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方法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篇一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估方法》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依据教育部的心理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和评价规范,以下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估方法,仅供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作的参考。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二)情绪稳定。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三)意志力强: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四)社会适应良好: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五)“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六)注意力良好。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生活规律:是指能够合理安排或适应个人各项生理及文化生活活动,作息规律、饮食科学、热爱劳动、保持锻炼、娱乐适当、爱好健康,并能够正常认识日常生理疾病,及时求医。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篇二
《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如何厘清关系,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中小学
德育是通过实施品德、道德教育,改善和调节学生心理认知,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充分认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使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学生个人品德和心理问题所次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和师生矛盾也比较突出。在独生子女时代,学生心理发展正呈现着一种独特的群体特征,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二、正确把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德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德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我们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德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
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德育的核心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思想和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德育工作要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身心潜能,促进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德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使他们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自己选择、判断、领悟和调适,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其次,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师资源。要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基本的德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学常识,确保各学科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胜任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自觉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整合课程资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几场体验活动和辅导报告,必须渗透到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新课程实施以后,各科教材中都蕴藏不少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师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积极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总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二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