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2)

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篇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的关系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既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要求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找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的促进作用,将更有利于教师们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本文主要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浅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相互促进的方法,以心理健康促进学习。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 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G44

  1 心理健康

  1.1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并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即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1.2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客观的标准,很容易测定。但心理状况如何,其标准就难以测定。许多心理现象往往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般把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分析,中学生的健康心理表现大致为:

  1.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

  3.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生产劳动。

  4.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5.富有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2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特征表现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升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造成了一定的不健康心理。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2.1骄傲自负型心理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2.2自卑孤僻型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神庭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2.3贪图享受型心理

  现在的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过分宠爱,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吃苦,生活上讲究吃穿,追求高消费,抗挫能力差。

  2.4过分依赖型心理

  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往往不能接受寄宿制生活,需要家长陪读。

  2.5 任性自私型心理

  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常常顶撞父母,在学校自然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因此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3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3.1个体的原因

  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2外界的原因

  外界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幸福美满且教育方法得当的家庭会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良好作用,反之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其次,在学校的教育环境里,如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一味抓成绩,或者教师的不当言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在社会的环境里,许多社会变化必然会影响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

  4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4.1 心理健康促进学习作用

  4.1.1学习成绩与学习适应能力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显著,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自然在学业成绩上会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好。

  4.1.2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会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对每一件事感兴趣,在别人的启示和指导下,他会努力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自信、乐观、积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下接受教育,就会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反之,效果很难想象。

  4.1.3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决定于智力因素,而决定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兴趣、态度、情感等。所为心理素质好坏,其实就是心理健康与否,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时刻表现出积极乐观、充满自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经常缺乏自信,自信心的强弱就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学生成绩好坏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 2003,(2).

  [2] 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3] 韦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相关研究报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

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4.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5.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6.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51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