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探析中学生心理问题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探析中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篇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摘要: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13-01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一、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1、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教师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此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学生自由奔放的世界是令人惊叹的,但教育者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可能对此感到不安和无法容忍,还企图把自己的固定观念强加给学生,所以必然会形成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这种差距,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萌芽”。

  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学生的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是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大环境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的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3、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4、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5、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6、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探析中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探析与对策论文

2.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3.浅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论文

4.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5.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

6.浅议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论文

探析中学生心理问题论文(2)

探析中学生心理问题论文篇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摘要: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浅议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议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每年的常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大一新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新生

  • 新闻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 理学又称传播心理学,涉及到新闻学与心理学两方面,它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 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

  • 探讨幸福心理学的论文
    探讨幸福心理学的论文

    幸福,是人们主观情感的表达。是人体脑部的一种刺激反应。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所以注定我们追求的幸福也不尽相同。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幸福心

  • 学前儿童逆反心理论文
    学前儿童逆反心理论文

    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

244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