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环境心理学主要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联系并分析人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揭示各种环境下人心理发生的规律,结合建筑学应用最为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篇一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农村乡村意象浅析》
摘 要: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十年时间新农村建设出现定位偏差,大拆大建忽略村民文化建设等问题。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视域研究新农村的乡村意象,以咸阳市乾县石马村为例,浅析如何营造出具有乡村意象的新农村。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新农村、乡村意象
2014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二次会议就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中提到了新农村建设中大拆大建问题[1],指出一些地方推进新农村建设时,缺乏统筹规划,大拆大建,搞示范工程,使田园风光和人文特色急速消失。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美丽家园”新农村建设,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农村建设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阶段。
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视域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意象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我国对乡村意象的研究多从乡村景观意象出发,乡村意象组成主要分为建筑元素、环境元素和空间元素。环境心理学主要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联系并分析人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揭示各种环境下人心理发生的规律[2],结合建筑学应用最为广泛,其中主要的理论有:认知地图、格式塔理论、唤醒理论、领域和私密性。
环境心理学视域下运用相关理论对乡村意象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论证得出新农村乡村意象是否缺失以及以咸阳市乾县城关镇石马村改造为例说明如何改善新农村乡村意象缺失现象。
乡村意象的理解
传统农村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的发展演变,保留和传承,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聚居形式。新农村是我国90年代以来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类似城市社区的集约式聚居群落,农民在生产方式、组织形式、思想观念都有一定改变。以乾县石马村作为传统农村例子,就新农村和传统农村的乡村意象的各组成元素在环境心理学的平面上进行对比分析。
建筑元素
传统农村依旧保留我国北方传统四合院样式,分为正房,厢房和倒座房[3],坡屋顶铺青瓦,木质门窗,整体为砖木结构。新农村的建筑样式多效仿西方建筑,平屋顶,女儿墙,铝合金门窗,整体为钢筋混凝土样式。
环境心理学中个人活动与情绪变化紧密相连,又称唤醒理论,人在审美活动中的愉悦感是由渐进性和亢奋性唤醒获得。传统农村居住者由门楼进入,视线涉及雕饰精美的影壁,瓦铺坡屋顶,木质门窗,砖砌墙体。建筑元素的复杂性和不定性,以及由外及内水平式,渐进性刺激使居住者对家的质朴、舒适、温馨的唤醒水平持续提高。然而新型农村社区中,家是一栋“盒子楼”里的一个小盒子,建筑元素统一化、模式化,唤醒因子简单直白,使居住者在新鲜期过后很快感到厌倦和疲劳,失去对环境探索的兴趣。
建筑空间元素
传统农村门楼多在东南角,而后是影壁,中间是庭院,宽阔开敞,用于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家禽,休闲活动。新农村的居民楼分单元入口,建筑空间元素仅剩楼梯区域空间。
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类似现场地图的模型被称为认知地图,包含五大要素:道路、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其中传统农村的边界是由建筑立面和门楼构成,而新农村建筑边界由尺度较大,模式化的立面和单元入口形成。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提出边界效应,即相对于暴露较多的区域,边界具有相对的隐蔽性,提供安全感。可以看出传统农村的边界更利于邻里关系,新农村社区疏于营造邻里的交流空间,只能进行家庭内部活动。传统农村门楼入口在材质和雕饰样式上各家不同,环境的某些突出特征也成称为标志可以加强认知记忆,在形成认知地图时更容易在脑中形成记忆,而新农村社区单元入口各户相同,只能通过观察反复记忆门牌号加强认知地图。传统农村的庭院空间,是村民的主要领域,从影壁开始隔绝外部影响,具有一定私密性,村民可以不受影响的进行家庭生产生活,新农村社区村民的主要领域与内部住宅空间合为一体,由楼梯直接进入住宅,私密性降低。
环境元素
传统农村具有多条等级不同的街巷,呈现交互状,街巷入口即为村落入口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聚集空间。新农村社区设计小区柏油道路,现代式社区入口以及简单划分,尺度较大的聚居活动空间。
根据唤醒理论人与环境的相互刺激影响,街巷与建筑物的尺度比,就成为关键的影响因子,比值越大,环境给人的感觉就具有距离感,比值越小,就越有亲近感,当尺度相当时,具有匀称感。传统农村的街巷一般主要街巷7-9米,次要街巷3-6米,与建筑物立面尺度不相上下,故而给人一种合适的舒适亲近感,但在新农村社区中主要街道18-20米,次要街道6-8米,但一般七层高建筑物在25米左右,巨大的尺寸比值,营造的是一种压迫疏离感。
环境心理学中另一个理论――领域性,具有组织人们行为活动的功能。住宅内部空间称为主要领域,住宅外部空间称为次要领域。在传统农村中,房前屋后连接的街巷、院落入口构成次要领域,在这处空间里,村名用砖瓦或者收获的粮食进行围挡,使次要领域转变主要领域,是对领域的控制性,以便加深邻里的交往。街巷交叉口,小卖部等为公共领域,使街巷与住宅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新农村社区中次要领域转化为单元入口和住宅入户之间的楼梯空间,范围变小,失去控制感,无法愉悦的进行邻里交流。设计棋牌室、社区花园等作为公共领域,但疏离了住宅与环境的关系,家的意象转变为单纯的建筑物,失去情感依靠和寄托。
丹麦建筑史学家拉斯姆森在《作为经验的建筑》中用“图形”与“背景”的概念分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即格式塔理论中的图底关系。传统农村群落的平面俯视图由四合院组成,再由单体构成整体,以整体的形象形成图形,周边环境视为背景。这种图底关系,住宅与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密,也充分体现与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但新农村社区由大体量单体构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脱离。建筑层数的增加导致空间形态向垂直方向发展,建筑变成独立的单体,而外部空间无法有利组织个建筑物间的联系,从而使外部空间失去自身的活力。
新农村乡村意象的营造
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乡村意象缺失现象,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乡村景观消失,乡村味道不再,乡愁别绪无从提起。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同大地几千年的紧密联系。以咸阳市乾县石马村改造方案为例,简要探讨在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营造出农民需要的环境适宜的乡村。
首先在建筑元素方面,在石马村改造方案中建筑单体设计均为五层,在屋顶、墙、门窗等元素上均进行充分考虑推敲,延续原有风格,以便保留传统农村中家意象的完整性。在建筑空间元素方面则是汲取庭院的设计元素运用改造方案中,在每栋楼的一层设计私家小庭院。
重点在环境元素方面,方案初期,在实地考察中重点研究了石马村周边环境、历史文化、村史村志以及村民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提取出一些代表乡村意象的主要设计元素,比如砖墙、石碾子、水井、拴马庄、古亭等。街巷规划沿用石马村原有有序的网状布局,但进行一定规整,给它命名具有乡土气息的名字,比如鸡鸣巷、花钱巷等。没有像其他新农村社区一样设计大面积休闲娱乐空间,而是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均设计小面积活动空间,以乡村仍然保留特色活动空间,也加强了邻里交往,不会因为住宅单元房就失去交往几十年的老邻居。在街巷交叉口,具有标志性的位置设计乡土景观小品,既能加深认知地图又加强唤醒水平。在主要村入口设计有石马村牌坊,也是使归家的村民在一入村就开始感受乡村的意象,从街巷两边的景观到建筑风格,渐进性的唤醒村民对家的温馨的向往,家只是改造的更美而不是改造的面目全非。
参考文献
[1]李小键.新农村建设,一直在路上[N].北京.2014
[2]刘萍,吴建平.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赣南师范学院,2007,1:20
[3]张燕,李琰君.咸阳地区传统民居研究[J].大众文艺.20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