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论文(2)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论文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论文篇二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
摘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医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提高专业建设,加强和深入研究医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39-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育中教育精神缺失、教育价值扭曲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医学生亦无例外。有调查显示医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阳性率。[1]如何切实提高和增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医务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压力大、责任大、风险大,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但医学生学习面临三多:课程多、内容多、学时多,需要掌握各种医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形成良好医德医风。医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记忆为主,学习负担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并且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后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疑难重症、生离死别,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2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难度大,通过率较低,医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供需之间明显不平衡,市县级医院基本是饱和状态,乡镇卫生院、社区小医院急需医学人才,但毕业生确不愿选择。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失衡可导致明显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
1.3目前医学教育虽然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病学等课程,但这些专业课对医学生本人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发挥优势,理论和实践有着明显脱节。很多学校虽设置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但由于机构不健全或心理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所以并不是所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解决。?
2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2.1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2]生命对于人类而言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大学生应该如何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教育的实施则是关键。
2.2生命教育思想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明确提出并创建“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也逐步发展生命教育,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明确指出:“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3]
2.3作为一名医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躯体疾病,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故在医学生的教育中需要将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有机结合,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让每名医学生更能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生死,体会生命,更加懂得如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理解生命,树立坚强的意志,救死扶伤,创造生命的价值。?
3丰富医学生生命教育,加强心理健康
3.1生命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将教育内容和医学生培养目标、医学实践教育、职业特征有机结合,除注重生命认知教育外,还应加强生命责任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医疗卫生职业特点在教学中注入生命教育,端正医学生不良心理和专业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备医学生需有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利用医学教学资源,加强医学生感悟实践教育提高诊疗技能,为更多的生命服务,创造更多的生命价值。
3.2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提高专业建设。虽然在医学院校广泛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课程,但这些教学多倾向于专业培训,学习目的最终服务于患者而不是医学生本人,没有结合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增加自我心理保健的内容,不符合医学生实际需求。张秀贞等研究表明[4]:精神专业的大学生要比临床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好,这与个体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建立新的教育模式,除了原有的专业内容,还应注入生命教育、医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应对、职业生涯规划、医师职业心理学等内容,采取理论教学、体验教学、心理讲座、专业心理训练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成一个既能医治患者心理疾患又能解决医学生本身心理问题的有效模式,更好的预防和疏导医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3.3完善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工作成效。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服务范围局限于前来咨询的学生,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而定期进行心理测验和统计分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医学院校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专业队伍,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目标的根本问题。对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拥有健康心理,增强职业道德操守,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价值感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冀伟.308名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34?
[2]《辞海》(世纪珍藏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675?
[3]罗崇敏.教育的逻辑[M],人民出版社,2010;74?
[4]张秀贞,李功迎,陈勇.精神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防御方式的比较[J].中国行为科学,2007;16(8)731-733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