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与态度有关的心理论文(2)

与态度有关的心理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与态度有关的心理论文

  与态度有关的心理论文篇二

  《论劝导中的态度防卫心理及态度改变的方法》

  【摘 要】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有着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卫的本能,态度是人在一段时期内拥有的不会轻易改变的一种情感倾向,但是在特定情况下,鉴于某种需要我们需要对认知主体的态度进行引导改变,了解态度防卫心理和改变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态度;态度改变;态度防卫

  态度防卫心理是就态度改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需要我们进行态度的改变,以实现个人社会化的继续和更好的发展!

  一、态度

  1、态度定义。态度是带倾向性心理的准备状态,是人们对特定的对象所持的一种稳定的评价和反应倾向。因而态度具有一种思维惯性,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认知表现。

  2、态度特点。(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问、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一)、态度改变定义。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随着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要求作为人们引导系统的态度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面对社会和环境的改变,人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形成新的态度,否则将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态度改变的原因1、凯尔曼的态度分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态度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压力,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的改变自觉对认知对象的情感取向和表现行为,并且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内化。2、海德的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的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反之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而态度改变就是在这样一个单元或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最显著的表现。海德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综合一、二,我们可以得出,态度是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主观因素大于客观因素带有浓厚感性色彩的情感和心理倾向,态度改变是一个掺杂感性和理性,一定层面上感性会超过理性的过程,因而当主体面临环境和社会改变必须对自己的态度进行改变时,往往会出现态度防卫和保护心理。

  三、态度防卫

  (一)、态度防卫的含义。当人们面对态度改变的压力时,首先的反应并不是直接去改变态度,而是尽力维护个人的原有态度,拒绝别人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态度改变的防卫倾向。

  (二)、态度的自我防卫的根源和策略

  A、根源:1、抗拒反应。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心理上会出现自发的抵抗,维持自我控制。任何明显影响别人的企图都可能引起别人的抗拒反应。2、心理惯性。人们的心理活动总是遵循着费力最小原则。因此,在人们没有感受到改变的必要时,通常是较少改变自己。3、保留面子。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需要保持一个不轻易受到影响的形象。除非在特定条件下,必须跟随别人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结论:为了改变认知主体的态度,面对认知主体的自我防卫时,需要对认知主体的自我防卫的根源进行追本溯源,这样才能确保认知主体态度的改变。

  B、策略:1、笼统拒绝。当接受信息表明了一种与个人的原有态度不相一致的观念时,最为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笼统的拒绝。笼统拒绝表现为不相信、不信服。2、贬损来源。当面对接收信息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压力时,个体通常通过某种方式来断定信息的来源不可信或者具有消极性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的话没有科学性,不值得相信。当一个人不可靠、可信时,他所说的一切就大打折扣,以此获得自我的防卫和保护。3、歪曲信息。态度防卫源于态度改变产生的压力对自我价值的冲击,消除压力的另一种方法时歪曲和误解传达的信息,以减少其与自己见解之间的差异。4、论点辩驳。论点辩驳是一种更为主动的自我防卫方式。通常是具有逻辑、理性地去提供证据反对或者攻击新的观点。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少见。5、合理化作用。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减少和消除不协调感。

  综合“三”中的A、B,态度防卫是认知主体在接收与自己认知结构不同的信息时,迫于外界压力,态度需变化时的基于一种自我保护动机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因而要对态度进行引导改变必须抓住认知主体接收的客观信息和主观心理。

  四、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提升信息影响力。信息影响力包括信息本身影响力和信息传达者的可信度。

  1、提升信息本身影响力。高质量、高信息度的信息通常指有科学论据的、逻辑性强的,有大量丰富而且真实的材料做依据的,据科学实验证明,高信息度的信息对于认知主体更有说服力,认知主体更容易接受被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容易实现态度的转变。

  2、提升信息传达者的可信度。传达者的可信度包括传达者的可信性、吸引力、与主体的相似性,可信的传达者是指那些真诚地被接受,能够被人们信任,具有吸引力的与态度主体具有相似性的人。可信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专长和可靠性。所以提升信息传达者的可信度一方面要使信息传达者有一技之长,具有可靠性,表现在交流者是根据他所知道的证据诚实的表达他的看法,没有带有主观感情,完全是事实的论述。因为但当人们认识到传达者试图影响他们而从其所倡导的观点中获利的话,人们会怀疑传达者的可靠性。

  (二)、回避态度防卫。当人们面对外来态度改变的努力,特别是人们知道别人正在试图对证据施加影响时,态度主体会产生旨在抱回证据态度不受影响的态度抗拒反应。因此,有效的态度改变努力必须遵循弱化态度主体的自我防卫倾向的原则。

  (三)、参照群体的引导。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人们属于某一群体,群体的规范就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那么人们就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因为个人对群体的认同、群体成员必须按照群体规定去做的社会压力,群体的权威性,以及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等都会导致类似情况的出现,都会促使个人与群体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四)、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益是指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也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他的内在理由就会越少。无论是对学习成功给予的金钱与物品奖励,还是给人的道德行为外加的外在约束,都会使人倾向于用外在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

  (一)、诱导服从。认知失调和认知服从理论指出,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平衡状态,不平衡或不协调都是暂时的,它必促使人们向协调或平衡的方向做调整,所以不可能长期存在一种不一致的关系即一种态度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体作出了与内心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动的话,个体就只能通过态度的改变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

  (二)、角色扮演。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行为时,或者是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履行新的社会角色之后,其原有的态度会发生改变。所以在我们进行态度改变引导时,可以赋予个体的新的角色,以促使个体的行为改变。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运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Baron R A& Byrne D.(1997).Social Psychology (8th ed.).Boston:Viacom company

与态度有关的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自我意识心理论文

2.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3.有关心理压力的论文

4.浅谈大学心理成长论文

5.关于大学生心理分析的论文

6.心理分析方面的论文

244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