明辨是非,并能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方式。

  (六)启发诱导法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样,体育教学也需要适时进行引发和诱导,尤其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偏差、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教师要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中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以改变那种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病态心理趋势。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使学生建立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身的运动潜能挖掘出来的思想意识。其次,在运动中教师可适当放低动作技术的要求,使他们不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引导他们在技术练习中扬长避短、举一反三。如此这般,就能逐渐发展身体素质,慢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七)暗示感染法

  暗示就是一种传播方式,其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认为,处于激动的群体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气氛,对他都成为有力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体育教学中常常有集体性游戏等活动,这些体育游戏往往总是在活动空间广、互动性强、自由度大等情景下进行,且在游戏过程中紧张中带有欢笑,悬念中滋生刺激,努力中暗含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时空里往往会毫无顾虑地放飞性情,与大家融为一体,久而久之,心理如何不健康!

  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身份、地位、水平、技术等差不多的人,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在体育教学中难免有一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示范,讲解了动作要领,但有的学生心理还犯嘀咕,不信任自己的领悟能力,对动作技术的完成心存畏惧。这时,教师除运用启发、鼓励等手段外,还可选择乐于表现自己的部分学生出来为大家做示范,这些学生的动作完成得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很快消除那些学生的心理顾虑,从而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另外,人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感情的潜意识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是有意识与无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身体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

  四、结论与思考

  有人把我国教育的现状概括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所谓“轰轰烈烈”,是说明我们有许多工作只满足于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文章;而“扎扎实实”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工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话尽管是言过其实了,然而放眼整个社会教育现实,又不得不使人哑然失笑。当然,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师而言,对于当下这种社会现象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确实不应该忘记洛克的教诲:“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决不能接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近年来,我国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框架下,由于独生子女潮的涌来,针对其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缺少独生子女化社会的经验,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和落后的情况下,当前的一些学生出现某些心理问题也确实在所难免。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问题对广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影响终身的。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应从身边做起,加倍地重视学生的“娇嫩”心理,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和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需要在有规律并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能被看成是学生们的“蹦蹦跳跳,上不了纲要”,而应被当作学生们终身体育的起点。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成为体格健壮、心理健康的未来接班人,能真正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参考文献:

  [1]陈智寿.试论曾强人民体质的手段、原则与对策[J].福建:福建体育科技,2000,2.

  [2]林笑峰.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识与探究[J].广州:体育学刊,1996,2.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26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