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论文篇二

  《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摘要】当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阶层的广泛关注。而幼儿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可塑性强,心理极不成熟,自我控制水平低,极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

  一、引言

  在幼儿保持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成长,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仅有身体的健康是不全面的健康,但人们往往过多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这些会对幼儿教育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如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重动作技能熟练,忽略幼儿个体差异;重体育活动形式,忽视幼儿身心特点;重个体功能,忽视幼儿个性、德育、美育等的培养。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仅错过培养幼儿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而且还使孩子对体育活动丧失了兴趣和自信心。

  孩子年龄小,渴望有安全感,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有些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什么事只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专制地强迫幼儿接受,这给幼儿造成一种:上对下的心理压力,易使幼儿产生敌对情绪、自卑感,形成压抑和抑郁等心境障碍。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在很多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已成普遍问题。“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依赖性强、懦弱、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形成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和对集体格格不入;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使孩子在“绝对服从”的高压环境中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是巨大的,年龄小的孩子会出现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并表现出害怕、拒绝、孤独等问题行为。

  3.来自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与幼儿的生活日益密切,儿童与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

  当孩子感到心理压力时,表现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心情抑郁、感受力降低、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从而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学习轻松、愉快,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增进体脑发展,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排除不必要的忧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也影响着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有才华而事业未能成功的人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其才能的发挥。

  2.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幼儿期是人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中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认为儿童经验对于人格发展极端重要,在这些经验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人长期的人格基本框架与基本特征。

  3.幼儿心理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无论是科技文明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变化更新。面对当代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将难以实现其目的,会被强调素质培养和人格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所取代。

  4.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品德教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分,但他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个人认可和同化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根据这些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是。传统学校教育偏重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的灌输,未将道德品质当作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使不少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要克服儿童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进行德育改革,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五、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当前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较为常见,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个别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幼儿的这些不良行为问题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1.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心灵也很脆弱。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幼儿一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情绪,保持健康的情绪,处理好与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

  2.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园地”等家园合作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家园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善于社会交往等积极情感,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六、总结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以一生的知识和技能。但可以教会孩子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识和创新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张惠娜,《幼儿园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2009,12

  [2]黄佳玉,《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2010,7

浅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2.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3.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1000字

4.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5.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的论文

6.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的论文

229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