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探讨论文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探讨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探讨论文

  党内民主是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四大部分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其义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内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员有权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以下是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征探讨全文如下:

  “要不要党内民主,怎样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并且开展积极的探索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内民主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逻辑

  邓小平在总结我们党的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内外社会历史条件,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党内民主思想,把党内民主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理论及探索

  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由千百万党员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自觉自愿结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政治同盟,因而在党内生活中必须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地共同奋斗。

  1.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探索党内民主问题。恩格斯在1845年指出:“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当各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彼此联合起来的时候,它们完全有权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p644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经验时,恩格斯称这个“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党的章程交由各支部讨论并由党的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党内生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2]p200马、恩倡导党内民主并且通过党章的形式作出规定,主要包括:(一)党在性质上是完全民主的,党内是平等的;(二)实行民主选举,自下而上选举产生党的各级机构;(三)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党的一切重大问题;(四)实行民主决策,由集体审议和决定重大问题;(五)实行民主监督,党员可以随时罢免和撤换他们选出的代表。[3]p4-7

  2.列宁进一步深化党内民主的认识。“列宁对于党内民主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是他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出发,把党内民主概念发展为‘民主集中制’,并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和制度,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理论。”[4]p232

  首先,深刻揭示党内民主的本质。他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领导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_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5]p191他还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由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6]p249

  其次,明确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选举,“党组织的选举原则应该自下而上地贯彻执行”[7]p212。二是讨论,“必须让该组织的全体党员在选举代表的同时就整个组织所关心的争论问题都能人人独立地发表自己的意见”[6]p249。三是集体领导,“不召开政治局会议,我不能作任何答复”[8]p368,“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9]p139等。四是公开性,“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度是可笑的”[10]p131。五是平等,认为平等是民主的基石,没有平等就不会有民主。六是监督等。列宁多次提到了“全体党员”,强调党内生活的主体是“全体党员”,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的价值,为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提供遵循的理念、准则和目的。这些认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产生了深刻影响,诚如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结合,把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精神发挥了。”[11]p347

  3.毛泽东丰富和实践党内民主。自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民主写在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了党内民主的基本框架。

  首先,突出党内民主的地位。他曾指出:“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又在全国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民主生活,这种情况反映到我们党内,就产生了民主生活不足的现象。这种现象,妨碍着全党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到统一战线中、民众运动中民主生活的不足。因此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他强调:“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12]p528他还指出:“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大批能干人才的创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12]p529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他强调:“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13]p297他还指出:“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无产阶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民大众团结。”“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较快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13]p391

  其次,探索实践党内民主的方法:一、就民主的教育,他指出:“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确实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另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极端民主化,走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12]p529二、就民主集中制,他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13]p291他强调:“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13]p295他主张,“设党的常任代表”,“一年开一次代表大会”。[14]p54三、就正确的党内斗争,他强调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同时,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开展党内斗争,正确对待党内的不同意见和犯错误的同志。
  (二)苏共及欧洲政党党内民主的经验及教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步入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民主化浪潮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也深受其影响。

  1.苏共及其他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失败与反思。列宁逝世之后,他所期待、所设想的党内民主并没有得以实现,而代之以斯大林式的高度集权建党模式,他把所有不同意见者,如托洛茨基等人作为反对派,打成反党集团,在党内实行权力高度集中,搞个人独断专行,搞等级制度;民主选举在党内形同虚设,各级干部都由上级机关推荐、委派、委任;党的代表大会制和定期会议制度都被破坏,党内事务不需讨论,而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党内民主遭受到极度破坏。正如邓小平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15]p333

  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国家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失败原因,越共党内民主的经验做法,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地位丧失的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就如何处理兄弟党的关系时,邓小平强调:“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求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15]p319

  2.西方社会主义政党民主思想的借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社会民主党,分析总结过去党的组织建设存在的机构失灵、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理论性的反思,提出党的建设必须体现出现代化、民主化、分权化、组织功能分散化特点,不断地实行改革:一是在党内引进直接民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树立党的领袖权威,提高党内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以媒体为导向,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党的影响,把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当作党的建设目标之一。三是实现由“管理型”执政到“治理型”执政的转变。

  面对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邓小平指出:“欧洲共产主义是对还是错,也不应该由别人来判断,不应该由别人写文章来肯定或者否定,而只能由那里的党、那里的人民,归根到底由他们的实践做出回答。”对于英、法、意等国共产党引进直接民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树立党的领袖权威,提高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等做法,他在同意大利共产党贝林格谈话时,指出:“过去我们对意共发表过一些不正确的意见。”[15]p319

  3.西方国家执政党民主执政的影响。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党,是社会现代化和民主化变迁的产物,是议会斗争的产物。它们通过选举选拔党内重要官员及本党国家公职候选人;通过各种途径监督制约党内权力行使;主张保障党员的决策和人事权利;实行党内民主管理的制度化;同时注意协调党与其他权力主体与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协调社会的能力。

  针对西方国家执政党,特别是英、美等国家的政党民主,邓小平指出:“我们并不反对西方这样搞”,但“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他还指出:“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民主“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条件、有秩序地进行”。[16]p220、195、196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受到斯大林建党模式的影响,一个时期在党内出现过家长制作风。邓小平指出:“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他还指出:“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使个人高度集权以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危害。”[15]p329进而强调:“从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党的生活制度,树立了一套好的传统作风。”[11]p302“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15]p330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好的传统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例如,党内讨论重大问题,不少时候发扬民主、充分酝酿不够,由个人或少数人匆忙作出决定,很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投票表决,这表明民主集中制还没有成为严格的制度”[15]p330。

  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党内民主,邓小平还指出:“从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15]p330正是由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的日益严重,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在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终于导致十年““””。在这场浩劫中,邓小平深刻体验到党内民主的脆弱性。他认为““””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权力过分集中。他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所以,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要创造民主的条件,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15]p144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表达了民主的理念并成为全党的共识,使得这两次会议充满民主气氛,突出表现就是陈云提出解决““””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的提议,本不是原定讨论内容,但却获得了与会同志的强烈响应。会议深入讨论了真理标准问题,提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特别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党成立以来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实行得好发扬得充分,我们党就强大就有战斗力;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遭到破坏,我们党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二、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涵

  邓小平凭借着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创新精神,就如何实行党内民主进行深刻思考,并且积极实践,形成了党内民主思想。

  (一)党内民主是解放思想、推动改革的条件

  在每个历史关口,我们党总是以民主为突破口。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时,邓小平就是沿用这个逻辑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为消除““””的遗毒,改变““””之后长达两年的工作徘徊局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邓小平提出要勇于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发扬党内民主。他指出:“解放思想,开放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他强调:“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15]p144他还指出:“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他特别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15]p168

  为营造充满活力的政治局面,邓小平强调指出:“因为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民主确实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这是真正的管、卡、压。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别人只能奉命行事。这样,大家就什么问题都用不着思考了。”[15]p142

  为破除思想僵化,让党员独立思考,他指出:“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15]p144这实际上就把党员的言论、行为权利提高到党性的高度,从而为发展党内民主、解放思想问题创造了条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他主张“创造民主的条件”[15]p144,营造宽松的民主氛围,充分保障党员和社会公民的民主权利,积极为其创造发表意见,开展批语,提出建议的条件,并保障不受任何打击和报复,主张“三不主义”[15]p144。

  (二)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邓小平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5]p168因而,他强调:“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15]p176

  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他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为了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15]p322

  第二,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他强调:“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p208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主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三,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邓小平强调:“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16]p242他还提出:“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民主问题。”[15]p175

  (三)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为保证党内民主健康发展,邓小平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15]p146

  他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15]p333

  他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15]p348

  他还提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15]p359他指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15]p176他强调:“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15]p187、257
  三、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重要特征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产物,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特征。

  (一)党内民主探索的求真务实性

  通过分析看到,它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现实实践性,始终体现了务实精神。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时刻关注党内民主建设的成败得失及其突发性问题,并适时将实践升华。通过科学总结,他指出造成我们党内民主不足和脆弱的原因,既有小农社会封建传统因素,又受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不健全影响;既有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又有实践方面做得不够且犯过错误;既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权有关,更与我们共产党人探索中的偏差紧密相联。他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把党内民主、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紧密配合,不断实践探索,使党内民主思想获得勃勃生机,给党内民主的实践赋予指导。

  2.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分析和评价党的领导人党内民主的建树时,邓小平指出:“我们回想一下,正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建党学说,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党。从延安整风以后,无论前方后方的人,真是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团结一致。毛泽东同志建立的这个党,既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下面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又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高度的集中……没有这样的党的风气,我们能够战胜比我们强得多的敌人吗?我们能够在建国以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吗?”[15]p45他又指出:“毛主席后期有些不健康的思想,就是说,有家长制这些封建主义性质的东西。”[15]p347他认为,“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15]p345他强调:“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15]p297他认为,对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应有不同的要求标准的认识,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的认识等,也是求真务实的具体表现。

  3.走渐进发展之路。邓小平反对民主上搞跃进,反对追求形式上的民主。他指出:“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15]p168他认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上要细密,步骤要稳妥。在实行的时候“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16]p177。

  4.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他主张发展民主必须有利于现代化,有利于改革开放。离开集中的指导,离开党的领导,离开实际,抽象地空谈民主,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他强调:“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这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绝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并且要用适当的法律形式加以确定。”[15]p358

  (二)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思辨性

  在党内民主思想中,唯物辩证法运用得十分娴熟,主要表现于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就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相统一问题,他指出:“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议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15]p235,“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16]p111;他还强调:“我们历史上多次过分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很少反对个人过分集权……我不是说不要党的集中统一,不是说任何情况下强调集中统一都不对,也不是说不要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问题都在于‘过分’,而且对什么是分散主义、闹独立性也没有搞得很清楚”[15]p329;不仅从思想上进行“软件”培育,而且又抓住制度这个“硬件”不放松;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

  2.善于抓主要矛盾。贯彻执行党内民主集中,他主张于不同时机要有所侧重,在决策时强调充分发扬民主,在执行过程中更强调步调一致;在和平环境、正常情况下,强调民主多一些;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个人专断、集权时,应更多注意发扬民主;在党内出现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倾向时,应更多地强调集中。在党内民主的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上,思想教育是前提和基础,但制度更为关键和根本。就良好的政治局面,主张首先在党内造成,等等思想体现辩证法,赋予党内民主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三)党内民主实践的科学创新性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5]p143虽然,在邓小平的党内民主实践中,蕴含创新思维。

  1.党内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毛泽东曾指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15]p208把党内民主看作“调动积极性”的手段、“让群众讲话的方法”,这种认识误导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邓小平在总结这种教训时提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他认为,改革的总方向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人民民主,这就是说党内民主是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它是一种目标取向,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手段和手法。

  2.要“小民主”不要“大民主”。早在1957年,邓小平就提出:“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他还提出:“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有小民主。”[15]p273““””结束以后,邓小平强调“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15]p144。“领导人的度量要大一点。要能容人,要能听得进反面意见,要能用平等态度待人,要能更谦虚谨慎,等等。”[11]p309

  3.开辟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路。他强调:“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15]p321他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5]p333根据这个科学判断,他指出:“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15]p372他还特别提出,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标准之一。这些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创造性成果,对于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1.政治论文

2.毛概论文题目大全

3.略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三个趋向论文

4.毛泽东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一致性与不同点分析论文

5.浅谈邓小平对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论文

6.“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分析论文

408016