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结课论文(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结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结课论文篇二
《从自我剖析层面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句兵家常胜之道,不仅在古代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在当今社会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更应该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长处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脱颖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学生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所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压力,解决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 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的偏差 塑造健全人格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各个专家都有着自己的研究和看法。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通常表现为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适当的情绪反应,健全的意志品质,正确的自我意识,完整的个性结构,协调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我国的傅连璋教授则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1、身体器官发育正常,没有疾病,功能健康。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并能吃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能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1]这就突出强调了心理健康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较大的起伏。在心理上的跨越体现的尤为显著,如专业化的学习方向、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自主化学习方式等学习方面有了改变,心理就会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而在此期间,个人的心理将会出现较大的起伏;人际交往环境的改变、社会角色的不同定位等方面也会使心理出现波动,然而这些波动还不会是小幅度的。
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多数大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而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调查显示较多的大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有些学生甚至由此而一蹶不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严重失败地位,这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来说极其不利。那么,学生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较好地认识自己,从而顺利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剖析自己,认识自我,定位自己。
进入大学后,要学习专业知识,学生的心情会随着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时的吃力,而越来越烦躁,此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显得特别重要。大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缩小的社会,这就涉及到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别人的感受他们很少考虑,冲动也是常有之事。另外社会上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容易带来学生间的信任危机。因此,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积极乐观地接受自我,这才是最明智的态度。
二、如何进行自我剖析
(一)性格因素分析
一项调查显示,一个表面上性格外向的人,平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识各种朋友,一般来讲给人的感觉是没心没肺。可是,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也许是被表面的坚强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实际上越是表面看似坚强的人内心越脆弱,因为不为人知的不堪一击恰恰掩盖在坚强的外衣之下。所以有时候这种伪装的坚强甚至会被自己怀疑,就连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种种做法毫无意义可言,但常常是在下定决心去改变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弱者”的事实。也许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时候会觉得因为自我的这种外在的坚强会让大家认为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能扛得住任何刺激或打击,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需要顾及与保护的人。
案例(主人公孙明(化名),大学生。资料来源于网络):从小到大,在学校和在家孙明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在家里,他是不经世事的孩子,在父母眼里,他什么都不会做也不能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形象是弱者;在学校,他却一直扮演着强者的角色,他是班长,在同学眼里,他很坚强能扛得住事,所以也就对他的付出习以为常。可是长时间这样使他身心疲惫,不想再成为强者,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脆弱,他需要大声向界呐喊心里的委屈,可事实确是这些委屈只能藏于心底,同学看到的依然是他的乐观与坚强。
从孙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明不是一个弱者,但也不是一个强者。表现在外人面前的乐观坚强背后充满了委屈和泪水。孙明的做法可能不是一种正确的减压法,可他心里明白: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却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事实但却可以寻找另一种心态去对待。总之,不转嫁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是正确的。
(二)学习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学习通常是指在学校里进行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它既与人类历史经验的积累过程不同,也与人们生活环境中的学习不同。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各门科学知识,是源于前人研究成果的间接知识经验。当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有时也会通过实践去获取一定的直接经验,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的实践活动不同,它带有一定的学习目的。
2.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为指导。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系统地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在较短的时问内收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3.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主要任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习的主要任务。
4.以学校的班级为单位。班级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它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学生的学习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有同其它学习相同的普遍性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人化;如果只是把学生当成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去灌输,学生的学习将会很被动。
姚梅林教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里对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也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即:1、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前人的经验;2、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以间接经验的形成为主,以直接经验的形成为辅;3、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的时期,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2]
虽然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生活能力。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学习,都不能脱离主动接受的要点,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才会有想要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学习与接受,这样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才会好。
(三)人际交往能力因素分析
由于大学生自身成长中的固有特点及涉世不深,对于人际交往也必然会有一定的障碍,如认知错觉、性格障碍、能力缺陷等。大学生在生活习惯、性格、过去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他们既是校园内的交往主体,又是缺乏经验的个体,他们的人际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问题突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3]
人际交往态度由性格决定,与人交往贵在主动。想要更快融入集体,拓宽人际关系面,必须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宝贵的人际关系。当然,在社会生活中冲突也越容易发生,在我看来,一切冲突都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建设性协商解决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主动:对冲突的原因主动弄清楚、对自己的错误主动认识、对自己的错误主动面对,才能主动地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可能,对自我进行剖析,能够从许多方面入手,当然,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去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以上仅仅从三个方面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为大学生的自我剖析提供一些意见与看法。
三、自我剖析的偏差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剖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独立进行自我剖析。但是大学生自我剖析的偏差是在认识自己的同时相伴产生的:
1.过度的自我接受和拒绝;
2.过度的自尊心和自卑感;
3.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①“自我中心主义”倾向;②过分的独立意向;③过分的依赖心理;④不当从众行为倾向;⑤过分追求完美。[4]
各种报刊杂志中经常报道,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从外部环境看,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大学生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必须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其生理、心理在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出现很多矛盾和冲突,理想与现实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四、结束语
对自我进行深刻剖析,正确的认识自我,会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进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平衡灵活地进行交际和接受新事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走好人生之路。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内心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把智慧和能力成功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使自己积极主动的融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生活,为成功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熊建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程》齐力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3]《学习心理学》姚梅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心理学》.杨永明、王有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管院 辽宁沈阳)
大学生心理辅导关于成长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