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2)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篇二
《转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转专业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发现她们身上所存在的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引导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转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49-02
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女性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她们成长的环境更为复杂,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选取了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管类专业因其专业特性,女生占有超过半数的比例。转专业女大学生是经管院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学校给她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她们能够如愿转入经管院心仪的专业。然而,在转入新的专业后,受到性别和情绪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转专业的女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专业学习、学生工作和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常出现困扰,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调查了解转专业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向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各年级139名转专业女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访谈,我们发现这些转专业的女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问题:
1.新的环境不适应。(1)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56名(约占40.2%)受访女生因为不能正确面对新环境,难以融入新集体而产生恋旧心理;(2)调查访谈对象中有31名女生(约占22.3%)觉得转入经管院的生活并非理想中的那样丰富多彩,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了失落心理;(3)有部分受访者(19人,约占13.7%)感到经管院里人才济济,不能适当定位自己而产生困惑心理。
2.学习方面。由于对所转入的新专业了解还不够深,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宏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与所转入班级原来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62名(约占44.6%)受访女生觉得转入所学专业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学起来较吃力;有35名受访女生(约占25.2%)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点难,多下点功夫基本能赶上;有33名受访女生(约占23.7%)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怎么难,和转专业前的知识难度差不多,基本能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仅有9名受访女生(约占6.5%)觉得转专业后所学知识容易,老师讲什么内容都能跟得上。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很多转专业的女生由于对学习成绩、考试结果过于担忧而产生了焦虑心理;有些转专业的女生觉得自己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一定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3.人际关系。转专业的女生们到了新的班集体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立刻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在一些班集体活动中就总觉得自己只是“旁观者”。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人际关系问题也是转专业女生们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1)抑郁心理。女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往往由于不善交际、缺少朋友而产生。这种心理使她们遇事总往坏处想,不愉快的事情常在心头萦绕不去,学习、做事心不在焉,严重者还会产生失眠、厌食、轻生等现象。受访女生中,就有15人(约占10.8%)坦言自己曾有过类似的心理困惑。(2)胆怯害羞心理。通过对转专业女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约有一半的转专业女生在班级活动及和新同学及舍友的相处中总是小心翼翼、敏感拘束,喜欢回避矛盾,害怕当众出丑,严重影响了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3)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女生在回答“你对待新同学或舍友提出的意见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时,有16名女生(约占11.5%)选择“不接受”;有49名女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有74名女生选择“虚心接受并改正”(约占53.3%)。(4)自负心理。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同部分女生的交谈中了解到:转入经管院的很多女生大一时在自己原来的院系、班级中都是成绩名列前茅的,这使得部分女生在转入经管院后仍然抱有自我优越感,在与新同学的交往中往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心理使她们很难与新班级同学相处,与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二、转专业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我们所发现的转专业女大学生所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搞好宣传教育,预防心理问题。(1)面向全校女生开设女性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系列课程,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2)经管院可以结合本院女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这也可以帮助解答转专业女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3)其他形式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音像资料、办心理卫生宣传栏等方法对转专业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宣传教育,使她们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心理素质。(4)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对转专业女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使转专业的女大学生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并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树立生活的自信,成才成人,培养健康的人格。
2.引导转专业女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者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2]。因此,要解决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引导她们学会客观、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1)自我反思。针对自己在转专业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冷静、理智的自我思考,做出客观评价,及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早解决问题。(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学习中,转专业女大学生往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仿、情况类似的人,从而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做出类似的自我判断,帮助自己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判断。(3)心理测验。转专业女大学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标准化心理量表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自我定位,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3.学校要选择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增强自信心。由于转专业女生各自原来的学习背景不同,她们转入新的专业后,其专业知识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女生在面对“财务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时,往往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任课老师利用丰富的知识、出色的才能、优秀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行为、情感向积极方面转化[3]。针对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学校要选择经管学院较为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任课老师要多鼓励、多疏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增强她们学习的自信心,使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各种因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4.协调改善转专业女生所在班级同学间以及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加强同学间信息交流的通畅。转专业的女大学生进入新的班集体、新的宿舍,相互之间尤其要加强沟通、交流,处理好彼此间的人际关系。(1)在新的班集体和宿舍,应该倡导学生之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搞“小团体”,使同学之间尽量处在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有好奇心。对于同学之间的隐私,要教育学生们不要想方设法去探求。即使知道同学或者舍友的某些隐私,也要守口如瓶。将同学或者舍友的隐私告诉他人不仅是对同学或舍友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这种做法也会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3)鼓励转专业女生们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班集体的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同学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教师应该鼓励转专业女生积极参与配合新的班集体的活动,让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班级的大集体中。(4)班主任及辅导员平时要多鼓励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转专业女生发现班集体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自己遇到困难也要主动求助,有时求助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任,能够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加深感情。(5)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可以经常对转专业女生进行“社会适应教育”,指导她们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使转专业女生和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本着真诚、尊重、平等、相容的态度相互交往,使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
三、结语
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逐步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进而深刻影响到各界人才战略能否得以实现。
要提高一所普通高校的综合实力,学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招生、心理、就业等各方面工作,同时也要广泛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转专业女大学生是经管院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由于其学习环境、学习强度、职业要求、职业期望等的特殊性,她们的心理状况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一些特点。广大高校要十分关注转专业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大学生人群,群策群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真正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转专业女大学生及所有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周平,沈建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辛幸云.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6).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