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心理调节论文(2)

大学生心理调节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心理调节论文

  大学生心理调节论文篇二

  《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

  摘要: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所反应出的结果,表现出大学生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本文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是解决大重要途径,体育运动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失调;体育运动;心理调节

  一、大学生心理失调状况的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体上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大批独生子女进入高校就学,加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并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和强烈冲击,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差。根据《健康咨询报》在八十年代末所作报道:在全国范围抽查126000名大学生的结果表明,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率为20.23%。同时期《人民日报》报道:对杭州高校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为25.39%。据笔者在本校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失调,15%的人处于高失调状态。

  1. 心理失调的理论分析

  什么是心理失调?根据马修心理失调测试调查表,通过对失调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测试,归纳得出心理失调指数。心理失调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焦虑:恶运临头的感觉、恐惧、担心未来、心悸、颤抖、烦恼。

  二是抑郁:忧郁、想自杀、对事漠不关心、有罪感、失败感、前途渺茫、绝望、空虚。

  三是狂躁:无片刻安静、不能自我克制、缺乏约束能力、过度活动、性情急躁、惹事生非、饶舌、易冲动。

  四是自卑:自觉渺小、神经过敏、羞怯、忸怩、缺乏自信、感情脆弱。

  五是妄想狂:怀疑、遭迫害感、受剥削和被误解的感觉、不信任他人、好吵嘴。

  以上五个方面的总和便构成一个总的心理失调状态。

  2.大学生心理失调的具体状况

  大学生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三种状况,即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失调。和严重心理失调。

  一是轻微心理失调。包括情绪波动、自卑、孤独、依赖、焦虑、抑郁、嫉妒。大多数学生心理失调属于这一层次。他们都能从事正常的活动,不过对活动的效率及其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或潜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消除。问题在于具有此类轻微的心理失调,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若任其发展,会向轻度心理失调过渡,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角度看,重点在于第一层次心理失调的预防和消除。

  二是轻度心理失调。包括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社交恐惧感、神经性厌食症。属于此层次的人虽然能维持正常活动,但已受到明显的干扰并表现出异常行为,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少数学生属于此类。

  三是严重的心理失调。这已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处于此层次的人基本无法从事正常生活和学习,其思维意识与行为呈现出极为反常状态,对自己和他人构成一种潜在威胁,必须住院加以治疗。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调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有来自外部的,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异常气候等等,同时也包含大量内在原因:如性格、情绪、身体等。其中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性格问题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始终支配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几乎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特点和品质。由于青年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阶段”,因而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密切相联。研究表明,自卑、孤僻、怯懦、暴躁、固执、易受暗示、嫉妒、依赖性强等不良性格与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身疾患关系较密切。

  2.年龄问题

  大学生多数是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身体的充分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成熟并不一定产生成熟的心理,由于他们缺乏对人生的丰富阅历和经验,生活、学习在他们仍然处于一种体验、尝试的过程之中,青春期那种易冲动、多起伏的情感反应在这一年龄群体上有着特殊的影响。

  3.人际关系复杂化

  作为社会人,最为广泛、最为复杂、最为必须的需要就是交际。这种需要在青年期表现得尤为强烈和突出。但是,由于大学生在伴随着自我独立过程中出现的不安感、孤独感和急躁感等人格不完善和心理刁二成熟的特点,再加上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等情绪特点,使其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产生不少困扰,进而影响心理状态。

  4.恋爱问题

  爱情是青年最敏感的话题,而恋爱阶段的心理活动又是人的一生中心理活动最复杂、最奇妙的阶段。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性意识和爱意识很朦胧,其特点是单纯、狂热、富于幻想,在大学生生活中恋爱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1%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影响情绪的最主要的因素。对青年人来讲恋爱无论成功或失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容易产生感情冲突和感情危机,造成心理状态波动大,容易引起急性焦虑和抑郁发作,因而是导致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

  5.自我心理调控意识缺乏

  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心理保健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好方法。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意识。当生活、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遇到较大挫折时,当自己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中时,大多数学生不懂得采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不良心理反应进一步恶化,导致心理出现失调障碍,导致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三、高校体育教育在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往人们通常把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局限在“生理学”意义上,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走出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大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1.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来进行改造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体育对人的改造绝对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运动,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显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生命的存在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善的境界推移。

  2.通过体育运动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

  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作用在于通过运动途径来调节学生心理的平衡,通过运动的多种功能来消除学生心理中那些不良的因素,宣泄各种情绪,消除高校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心理疲劳。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运动是心理调节的重要途径。

  一是通过体育运动控制心理失调,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的紧张和疏导被压抑的精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体育运动的娱乐价值及其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作用也是无可争辩的。体育也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如儿童体育疗法等。集体运动项目还可以使参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体育中的肌肉运动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转而又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是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认为,由于某些个人心理失调而不能发挥最高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各种形式的心理调节,其重要性便无须再特别强调。

  二是体育运动在心理调节中的具体作用。体育运动可以使人有机会显示自己的运动素质,如速度、灵敏和耐力等。这些运动素质和比赛中攻防战术所需要的素质是一致的。心理素质能给人最大的自信与勇气,以便对付后果难以预料或使人精神紧张的局面,使人在失败时不灰心丧气。参加比赛的人通过正当地参加比赛、比赛时成功地运用个人的技术以及与队友配合共同应付令人紧张的场面等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比赛后的思维和观念就能更加严密具体。这就有可能有助于防止或克服焦虑、抑郁、妄想等心理失调症状。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防止心理失调的发展,也能够促进良好的心理调节。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的养成涉及学习对身心的控制。这种调节机制不仅反映在比赛之前,也反映在比赛之后。

  四、结语

  与其它的素质相比,心理调节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全面的心理素质。因为任何运动项目中都有各种各样以短暂而有控制的方式发挥出来的情感;所以,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很可能使个人在价值方面有所贮备,而这种贮备将有助于品德的培养。这一点,对于我们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们应当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讨和研究,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及其形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第二,必须改变我们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传统认识,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生心理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对现行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社会心理学. 沈阳体院出版社,1990

  [2]卜塞缪尔・约翰逊. 体育运动与心理调节,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2):105-107

  [3]陈小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大运会论文集.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4]张力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广州体院学报,1995(4)

大学生心理调节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论文3000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3.浅谈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5.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论文

6.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论文

253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