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2)
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篇二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分析》
摘要: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开始实施扩招,在高校入学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现象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文献也屡见不鲜。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做一剖析,以其为改善大学新生管理工作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分析
一、引言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人生的重要转折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速度与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晚年至死亡的阶段。而学习阶段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即幼儿阶段的游戏式学习,小学到中学的统一的全日制学习以及大学的自主学习。每个阶段的转折都势必会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进入大学这一事件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质的不同,进入大学的改变并非是某种单一角色的转变而是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以及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改变的复合体。在这个时期的青年人面临着摆脱依赖走向独立、逐步走向成人担负社会的艰巨任务,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时,不适与焦虑也就会接踵而至。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理论相对零散或是针对性太强,有很多研究只局限于少数学生群体的调查或某个学校的实验,很难确定其是否具有全面性。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研究的分析,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与内容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
1、适应的一般涵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无疑成为了发展与自我实现等一切更高追求的基础。适应原属于生物学范畴,在心理学范畴里以此来表征当个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以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对适应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对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我国学者淘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角度的诠释了适应的内涵,她认为:转折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已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根据新环境的要求个体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从而进入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适应实际上是个体在原有适应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适应。个体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达成与新环境的协调关系。
2、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
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人的一生要经历六次重大的适应:从胎儿到婴儿、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到退休、晚年生活。在每两个阶段的适应过程中人们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3、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
目前在我国,关于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淘沙认为新生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五种(1999)。以吕素珍和程斯辉为代表的认为: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和心理症状五种(2003)。我们认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这三方面是新生适应的主要内容。其中尤以人际交往适应和学习适应问题最为重要。
三、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有多种表现,下面仅对其中较为严重的表现进行剖析。
(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走上社会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王辉、吕素珍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体现在大学新生面对新同学时有一种不可靠、不安全的防御心理,既渴望被人了解又害怕被人了解的矛盾心理;二是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表现在半数以上的新生从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在与异性交往的主动性上就更差,甚至有四分之三的新生从不或很少主动与异性打招呼。柳萍、陈智慧的研究表明在行为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人际信任、交往焦虑、社会回避与苦恼七个方面中,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交往焦虑、交际困扰、社会回避与苦恼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不存在性别差异。我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存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生源上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高分组的大学生比低分组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少,二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国内学者大都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手册》的定义,认为学习适应性就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有国内学者把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调整自我、以顺应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要的能力。它包括个体对外适应和对内适应的两方面。
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不良现象有以下几种表现:1.动力消失。很多大学新生从紧张竞争的高三生活到轻松和谐的大学校园,在这样的急剧转变中,很容易缺乏目标,动力减退。2.对学科多样性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内容上:高中的学习内容相对固定而大学的学习内容变化多样;在学习方法上:从高中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到大学自主学习。3.对专业学科深度的不适应。专则势必会深,从学习初高中阶段的一般知识到大学专攻某一方向或领域,很多学生会对专业深度难以把握,无所适从。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专业、性别以及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水平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其他适应不良状况的表现
1、环境的适应不良的表现
对环境的不适应可分为对学校所在地的大环境的不适应和对学校居住的小环境的不适应。大环境的不适应主要是很多同学在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气候和语言等问题上产生的不适。小环境的不适应是很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没有住校经验并且习惯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进入大学后就要与寝室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这种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会让很多同学感到没有隐私感而无所适从。
2、对生活自理的不适应
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骄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业和升学负担加重,使他们一直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可是上大学后就要从他人照料的环境转为自主照料环境,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3、对心理环境的不适应
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很容易产生以下三种心理不适。第一,空虚感。从高中阶段的考大学的目标到上了大学之后的目标缺失,使很多同学顿失斗志、倍感空虚。第二,失落感。从想象中美好的象牙塔到实际的校园生活,会产生失落感进而造成心理不适。第三,自卑感。从曾经高中里的佼佼者到大学这样一个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使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感。
四、影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因素探究
(一)心理原因探析
对于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下面从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自我观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观念系统。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大学生在自我观察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理想“我”与现实“我”不协调的问题。也就是想象中的我会成为什么样子与现实中的我实际成为什么样子的不一致。这很容易造成大学新生的失落感和不可控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在自我评价上,又可分为自我评价过高和自我评价过低。前者可导致一个人的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情绪;而后者则容易使人产生自卑、丧失信心。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是协调内部心理与外在世界的一个重要机制。当一个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使之产生自尊感;而做出消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同时,自我评价也可反过来进一步的影响自我意识,使内心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此外,自我意识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良的行为产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等成分。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处于一种“边缘人”的地位(既脱离了孩子群体,又不被成人世界所接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情绪的控制不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易于兴奋也易于抑制。这种情绪的波动性对适应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第二,缺乏自我激励。大学新生还处在学校和家长“助我成才”的状态里,在大学的这个自由自主的环境里不能有效的制定目标,自我激励。
(二)社会原因探析
1、缺乏社会支持。在进入大学这个转折中,个体离开家庭和父母的庇护,离开熟悉的同伴群体与师生关系,来到陌生的人际互动群体中。在社会关系环境上的重大变化要求个体在大学的新环境中重建人际关系,获得在适应中最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个体的社会关系环境也会发生改变,由此,个体的社会支持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与个体的转折期适应形成动态的内在联系。
2、家庭教育中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众多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缺乏认识,不能耐心疏导。此外,单亲、父母离异或家庭发生天灾人祸、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多疑、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失调等心理问题。
3、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忽视。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中小学阶段仍是应试教育,教育目标的不完整和方向的偏离带来的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低下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他们脆弱、压抑的心理状态一旦遇到生活环境的较大变化和冲突便不知所措,不能积极地面对和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一味地退缩、逃避,导致产生心理问题。
五、应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
(一)从学校角度来讲的应对对策
1、培养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要对担任新生辅导员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对新生的特殊性和及其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且高效的开展工作。此外,在辅导员的人员安置问题上,可尽量的安排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辅导员。
2、优化入学教育。学校要首先重视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在入学教育上不要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还可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法上对学生予以指导,让大学生目前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任务,对所就读的大学产生认同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学会一些情绪自调方法。学校还可通过入学初的心理测试等方法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校应督促协调各方力量处理解决。针对大学新生,学校还可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比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在个别咨询基础上还要增加团体咨询。事实上,大学里有不少适应问题或心理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人际适应不良、焦虑等。
4、课外活动多样化。课外生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满足大学生的归属需要。二是提高抗挫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三是学会积极的人际适应。
此外,尽量把课程安排的合理化,在第一学期多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课程,让新生能够有一个更快的适应;还可在上专业课之前给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都是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良好办法。
(二)从学生角度来讲的应对对策
1、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为了解决适应问题,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大学新生就需要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办学历史、校园文化、专业情况、在校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提前介入,以便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各方面做好准备。有备而来,就能把握适应的主动权。
2、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大学新生要从上学伊始就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以及大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客观地定位自我,科学地规划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可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激发自身潜能。
3、学会学习,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特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迅速融入大学环境,进入研究状态。
4、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加之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所以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观念。还可多学习一些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有机会可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或团体训练,多为自己创造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机会。
5、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大学新生要树立健康新理念,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受挫力,提高免疫力。
六、.未来研究的展望
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很显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上也相对成熟,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具体如下:(1)研究内容过于集中,有待创新。这体现在很多的文章内容相似性高,重叠性大,浪费资源,有待创新。(2)研究方法有局限性,很难推广。在笔者查到的大多数文献中,实证类文章少,而且研究方法多是问卷类,针对某地区或某个学校进行研究,有地域局限性。(3)鲜有成型的研究工具。虽然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没有相对成熟的研究工具,使理论很难发挥它真正的效力。因此,未来我们应该形成大学新生研究的协作团体,更加有效地发挥科研为实际工作服务的功效。
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