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2)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篇二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 要】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发挥在其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建设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发挥自己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关键词】辅导员;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已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以及造成家境困难的各种因素,也导致了部分困难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现实告诉我们,贫困生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针对大学生贫困的特点,作为学生辅导员,我们不仅要帮助这些学生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经济上的帮助完成学业,同时还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调适。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下,易产生自卑感、无用感、绝望感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贫困”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往往知识面有限,某些科目的学习上有困难,遇到打击可能产生气馁或者偏激情绪。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家境困难的学生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比其他学生更早地考虑反哺家庭,于是贫困学生面临现实压力的时间更早,负担更重。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有利于研究并建立一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行为激励机制;有利于让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与人生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性格与心理结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难以满足平常家庭孩子的物质要求,与富裕孩子随心所欲的花费相比更使他们相形见绌,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则容易形成自卑、嫉妒、孤僻等心理问题。如果生活压力使得贫困家庭的父母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在教育子女时对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引导,这也常常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

  一些贫困家庭没有注重性格及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法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他们意识到只学书本不足以让自己成为优秀学生的时候,会对大学生活产生恐惧感,对前途既怀疑又茫然。

  另外孤儿和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使得贫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表现为缺乏生活热情、人际交往羞怯、恐惧等。

  二、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只注重物质利益上的追求,把财富占有的多寡当作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经济地位而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一些动机善良的帮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实施不当或有意无意地被扭曲,也会对受助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三、来自于校园文化的影响

  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所体现的社会身份文化特征,可能被其他类型的学生群体所疏远,因此产生焦虑、孤独或者不满情绪,从而造成心理失衡。

  四、来自于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的影响

  (一)经济的压力。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贫困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还没有自立,他们不得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上学,同时申请困难补助,业余时间还要勤工助学。相比其他同学,学习生活面临的困难更多。

  (二)家庭的压力。据调查,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低下或家庭负担过重(有重病人、赡养人口过多)。而在大城市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已经比其父母好了许多,但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负罪感。走进大学的他们,已然成为了他的家庭的期盼,生活状况的反差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业的压力。贫困学生一般都会有比较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深知自己的大学生活来之不易,力求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高中成绩优异的他们尽管再努力,也有可能出现成绩平平。一旦他们的成绩不如别人时,就会很强地损伤自尊,击垮他们的动力,使自身陷入了精神上困苦的境地。

  (四)就业的压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相对激烈,同时由于健全、公开、公平、择优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造成就业市场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对于一些综合能力不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社会观和就业观,同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和困惑。

  (五)感情的压力。大学生是青春期发展的后期,他们日趋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情感有着迫切的需要。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或压抑自己的情感,或无法承受交友所带来的一些负担,不自信的性格及自卑的心理也给他们交友带来了障碍。

  (六)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固执、多疑、好嫉妒、难与同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分的自我束缚,自我怀疑,常常紧张、苦恼和焦虑;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有时自我感觉太好,自我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走向对立面,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经济上的帮扶对心理健康的调节是有很大作用的。学校应完善勤工助学系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并为他们创造勤工俭学的岗位,缓解其经济压力。另外,建立经济资助机制,通过社会资助、学校定期补助及减免学杂费等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奖学金的设立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好胜心和拼搏精。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得从贫困大学生自身着手。要让学生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正视贫穷。贫困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暂时的物质贫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自身具有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在校努力学习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贫穷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每个贫困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起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经济脱贫之前先做到“心理脱贫”。

  总结以往的心理咨询实践会发现,贫困生会因为老师或者同学一句无意中说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没有回应我的问题是对我有偏见”,或者“这个同学跟我讲话态度冷淡看不起我”等。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不怜悯,多帮助,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极为重要。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辅导员应当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们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应该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阳光进取。另外,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同时学会感恩和付出,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 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论文

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

3.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分析及心理救助途径探讨论文

4.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谈论文

259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